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跃
读书是有不同境界的,恰如人生有不同境界,也就是说,读书的境界与人生的境界是相关联的。人们谈境界,实际上就是谈人生的不同需要,不同喜好,不同追求而已。就中国而言,人生境界有以下三种理论。
第一是李叔同(弘一法师)的“三层楼”的人生境界论。也就是说,从李叔同人生追求可以看出他对人生追求的不同理解。人对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灵魂生活的追求是人生的三层楼,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拾阶走完这三层楼的。世上许多人一辈子就只满足他们的物质欲望,而少关注精神,更无论灵魂的欲望。虽然人生欲望有大小,人生欲望有高下,然而人总是应该向着更高,更美,更善的境界升华才是。第二是现代中国哲学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论”,包括自然的境界,功利的境界,道德的境界,天地的境界。自然的境界特指人出于动物本能的那些自然生理需求的满足,功利的境界是指人们趋利避害的选择性需求,道德境界是指人们应该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并按照社会文明所需要遵循的种种道德规范去处人处事,天地的境界是指绝对超越时空性的人生之最高境界的设定和追求,从而具有更加普遍性的意义。第三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说”。王国维在他的发表于《国粹学报》的《人间词话》中引用了宋朝三位词人,即晏殊、枊咏、辛弃疾所写的词中的三个句子来表示人生的三种境界。在王国维看来,“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设定人生方向,归止人生目标,独立而超拔,登高而望远,此乃“人生之定向”也。也就是说,人生的“起始”是需要确立方向和目标的,而这个方向和目标是需要高远的;方向目标既已明确,纵然过程充满曲折困苦,但总需执着坚持,锲而不舍,勇往直前,此乃“人生之定力”也。也就是说,人生的“过程”是充满艰难困苦的,而克服它们则需要毅力和勇气的;人生只有在经历了千难萬险,千回百转以后的顿悟和重新发现才会令人真正的欣喜和快乐,此乃“人生之定格”也。也就是说,经过寻求、奋斗和感悟的人生,其“结果”终将是充满希望和美好。概而言之,人生起始的定向,人生过程的定力,人生结果的定格,构成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我们的人生意义表现在对人的生命的用功,这包括对人的德性生命的呈现和光明与对人的气质生命的改变和变化。也就是我经常说的,人要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则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净化心性,二是变化气质。而要实现此目的,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就是读书学习。这里所说的读书,不是指那种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知识而知识的行为,更不是指那种将读书当成提高自己身价的手段。古人向有“为己”与“为人”的区分,孔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为己”就是为了自己德性的光明,精神的丰富,心灵的净化,即为了使自己能够成为人之为人而去读书学习;“为人”就是指读书学习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的,取悦于人或追名逐利,甚而将读书做学问当成市场上的买卖来讨价还价。荀子更是将前者视为是“君子之学”,将后者视为是“小人之学”。
读书当有境界高低之别。有的读书只是为了消遣,有的读书是为了求知,有的读书是为了营生,有的读书是为了喜好,有的读书是为了做人。可见,读书的境界与人生的境界紧密相关。读书为了生计,此第一境也;读书为了精神愉悦,此第二境也;读书为了生命成长,此第三境也。我们应该明白读书是有它的最高境界的追求的,这一境界的特性正是体现在超越功利和私利。读书是为了找到人生的方向,是为了光明至善的良心,是为了成就做人的道德,是为了化成天下的责任。总之,读书乃是为了做一个好人,做一个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为天下做好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