林晓燕
【摘要】往昔的音乐教学模式多数存在过分强调对“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而疏忽音乐兴趣和审美体验的培养。但在音乐新课改后,有的音乐教师为体现将音乐实践放在首位,过于注重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而将音乐知识和技能自觉不自觉地放下,时常一带而过或存而不论,不引导学生识谱、唱谱,导致有些小学生毕业后,还不会识谱、唱谱。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和产生的困惑,往往是由于教师没有真正深刻解读《新课标》,以致教师陷进课改的误区,脱离音乐双基的教学。因而,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必须有效渗透“双基”教学。
【关键词】小学音乐;双基教学;识谱视唱;节奏训练;审美体验
音乐的“双基教学”,即学习并掌握音乐基础知识(音乐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旋律、调式、和声等)和音乐基本技能教学(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大胆演奏课堂乐器、音乐创作初步技能等)。
一、正确理解“双基教学”,转变观念巧妙设计,把双基教学融入音乐活动中
以往,音乐“双基”教学有两种误区:一是唯理论,即强调音乐知识与歌唱技巧,音乐教学目标重点关注的是知识与技能方面,例如,“学习do、 mi、sol三个音,能够唱准它们的音高。用do、mi、sol三音及四分、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创造简单的旋律”“指导学生准确和谐地唱好这首歌曲”,等等;二是重情论,即重视艺术情感体验,过分注重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而弱化了音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讲授。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实施,要求我们淡化双基概念,但是新课程标准淡化双基并不是不要“双基”,而是要求我们在双基教学中不能死板的讲解、机械的训练,应把双基教学渗透到音乐审美体验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情不自禁地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音乐教师要依据新教材将传统教学中枯燥的音乐知识、技能训练转化为轻松愉悦的学习过程,将音乐知识和技能巧妙设计并融入在音乐活动中,学生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愉悦体验和美的享受。在音乐学习过程中顺其自然地渗透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音乐学科能力。
二、借助现代教学媒体,结合识谱视唱实践,把双基教学渗透到歌唱教学中
识谱视唱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技能。音符和常用拍子是识谱、学习旋律的必备知识,单纯的认音符、学拍子往往枯燥无味,只有将音符、节奏、节拍等融进具体的音乐作品中,才会富有音乐的灵动性、感染力。如人音版六年级教材《明天会更好》,这首歌曲基本涵盖了小学阶段所学的音乐知识,如,附点音符、弱起小节、前十六后八、前八后十六节奏、切分节奏、连音线、二段体结构等。课前我运用电脑软件精心制作课件,将节奏知识转化成形象生动、简单明了的视频图片(图1),灵活再现教学内容,给学生视听结合,避免枯燥地说教,使原本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从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增大课堂信息量,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掌握音乐知识,并结合歌曲启发学生复习回顾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划拍、用拍手或拍肩等为歌曲伴奏,让学生感受4/4拍及2/4拍的强弱规律及歌曲情绪。再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节奏训练、视唱旋律,解决这首歌的重难点,即能够认识歌曲的各种节奏变化,掌握简单的独立识谱视唱技能,进一步激发音乐兴趣,体现现代教育的效能观。
另外在小学歌唱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入识谱、唱谱的阶段,即使是面对年龄尚小的一年级学生,识谱有困难,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用“la”或“u”等来模唱。还可用钢琴弹奏旋律,学生随琴轻轻哼唱;或结合“柯尔文手势”来表演音阶,让学生们借助手势从立体直觉上把握音的高低来练唱音阶。避免一味讲授音乐术语或学生难懂的理论,应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习识谱视唱,把双基教学渗透到音乐歌唱教学中。
三、利用节奏模仿与创编,提升音乐表现创造力,把双基教学渗透到节奏训练中
在音乐节奏学习时,要加强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训练他们的节奏感,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声音和节奏。在学习人音版一年级教材《火车开了》这一课的编创与活动中,讲授“X—”“XX”“XX XX”三种音符时值时,我启发学生模仿火车发出的各种声音,注重营造开火车的情景。教师谈话:小火车在开动时会发出哪些声音?(譬如,火车开动前鸣汽笛的声音?火车慢慢开动的声音?越开越快的声音?)引导学生用“呜—|呜—|”念念拍拍练习二分音符节奏“X—| X—| ”;用“轰隆|轰隆”练习四分音符节奏“X X|X X|”;用“卡嚓|卡嚓|卡嚓|卡嚓|”练习八分音符节奏“XX XX|XX XX”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用动作和声音一起展示火车从车站出发慢慢开远的情景:火车出发后速度越来越快,声音由强变弱。(强调分辨声音强弱变化和速度的快慢)接着与老师一起合作学习卡农三声部节奏(图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作用,让学生参与游戏,在节奏游戏中进行简单的三声部训练,使学生初步感受多声部的和谐、统一。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小乐器,并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三角铁 2/4 X - |X-|X-|X-‖;沙球 2/4 XX|XX|XX|XX‖;双响筒2/4 XX XX|XX XX|XX XX|XX XX。
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兴趣盎然,节奏也轻松掌握。熟悉基本节奏型后,让学生进行节奏创编、律动表演等,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提升了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及音乐的表现与创造力。
四、注重以音乐为本,运用音乐欣赏语言手段,把双基教学渗透到审美体验中
新课标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教育理念:音乐课应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音乐潜能在参与音乐活动中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音乐教学在注重全体参与的同时,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音乐,围绕着倾听和感受展开音乐教学活动,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各种元素。即把双基教学渗透到音乐欣赏和审美体验的实施,这需要教师以音乐为本,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特点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如通过讲述一些名曲背后的故事、音乐艺术家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和教育学生的,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又如,《加伏特舞曲》是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五课《快乐的舞蹈》中的欣赏课。荷兰作曲家戈塞克把法国传统民间舞曲“加伏特”改编成了器乐曲《加伏特舞曲》。专注投入地反复欣赏一段音乐,对于一群活泼爱动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教师由欣赏图片,创设情境,了解荷兰当地的风土民情及特色,激发学生好奇心。再引导学生感受大跳音组,用“大山”的起伏和手位的高低形象的表现大跳音组。通过模唱大跳音组、节奏练习,及聆听乐曲、哼唱主旋律来了解三部曲式的音乐结构,理解不同乐段的情绪表现,学习运用肢体语言和编配舞蹈动作表现乐曲,由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音乐“双基教学”。学习内容由难化易,让学生体验掌握作品中的“大跳” 风格,并会用肢体动作表现音的高低与乐曲情绪,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综上所述,教师要用创新的教学理念,注重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的教学和培养,通过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落实渗透双基教学,注重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学习与提高,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音乐学习能力,由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果艳丽.“音乐双基教学”的发展与探索[J].音乐天地,2014(6).
[3]张少刚.小学音乐课堂的“双基教学”[J].吉林教育(综合),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