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军
摘 要 在学习动机视角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存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缺乏主动性、缺乏信心等问题。TARGET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模式,论文尝试将TARGET模型运用到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中,构建一种基于TARGET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以期解决信息素养教育中的问题,为高校息素养教育的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TARGET模型 信息素养教育 学习动机
分类号 G252.7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arning motivation,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students lack of learning interest, initiative and confidence. TARGET is a teaching model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pply the TARGET model in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and build a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TARGET model,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nd provide a new idea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
Keywords TARGET model.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Learning motivation.
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是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期望结果所引起的一种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了学生的学习行为,说明了学生是否想要学习、乐意學什么、学习努力的程度如何等[1]。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成绩中,由学习动机造成的差异高达30%[2]。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样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图书馆界提出了一些“课堂动机激发”教学模式,如ARCS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等,但将TARGET动机模型运用于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比较少。笔者结合多年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与经验,尝试将TARGET模型运用到信息素养教育中,研究如何激发学生信息素养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1 学习动机视角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不足
1.1 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校信息素养课程以公共选修课居多,将信息素养课程划归到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一般课程的高校则少之又少[3]。信息素养课程这样的性质和地位,导致学生感受不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态度相对消极,缺课现象时有发生,上课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似听非听,人到心不到。
1.2 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具体效用认识不够
学生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能促进人的终身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形成,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生活、学习、娱乐乃至将来的工作都与信息素养密切相关。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4]:截至2018年12月,在我国网民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25.4%;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6.81亿。可见,学生对网络,尤其是搜素引擎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对信息素养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不足。
1.3 学生学习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主动性不够
信息素养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表现为在规定地点、规定时间,学习规定的内容。这种模式以教师为主导,注重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一些学生处于上课没懂、上课没用、上课没趣的状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动机不强。
1.4 学生缺乏学习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成就目标
对某一课程或活动有着不同成就目标的学生可能会采取不同的行为,结果也不同[5]。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达标要求等并不重视,有些学校对该课程并没有明确而严格的考核机制。学习目标的不明确和考核的松散,导致了学生缺乏成就目标,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1.5 学生缺乏学习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信心
信息素养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受学生自身检索能力、计算机水平等的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如果对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完成任务的信心,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2 TARGET模型的理论基础与主要内容
2.1 TARGET模型的理论基础
TARGET学习动机模型运用了建构主义理论、成就目标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强化学习理论等多种理论。其中,成就目标理论是TARGET学习动机模型的核心理论[6],TARGET模型通过调节六个维度的课堂结构,最终引导学生形成掌握目标定向。可见,成就目标理论既是TARGET模型的理论支撑,又是最终目的。
2.2 TARGET模型的主要内容
Epstein(1989年)分别从时间(Time)、小组(Grouping)、评价(Evaluation)、认同(Recognition)、
任务(Task)及权责(Authority)6个维度研究了家庭结构对学生在校学习动机的影响[7]。在Epstein研究的基础上,Ames(1990年) 融入目标理论的原理,提出了6种影响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课堂结构因素:任务设计(Task Design)、权力分配(Authority Distribution)、肯定方式(Recognition Practices)、小组安排(Grouping Arrangements)、评估活动(Evaluation Practices)和时间分配(Time Allocation),简称TARGET[8]。TARGET六个维度的动机引发原理见表1。Midgley和Maehr(1991年)对TARGET模型进行了扩展,把整个学校作作为一个整体,支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1) 任务维度。TARGET建议学习活动任务应当遵循多样化、新颖性和参与性的原则,强调那些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背景和经验的活动,必要时采用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难度适当并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可以增强学生付出努力的意愿和完成任务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满足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挑战性。
(2) 权力维度。TARGET建议教师考虑学生的需要与感受,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和参与决策的机会,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决定感,提升学习的内在动机。
(3) 肯定维度。TARGET建议教师要给予所有取得进步的学生表扬和赞赏,注重学生个人的进步与提高,并且尽可能在私下进行,而不是仅仅关注取得最高成就的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更多地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而不是与他人比较,从而更容易获得自信心和满足感,激发学习动机。
(4) 小组维度。TARGET主张分组学习,鼓励学生合作而不是竞争。小组成员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比较和评价都是基于整个团队的。在分组学习中,个体能力差异被弱化,能力强的学生会有自豪感,能力弱的学生会因为友谊、共同兴趣和其他成就因素而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5) 评价维度。传统教学模式中,评价的工具比较单一,主要是考试,评价的标准就是分数、名次或者等级。TARGET主张评价时采用多种工具,强调帮助学生认识并欣赏他们朝向个人目标取得的进步,而不是仅仅考虑成绩和分数,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时间维度。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TARGET主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进度,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敷衍了事或复制别人的作业,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决定感和学习积极性。
3 基于TARGET模型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构建
国内外学者对TARGET在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地教学效果。笔者把TARGET模型核心思想融入到高校信息素养课程教学中,构建了一种基于TARGET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并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以期解决目前信息素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升学生学习信息素养的兴趣和动机。基于TARGET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模式的六个维度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共同发挥着作用,它们相辅相成,无主次、先后之分,共同激发学习动机。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充分运用所有维度,应该根据学生和课程的实际情况取舍,力求有效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更加高效有序。
笔者在2018年下学期面向化学和信工两个研究生班讲授《数字资源检索与利用》 课程。其中,化学学院学生171人,信工学院学生189人。课程共36个课时,其中理论18个课时,上机实习18个课时。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在化学班尝试了基于TARGET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
3.1 信息素养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根据TARGET任务设计的原则,教师精心设计了化学班教学任务,任务具有以下特点。(1)新颖多样性。学期开始的时候,通过关于学生兴趣和目标的调查问卷,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学习目标。教师根据调查的结果,准备符合学生信息需求的教学材料和内容。(2)价值性。教学任务要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等相联系,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信息素养教育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如在讲授搜素引擎章节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一份旅游攻略,学生的参与度很高。(3)难度适中且具有挑战性。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设计的任务要能给学生发出一种“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信号[9]。教师布置任务时,都设置了基础题和拓展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实践表明,化学班的学生非常乐意参与调查、参与课堂作业,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远远超过了信工班。
3.2 信息素养教学中的权力分配
在化学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和参与决策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体做法如下。(1)给学生一些自主决策、自主管理的权利。如在讲授检索基础知识和参考数据库后,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兴趣,利用所学的检索知识尝试专业选题,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积极性。建立班级QQ群,由学生自愿担任管理员,负责发放通知、课件等。(2)给予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选择权,认真考虑和回复学生的建议。在讲网络资源的时候,有学生通过QQ建议讲授“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的内容,教师认真考虑后,补充了这个知识。实践证明,学生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内容非常感兴趣,课程参与度较高。
3.3 信息素养教学中的肯定方式
国外心理学家赫洛克等人的实验证明:表扬或批评对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都是有好处的。但相比之下,表扬、赞扬比批评、指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既不表扬也不批评的效果最差[10]。教师在化学班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意肯定学生,所有的学生都可能得到表扬。一次上机操作课下课时,有学生练习题没有做完,他们还在非常认真地操作。教师首先肯定学生努力和认真的态度,然后让他们带回去完成再提交,同学们非常愉快地结束了这次上机操作,之后完成了质量较高的作业。同时,在化学班教学中,教师尽量在私下表扬学生。教师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文件夹,每次的作业都通过网络做了客观、中肯的评价,给予进步的学生表扬和赞赏。这样,学生更容易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提高,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
3.4 信息素养教学中的小组安排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可采用这一强有力的策略激活学生思维,激励学生思考[11]。在化学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学中,实行了小组合作教学,具体做法如下。(1) 合理地安排小组。研究生本身分属不同的导师、课题组、实验室,一般采取自愿原则进行分组。(2) 采取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主要有讨论式和协作式两种。讨论式一般在课堂上进行,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全班的交流。协作式一般在课后进行,教师布置任务,小组成员根据任务的要求,经过讨论进行分工协作、PPT汇总报告。(3) 通过高效沟通指导小组活动。分组后,教师通过QQ、电话等及时和小组沟通,小组活动遇到问题时及时解决。
3.5 信息素养教学中的评价活动
TARGET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因此需要及时关注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化学班,教师进行了评价和考核的多元化改革,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又包括课堂情况(10%)、课后作业(15%)、图书馆第二课堂(5%)。课堂情况包括到课率、课堂参与度;课后作业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第二课堂学习包括参与图书馆专题讲座、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实践证明,化学班比信工班的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要高,很少有缺课的现象,更多的同学敢于尝试课后作业中的拓展题,更能主动提出自己的信息需求。
3.6 信息素养教学中的时间分配
根据TARGET模型的原理,为了提高学习动机,教师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掌握重要的内容和技能,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进度。在化学班教学过程中,教师特意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例如:由小组自由选择先后顺序,展示小组合作完成的PPT;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机会;讲解新概念后给予学生更多的讨论时间;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遇到时间上的困难,经沟通允许学生择期上交。
4 结语
从教学实践的结果来看,化学班的学生明显比信工班的学生信息需求意识强、学习兴趣浓、学习信心足、课堂积极性高、课后作业质量好、师生互动性好、考核成绩总体更高。期末考试中,化学班的平均成绩为82分,90分以上的学生占总数的14.8%,信工班的平均成绩是78分,90分以上的学生只占总数的8.7%[12]。
正如布罗菲所言,作为一种引导掌握定向课堂结构的教学模式,TARGET模式强调的是一种自主的、个体化与合作相结合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5]。基于TARGET模型的信息素养课程教育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要注意将TARGET模型灵活运用到信息素养教学中,精心设计任务,适当给予学生权利,注意肯定方式,合理安排小组,注意评价形式和内容,合理分配时间。在一堂课上,教师不可能用到所有的维度;而在一門课程中,教师可以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维度,让多个维度共同作用于信息素养这门课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