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目标─导控”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0-03-17 09:32陈海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四环核心素养目标

[摘要]根据对发展学生高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文章介绍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的应用,并从目标设置、自助学习、师助学习、强化补救等四个环节做了详细操作说明,给出了具体案例。

[关键词]核心素养;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6-0045-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毕节市教育科研规划一般课题“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在高中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2018B018)的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提出

2020年,核心素养统领下的教材、课程标准将投入使用,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改将全面铺开,教学改革必须从教学观念的转变、更新开始。然而,基于高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下的课堂教学转型如何寻找抓手?如何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真正落地,让一线教师有时效地推进课改,而不是穿新鞋走老路?为此,我们提出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四环“目标—导控”模式。本教学模式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

二、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概述

1.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的由来

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是由国内“目标—导控”教学模式创新而来的。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首先要关注本学科的核心素养维度,然后结合教学内容细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以问题生成、完成目标、矫正补救为主要过程,帮助大多数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和培养核心素养。这一模式强调,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一个由低水平到高水平逐步渐进的过程。每一較高水平的素养都根植于较低水平的素养上,因而要设计出由低到高的序列化目标。通过评价学生对素养目标的达成度,调整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发挥学生的潜力。

2.理论基础

主要根据有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和形成性评价理论以及控制论原理、皮连生教授倡导的科学导向教学论等。

三、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及图示

第一环,根据问题生成制定教学目标。教师设计好问题生成单,组织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单元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进行简短的检查、提示、复习或回顾,通过教师预设和学生生成的二维问题生成方式生成问题,并根据生成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教学目标。目标制定后,教师要让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应达到的水平和掌握的范围有所了解,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第二环,自助教学。根据制定的目标,以要完成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哪些维度为教学内容,根据知识难度从低到高的序列化目标合理分配时间,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为主体的自助教学策略。一是“自主学习”,学生在有效学习策略的支持下,开展自觉主动的学习。这意味着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任务清楚,学习方法明确,并且能把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为学生的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协作、自主交流、自主展示、自主评价等。二是安排“合作探究”,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4~6人,按长方形围坐,以便启发引导之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两种形式的学习完成后,由教师提供答案,采用各种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评价或学生自评、互评等形式开展达标评价,力求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第三环,师助教学。根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或学生自评、互评等形式开展达标评价结果,找出学生还没有掌握的内容,分析原因,实施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师助教学策略。本环节以教师讲授为主,是学习中的难点、疑点部分,教师在课前要有预判、准备要充分、方法要得当,教师讲授结束后随即开展评价,预防在问题没有解决的基础上再生新问题,反思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的原因。

第四环,强化补救。在师助教学环节结束后,根据评价反馈的信息,进行强化或补救性教学。补救教学是矫正、强化活动的核心,具体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分析个性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基础、环境、意志及其个性特征,进行针对学生个体的补救教学。二是要认真分析共性问题,反思自身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教法上调整的补救教学。三是要根据问题内容,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研究能力,进行针对问题难度调整的补救教学。

四、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案例分析

1.目标设置

在课前安排学生完成本题:如图,质量M=2 kg的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上端放置一质量m=1 kg的铁块A(大小可忽略),A、B间动摩擦因数μ1=0.3,用F=5 N的水平恒力作用在木板B上,g取10 m/s2。

(1)计算说明铁块与木板间是否会发生相对滑动,并求出A、B的加速度。

(2)若将拉力改为12 N,判断A、B是否会发生相对滑动,并求出A、B的加速。

(3)若将拉力5 N改为作用在铁块上,其他条件不变,A、B是否会发生相对运动。

学生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回答后,教师根据回答情况,若发现学生在之后建立的方程中对A与B间的摩擦力是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分不清楚,可以设置这样的“目标”,即“通过对滑块和木板进行受力分析,能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动摩擦力”。

2.自助学习

第一,请学生上黑板去进行受力分析,学生完成后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看受力分析的目标是否能达成,通过学生的回答看有无新的问题成生。同时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中有无根据运动状态来判断物体受力情况的思维形成,是否有运动与相互作用的观念在学生大脑中升华和提炼,学生是否会把摩擦力与运动情况关联起来。

第二,受力分析的目标达成后,可以把求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和求解安排让学生合作探究,这个环节学生对木板B的加速度表达一般容易出问题,若让学生合作探究,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更具有深刻性。

3.师助学习

摩擦力方向的正确判斷以及摩擦力动静转换的受力变化导致运动情况出现的临界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中发现学生不能完成合作探究,就直接进入师助的教学环节,从整体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随着外力的增加,加速度如何变化。从隔离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加速度的增加和摩擦力的变化情况,从而提出摩擦的动静转换与物体运动的临界问题。

4.强化补救

教学结束后,安排一些变式的题目作为目标是否最终达成的检测,以期达到强化与补救的目的。根据教学实际,这个环节要被安排在课后,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教师在批改过程中评价学生目标达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去分析问题的成因,寻找解决的策略。

五、教学启示与思考

1.教学效果

四环“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是在所设置的目标下进行教学活动,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教学内容以达到教学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疑难问题的能力。它以明确的目标为教学导向,以教学评价为动力,以矫正、强化为活动核心,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学控制,有利于及时反馈,有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教学启示

第一,教学目标要围绕教学实际去设计,一定要能指导教学,否则就是流于形式,这样的设计无法达到深度教学。

第二,教学过程的设计不要忘了是在执行目标的落实与达成,是目标的具体体现,每个环节的安排都是为有效达成目标而设计的。

第三,目标完成情况的关键词在板书上体现,设计中不能缺少板书的设计,缺少板书设计会让人感觉到教学顺序的安排杂乱,教学重难点没得到强化与突破,无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陈海,陈丽珊.围绕高考试题落实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14):21-22.

猜你喜欢
四环核心素养目标
“六步四环”单元教学靶向课堂提质
创新“四双四环”模式 打造课程思政样板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四环医药迎来春天
四环二氟甲醚桥键液晶化合物性能研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