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湾 陈红梅 张滨
[摘 要] 以调研获得的数据为例,从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规范操作、仪器设备管理、实验队伍、环境条件等5个为二级指标,列出20个影响实验室安全脆弱性风险因子为三级指标,采用量规评价法、脆弱性风险分级评估法和HACCP等方法,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计算出各脆弱性风险因子的风险指数(RPN)、风险等级、概率以及风险名次等。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实验室安全最严重的脆弱性风险因子是“实验员队伍”;“实验室空间有限”的风险指数(RPN)最高为0.540,在高风险等级名次第一;而“化学试剂沾到眼睛里”发生概率最低为0.028。针对所有风险因子制定安全脆弱性风险控制措施,为对高校实验室脆弱性风险评估与控制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 键 词] 实验室安全;脆弱性风险评估;量规评价;风险指数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018-03
一、研究背景
高校都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注重加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却往往忽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控工作,导致实验室安全责任不落实、管理制度不健全、危化品安全管理不到位、实验人员违规操作、相关部门安全监管不力等问题,潜在实验室安全风险大,实验室安全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指标体系及管理制度的完善,这对实验室安全状况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如何定量评价某一因素对实验室安全潜在风险级别、发生频度等问题上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本文从影响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实验规范操作、仪器设备管理、实验队伍、环境条件5个层面入手,通过调研第一手资料获得的可能造成实验室安全风险的20个脆弱性风险因子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量规评价法、脆弱性风险等级评估,借助数据统计软件,计算出各脆弱性风险因子的高风险指数(RPN)、风险等级、概率以及风险名次,并针对高风险环节制定具体的预防计划,定量评价实验室安全潜在风险级别,实现对实验室安全的预测和控制,最终建立高校实验室安全脆弱性风险分级评估与管理。
二、在线问卷调查
利用“问卷星”设计调查问卷,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方式进行线上调查。涉及12所高校共有171名实验员接受调查。
三、脆弱性风险分级评估标准体系的确定
从风险级别、可接收范围和可控性三个方面建立三个评价标准体系,即严重性(S)、可能性(P)和可测性(D)分类描述,如表1。
说明:SH是指导表1严重性描述(S)中的严重性分类为高(H)。
四、高校实验室安全脆弱性风险级别的确定
RPN(风险指数)=(0.5×S)×(0.3×P)×(0.2×D)公式计算数值进行风险级别判断。判断标准为:0~0.09为低风险;0.10~0.19为中风险;0.20~1.00为高风险。
将获得的数据导入“DPS数据处理系统v18.10高级版软件”进行投影寻踪分类(PPC)法分析,得到投影值标准差=0.3796;局部密度=5.3900;“目标函数Q(a)=2.0459”;以“严重性(S)”为投影变量,投影方向1.0000,所获得投影值即为风险指数(RPN)。
在未知权重系数的情况下,通过把高维数据投影到低维空间(即严重性)上,采用投影指标函数来衡量投影暴露某种结构的可能性大小,寻找出使投影指标函数达到最优的投影值。它省去了利用专家打分评定的步骤,更为准确和便捷,因而在定量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上更具有优势。
五、高校实验室安全脆弱性风险级别确定
将表3数据导入“DPS数据处理系统v18.10高级版软件”进行Topsis法评价,将20个三级指标作为评价对象,将严重性(S)、可能性(P)、可检测性(D)和风险指数(RPN)设定为4个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矩阵X=(Xij)n'm。对高优(越大越好)、低优(越小越好)指标分别进行归一化变换,得到矩阵Z=(Zij)n'm,其各列最大、最小值构成的最优、最劣向量分别记为Z+=(Zmax1,Zmax2,…,Zmaxm),Z-=(Zmin1,Zmin2,…,Zminm),结果见表3。
从表3分析可知,在9个高风险等级中,“实验室空间有限”位列第1,而基于海蒂·古德瑞齐量规评价法得出“实验室空间有限”风险因子评价为“良”,这说明量规评价基于对某一个指标的表观评价,不能反映出一个事件的本质特征;脆弱性风险分级评估基于某一指标数据从严重性、可能性和可测性三个方面进行权衡,并经过系列数据处理而来,因此对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价更准确,正如“实验室空间有限”来说,虽然它的安全风险不高,但每学期每年都存在,也无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脆弱性风险评估高分最高,属于高风险。事实上,“实验室空间有限”不仅制约实验操作、人员流动、仪器设备摆放、通风采光等,也是导致实验室安全风险的主因之一。依次为“化学试剂瓶乱放”“实验员业务培训”“实验室业务能力”“实验室管理能力”“没有防护用具”“实验设备陈旧”“仪器设备直接放地面上”“实验室通风不畅”。根据风险级别的高低,制定具体的高校实验室安全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
六、高校实验室安全脆弱性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实验室安全脆弱性风险级别,并参照HACCP原理,有针对性地制定高校实验室安全脆弱性风险控制措施,见表4。
七、小结
影响高校实验室安全风险因子有很多,本文在经过广泛调研基础上,从实验室制度、人员、设备、操作和环境5个方面,列出20个影响实验室安全风险因子为例,针对调研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各风险因子之间的风险指数(RPN)、风险等级、发生概率以及风险名次,将高校实验室安全风险管理由定性转型为定量管理,并有针对性制定高校实验室安全脆弱性风险控制措施。
本文以20个实验室风险因子作为分析对象,对高校实验室脆弱性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晔.量规法在高校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0(34):278-281.
[2]鲍敏秦,张原,张双才.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87-191.
[3]董金刚,杜成刚.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1):131-132.
[4]韩冰.高校实验室现状分析与解决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61(1):22-26.
[5]张黎.高校建筑模型实验室的安全风险评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5):239-240.
◎编辑 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