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珊
[摘 要]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业及未来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学在各个阶段的教育中是重中之重。当前教育领域中,中职和高职院校教学更加重视技能培训,对数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同时中高职在数学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问题,与高中数学难以衔接,不仅使得数学教学进度滞后,还使得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基于此,高职与高中及中职数学教学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及手段,做好各阶段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基于当前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及中职数学的衔接问题进行研究探析,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数学;高中数学;中职数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120-02
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职业教育在改革的浪潮中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是高职教育还是中职教育都在不断趋向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对于高职数学、高中数学和中职数学之间的衔接问题自然关注更多。做好这三个阶段的数学衔接,才能有效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助力学生发展。
一、教学对象分析
(一)职业院校学生
一方面对职业院校学生而言,他们由于各方面因素存在不自信的问题,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社会对中高职生的印象刻板,认为他们学习成绩差,作风不好,在各阶段学习中属于学弱生。在进入中职甚至以后的高职阶段,由于知识难度提升,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成绩不理想,很难建立起自信心,长此以往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经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往往学习精力难以集中,对于十几岁的青少年而言,他们的精力集中时间几乎只能达到成年人的一半,一节课在不采取干预措施的情况下最多只能集中半节课,这对教学效果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此外,这部分学生通常学习习惯有待改善,不管是在学习态度方面还是学习认知方面都存在懈怠问题,学习积极性不足,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二)普通高中院校學生
对高中学生而言,他们面临更大的升学压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功利性大于兴趣,为学习而学习的现象居多。一方面存在压力过大而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且由于高中数学本身就枯燥且困难,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是正常的。另一方面高中学生更注重知识的学习,注重总结题型和解题方法,对数学本身的关注度不够。与职业学生相比较,高中学生的学习目标更侧重于升学,而非实践。此外,高中生自觉性相较于中职生而言要强许多,学习态度较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主学习。
二、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及中职数学的衔接问题
(一)教学目标衔接问题
在教学目标上中职数学、高职数学以及高中数学有较大的
差别。对于高中数学而言,教学目标是为了促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提升学业成绩以便升学,同时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现实的教学目标则是使学生掌握题型,归纳解题方法。中高职数学教学则侧重数学技能的实际应用,即能够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侧重于应用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差异还是较大,在现实衔接上明显存在问题。
(二)教学方式方法衔接问题
无论是中高职还是高中数学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课堂上都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得不到提升,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无法得到培养,从而使得数学教学成效低下,知识学习停留在表面,无法达到深入了解和应用的目的。高职数学和高中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但是现实情况是,不管是高职还是高中教学仍然在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与中职相比缺乏进步,没有很好地衔接好,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达不到教学目标。
(三)学习方式的衔接问题
在当前阶段的高职数学教学中,不仅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重视他们对数学的实践应用。但高职院校对数学课程的安排是有限的,课时较少使得教学进度加快,要达到教学目标就需要高职学生在数学课堂之前加强预习,尽量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更加清楚地理解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同时需要学生在数学课堂下加强复习,从而充分掌握数学课堂中的重难点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要求做过多的练习,但需要加强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对于学生而言,需要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以及自觉性才能适用高职院校数学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需要相匹配。
对于高中数学的教授和学习中更多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注重解题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升学考试打好基础。高中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依赖老师的讲解,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不足的,同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提升成绩,往往更加注重数学习题的练习,教授解题方法,学生也就对知识的理解不足,学习方式上也是更倾向于照搬他人的成果,缺乏学习的灵活性。
对于中职数学教学而言,数学教学的内容相对简单,教师更多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主导整个数学课堂,机械式地灌输数学理论知识,导致中职学生在学习上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有待改善,无法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三个阶段的数学教学和学习方式各有特点,且差异较大,每个阶段之间难以衔接,这是当前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
(四)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
在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以及中职数学的教学内容中存在一定的衔接问题。一方面体现在数学知识的断层,比如三角函数和极坐标等内容。在中职和高中阶段,三角函数中的余切、正割、余割函数相关的内容有一定的删减,教学内容分了侧重点但不是很全面,到了高职阶段,以上内容又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学生在没有学习基础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教师在三角函数的微积分教学中只有對三角函数进行全面的重新学习和补充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极坐标知识也是一样的,中职阶段很少涉及,而高职阶段的重积分学习中微元法思路又恰恰需要极坐标知识,这也形成一种内容上的断层,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数学知识的重合上,在这三个阶段的数学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知识点上的重合,学生对重复知识点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如中职、高中及高职数学中都有集合的相关内容,虽然高职数学在集合中多了四则运算和差极概念,但基础内容上还是与中职和高中的知识有所重合。在函数方面也是一样,相同的概念都有教学,高职只是多了论证。实际上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在更高阶段的学习就只需简单提点,而不用详细讲解。
三、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及中职数学的衔接优化途径
(一)做好教学课程目标衔接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及中职数学教学要完美衔接,首先是要实现教学目标的完美衔接。教学模式及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都需要基于教学课程目标来进行,只有确立了数学教学课程目标,才能在实际教学中以目标为基准执行课程要求,确保教学达标。中高职数学及高中数学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化的教学目标,细化到每堂课程,为课程的开展提供指引方向。教学课程目标的具象化和实际化,增强目标设定的针对性和合理性,才能确保目标的完成,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中高职与高中数学的完美衔接需要减小教学目标设计方式的差异化。
(二)调整教学手段
中高职数学教学更侧重实现数学的实际应用性,因此在实际具体的教学中明显侧重于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但为了更好地与高中数学衔接,也应当加强对数学理论知识教学的重视。基于此,高职院校在数学教学中应当适当调整手段和教学进度。一方面,需要放缓数学教学进度,尽量多安排数学课程,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学习和消化,深化对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全方位提高数学能力。另一方面,对于高中数学则需要在应试教育和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培养,避免为升学考试而机械地学习数学知识,归纳题型和解题方法,适当提高数学课堂的活跃度,增强课堂互动,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式的学习。此外,对于中职数学教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增强数学学习水平。中高职数学及高中数学在教学手段和方式上有一定合理的调整,才能促进各个阶段数学教学衔接性的提升。
(三)做好课程体系衔接
无论是处于哪一阶段的学生,每个学校和班级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水平上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要衔接好中高职数学和高中数学,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分类来做好数学课程的衔接。只有制定的课程体系和模式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才能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一方面制订多样化的教学课程层次,需要对学生进行实际调研,可以采取数学小测试的方式来反映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在此基础上划分学生的层次,制定相应的教学课程体系。比如对于学强生则可以制定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体系,对于学弱生则需要制定引导性和教学帮辅性的课程体系,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题,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四)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考查中高职数学和高中数学衔接程度强弱的重要指标,要合理设置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避免各阶段出现数学教学知识内容的断层和不必要的重合问题,增强各阶段教学内容的衔接性。对于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而言需要在了解高中数学教学的基础上设置和调整教学内容,尤其是对高中数学中没有的进行更加深入的补充,比如在初等函数课程中高职数学教学应当对正割函数、余割函数以及反函数的内容加以补充。而对于高中和高职数学都涉及的教学内容,如导数、最值以及函数性质等方面就需要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和实际学情开展针对性教学,学习较好的学生教师只需要加强思维和能力上的内容教学,学习较弱的学生教师则需要加强重复性练习和讲解内容的教学,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对中职教学也是一样,需要对比教学内容的差异针对性地加以调整和补充。总之,高职数学教学应当基于教学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加强对数学教学内容的调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遵循适度原则,从而增强各阶段数学学习的衔接性。
总之,职业院校与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之间有一定的差异,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以及中职数学的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影响各阶段的教学的衔接。基于此,各阶段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数学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增强三个阶段数学的衔接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数学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琴.高中与高职数学教学衔接研究[J].才智,2019(25):19.
[2]刘玲玲.我院五年制大专中高职数学课程衔接问题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0):213-214,237.
[3]范裕.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3.
[4]曾晓燕.对高职数学与中职数学课程衔接对策的探讨[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8,12(2):38-40.
[5]朱莉.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探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26(12):185-187.
[6]王为洪.试谈高中与高职数学教学的衔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3):23.
[7]祖米拉·阿不都克里木.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及中职数学的衔接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28):111-112.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