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0-03-18 01:18潘志龙
家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能力培养合作学习

潘志龙

摘要:当下的时代背景下,“合作共赢”成为时代主流,通过合作,可以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使自己的思维模式更加完善,在初中阶段开始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拥有合作意识,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自主合作;合作学习;能力培养

初中语文是初中学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学科知识包罗万象,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促进思维碰撞,对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让学生拥有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培养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正视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识到自主合作学习对学生的意义,再结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性,使用具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一)没有合作学习意识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和小学时期已经有所不同,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往往采用同一种教学模式,这样的方式使教学效率不高。

(二)教学方法有待完善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依旧利用灌输让学生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样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变得枯燥,接受知识的效率会不断降低,甚至让一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压力。课后复习是学生查漏补缺的关键时期,通过课后复习,学生能够及时记忆课堂上没有消化的内容,将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一些教师没有为学生布置有意义的课后复习题,这样学生不能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也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二、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意义

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畅所欲言,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些学生由于心理素质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教师面前表达有困难,但是在合作学习中,面对身份和自己相同的学生,思维能够更加开放,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在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通过为学生布置任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合作探究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融入自身,使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加全面、更加符合当今教育提出的全面发展要求,这种全面发展不仅仅是语文学科上的,更是在学生个体上品质的。

三、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自主合作学习意识

要想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要对教材做出整体规划,具体到哪个模块,哪个阶段提出问题或者使用相应的策略。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合作学习来完成,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具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在这种认知的领导下,学生才能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合作学习中。例如,在教学《孔乙己》这一节语文课时候,对于课文最后一句:“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时候,对这句话的含义进行了剖析,提出了问题:“孔乙己是不是真的死了呢?”通过引导,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最终学生通过讨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认为孔乙己被打断了腿,欠下了十九个钱一直没还,这些细节上表明孔乙己死了;也有的学生从“窃书不能算偷”、“茴字有四种写法”等细节上推敲,认为“孔乙己”作为一种现象,并没有死。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合作学习方式,针对问题表达了自己观点,在此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还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还增强了对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

(二)丰富自主合作学习形式

自主合作学习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选择自主合作学习形式,一般来说,合作学习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学生和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共同讨论,共同查找资料的方式探究答案,学生和学生之间地位平等,学生交流起来没有压力,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二是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合作,在对答案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使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识,三是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材,通过对教材进行反复学习、巩固,能够对知识点加深印象。具体到初中语文教学来讲,学生在这一阶段,思维发展更加活跃,通过教师的引导,他们能够在指导下增强自主意识,成为课堂主体,让教学更加有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合作学习形式,例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这一课程时候,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制定了如下活动:根据课文内容描述,画出“高積云”、“卷积云”等云朵的形态,总结各种云朵带来的不同天气变化,通过比赛的小游戏,让学生又快又准地完成问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些小组分工明确,有的学生负责总结,有的学生负责描绘形态,最终在这场比赛游戏中,学生不仅达到了学习目标,还在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了高效的合作方式,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活动中做好有效指引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学技术更加多样,多媒体的使用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但是多媒体的便捷也造成了一些弊端,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而忽视了自身的引导作用,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例如,在学习《背影》这一课程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父亲”是如何攀上月台,又是如何拿着橘子走到“我”面前的,虽然多媒体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形象感知,但是这一课程是让学生通过“买橘子”体验“我”和“父亲”之间的情感,如果舍本逐末,就得不到效果。因此,教师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到自主合作学习上来讲,教师只有通过有效的引导,才能让学生投入自主合作学习的环境中来,通过自己的引导解决合作学习产生的分歧,避免学生发生方向性错误,这样才能有效学习。

四、结语

自主合作学习首先要有此方面的意识,再在方法上加以正确引导,学生才能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优点,进而养成团结合作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马国平,张莉娜,马瑛.浅谈语文课堂中学生合作学习兴趣的培养[J],2019(33).

(责编  杨  菲)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能力培养合作学习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