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节奏训练的策略

2020-03-17 09:32张道根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节奏训练综合素养初中音乐

张道根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学科越来越被重视。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的节奏训练,努力挖掘教材中关于节奏训练的内容,让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节奏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高。

[关键词]初中音乐;节奏训练;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6-0020-02

目前,很多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还受到陈旧教学思想的束缚,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十分落后,教学形式僵化死板,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热情,课堂也缺少活跃的气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十分重要,传统音乐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对学习音乐的需求,千篇一律的节奏训练已经跟不上教学改革的步伐。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的节奏训练,努力地挖掘教材中关于节奏训练的内容,让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节奏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高。

一、引导音乐欣赏,强化节奏感知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各项指标对其开展分层次的训练。具体可以根据学生对音乐的接受程度以及学习能力来对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有效地提高节奏训练的效率。初中生正处于学习音乐的启蒙时期,因此对于节奏也缺乏系统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先播放音乐给学生欣赏,然后在学生欣赏音乐的时候安排相应的训练来提高学生对于节奏的认知水平。教师要尽量选择充满节奏感的音乐,这些音乐有利于初中生对节奏的寻找,也比较简单。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通過雨声引入节奏训练的教学。由于雨滴的声音充满节奏感,学生能够很容易找到雨滴的节奏。教师可以播放简单的节奏性音乐让学生进行欣赏,使学生对整个音乐的节奏有大体的感知,再运用相应的节奏训练方法对学生进行更为有针对性的节奏训练。

例如,教师在对《幸福拍手歌》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欣赏这首歌曲。在欣赏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拍手的方式来找到音乐的节奏点,进而训练学生双手与大脑的协调性,这种音乐节奏训练法,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加深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认知,也可以为学生未来学习乐理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学生已经对节奏感有一定的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提高欣赏音乐的难度水平,使学生对节奏的认识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朗读歌词,根据歌词慢慢地培养其对歌曲的乐感。首先,可以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读歌词,为学生剖析歌曲的重难点,随后让学生凭借自己的乐感去寻找音乐的节奏,进而搭配节奏来朗读歌词。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将学生节奏把握错误的地方纠正出来。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演唱相关的曲目,使其在演绎中进一步提高对节奏感认知的深度和广度。

初中生处于学习音乐的初级阶段,需要教师采取音乐鉴赏和简易的节奏训练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节奏感的认知度。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音乐欣赏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整体感知。

二、基于音乐活动,促进节奏形成

1.基于“唱”的活动,促进节奏形成想要掌握好歌曲的旋律并且进行完美的演绎,就需要精确地认知歌曲的节奏。歌曲的表现形式是千变万化的,但是节奏却总是有其内在的规律,教师可以采用唱歌的形式让学生探索歌曲的奇妙之处。

例如,教师在对七年级下册《希望的田野》进行教学时,可以引领学生朗读这首歌曲的歌词: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学生进行歌词的朗读之后,能够深切体会全两段式结构的韵律之美,还能够体会到歌曲“强、弱、强、弱”的节奏特点。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歌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歌词进行朗读,学生根据歌词的停顿及词与词之间的组合,会对歌词的节奏产生初步认识,还能发现旋律较难的地方。

2.基于“舞”的活动,促进节奏形成唱歌一般都同跳舞一起出现,所以人们会将二者一同谈论,这两种都是以音乐作为媒介的艺术形式。唱歌和跳舞的演绎方式能够将音乐更加立体地展现出来,使音乐的表达形式更加多种多样。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舞”的音乐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形成。

例如,教师在对《草原放歌》进行教学时,可根据音乐的节奏引导学生做出在草原上奔驰骑马、扬鞭而去的动作。这些动作要求学生的身体和头脑配合,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还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使课堂的趣味性更浓,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可见,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具体的肢体动作,可以有效地丰富音乐教学的手段,能够为课堂增加一定的趣味性。

三、结合歌曲背景,把握节奏规律

灵感的出现使音乐作品得以诞生。灵感或许源于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或许源于创作者当时的感情经历,主观和客观的因素一起构成了整个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然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能够注重作品背后的内容和含义,通常情况下,教师拿到音乐作品便开始直接让学生进行训练。学生对于作品的了解过少,不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或创作背景,不能很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感和情绪。教师必须把创作背景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对作品背后的内容含义以及创作背景进行充分了解,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情绪。

例如,教师在对《黄河大合唱》进行教学时,学生认为该作品具有气势宏伟、铿锵有力的特点,但却鲜少有人能够讲出个中缘由。如果教师对于该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认真备课,告知学生创作该曲的目的是鼓舞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用鲜血去保卫自己的祖国不受屈辱,学生就会明白这首歌的含义,也会明白其节奏感铿锵有力的原因。然后,教师根据其背景继续引导学生去学习这首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这样学生的学习目的会更为明确,学习效果也会有所改善。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更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更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联系了《黄河大合唱》这一歌曲的背景,这样,学生就能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具有自主性与探究性,有效地对音乐作品中的节奏规律进行把握。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学离不开节奏教学,在课堂上开展高效率的节奏教学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最终完成初中音乐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卢红.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方法[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71-72.

猜你喜欢
节奏训练综合素养初中音乐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分析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童诗”也精彩
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