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析

2020-03-16 09:04邵诗淇闫建璋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现代化教育

邵诗淇 闫建璋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析

邵诗淇 闫建璋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要建设现代化的教师队伍。而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核心内容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与培养“四有”好老师;关键路径是建立教师教育体系。为贯彻落实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内容及路径,应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其中明确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确定为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资料、政策文件梳理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讨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目标、核心内容、关键路径,以期为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 、教育现代化的含义及其对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

(一)教育现代化的含义

何谓教育现代化?目前,学术界对于教育现代化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意见,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有的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育形态的变迁相伴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和实现的过程。[1]有的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它包括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装备、教育体制和师资等诸多方面内容。[2]笔者认同上述观点并且认为,随着教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众对于教育现代化的标准会不断提高,它不再是一个恒定的理论概念,但始终代表着教育发展阶段的高水平状态。具体包括现代化的教育观念,现代化的教育结构以及现代化的教育内容、现代化的教育方式等多方面内容。

(二)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求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决定着教育的过程与结果,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成败。

1.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发展需要现代化教师队伍

随着慕课、翻转课堂等新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革。传统的由教师、学生、课程构成的三维结构将转变为新的四维结构,即学生、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教学支持服务。[3]教育技术现代化必然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新兴教育技术对于改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重要意义,顺应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时代潮流,利用好数字化学习的资源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教育技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学生成为学习共同体。

2.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需要现代化教师队伍

教师教育专业化是指由专业化的机构来培养专业化的高水平教师。教育现代化发展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而教师教育专业化则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师教育素养。教师教育素养是指教师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经有意识培养而形成的有助于他们有效从事教育工作和充分行使职业责任的素养。[4]它包括人文素养、专业素养及科研素养。首先,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教师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才能开展创新型教学,为学生树立现代化意识。教师具备人文精神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及需求,将学生培养成现代化人才。其次,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教师要及时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另外,教师也要加强教育理论方法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根据教育规律培养人才。最后,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具备科研素养。现代化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也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提升自身科研水平。

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大众对教育的需求相比,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教师群体素质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的管理水平需要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有待提升等。《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5]为实现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的目标,必须实现教师队伍的高素质化、专业化、创新化。

(一)高素质教师

高素质至少应包含四个要素:高学历、高水平、高德性、高情商。首先,高素质教师要具备高学历。为吸引高素质青年从事教师行业,应该逐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将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至专科层次以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历提升至本科层次以上,高中教师学历提升至研究生层次。[6]其次,高素质教师要有高水平。随着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逐渐普及,教师不仅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具备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才能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成为真正的高素质教师。再次,高素质教师要有高德性。高德性推动教师不断学习新技能,专业上会得到不断发展。同时,德性高的教师自律性较强,自身品行素养较高,在专业和品行上都得到发展的教师才是高素质教师。最后,高素质教师需要高情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管理者,为避免产生职业倦怠,教师需要高情商来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进而找到教育工作的欢愉。

(二)专业化教师

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主要指教师要具备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包括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方式方法和师德素养等。[7]具体落实在行动上,一是要求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以及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渗透的能力。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自己本专业的知识才能丰富,各种相关领域的知识才能了解得更多,才能将终身学习落实在行动中。二是要具备专业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如同书本和分数的奴隶。教师要注意改变旧做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引导学生积自主学习。三是要具有专业精神。师德是其精神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综合表现。[8]教师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创新型教师

创新型教师主要是指教师要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和求知欲望。在认知特征上,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主要以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主,认知风格以场独立型为主,[9]对待知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求知欲望较强;在教学方式上,讲究民主教学,善于采用启发、引导方式激发学生自主、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结论。培养创新型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创新型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教学功底还要了解所在学科的前沿知识及发展趋势,这就需要为教师提供机会,开展多种类型的教师培训,扩展教师的视野。如:教育部建立了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并分级在各区域设立了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为教师提供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机会。[10]二是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教师发展共同体是指具有共同发展愿景的教师,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基于同伴的支持与信息共享,借助协商、分享、反思等一系列活动,实现个体发展与共同进步结合的一种发展组织形式。[11]教师间可以分享教育资源,交流教学经验,合作研究课题,达成合作创新。

三、加强师德建设与培养“四有”好老师是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核心内容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学生三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四有”好老师标准贯穿于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和日常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对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组织教师学习。首先,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学校要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学校的办学宗旨、校训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科学合理的教师管理制度。在管理条例中需要对教师的仪态、言行举止等内容予以明确规定,为落实规定,学校应组织督导组对教师进行不定期考评,考评结果直接与教师的薪酬挂钩,以此得到教师的重视;管理条例中也要制定出相关的惩处措施,一旦出现教师违反管理条例的情况必须给予相应的处罚,情节严重者予以辞退。其次,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和进修,经常组织教师参加优秀模范教师的讲座,也可邀请知名教育家来校与教师进行学术交流,以此促进教师思想上的进步。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的师德师风达到最基本的要求,为培养出“四有”好老师打下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师生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四有”好老师给教师提出以下几点要求:首先,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坚定理想信念。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外来多元文化的冲击,对各行各业的理想信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真心热爱学生,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其次,教师要陶冶道德情操,锤炼学生品格。在教育教学中严于律己,为学生做道德表率,使学生在教师的熏陶下形成健全的人格。再次,教师要夯实知识基础,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在知识爆炸的年代,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掌握新兴教育技术,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最后,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关爱学生成长。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关心学生的生活。为落实“四有”好老师标准,学校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日常教师培训中,增加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职业道德、学术规范等内容;大力宣传教师中的典型模范事迹,展现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从而激励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建立教师教育体系,优化教师教育课程是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关键路径

教师教育体系是指由教师教育机构及其培养培训制度所构成的系统。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必然要求建立专业的教师教育体系。首先,由专业的教师教育机构来培养教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12]这样的体系改变了只由师范院校来培养教师的单一性,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加入,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培养质量,但是并没有一套科学的认证标准来验证这些教师教育机构是否合格。为改变这种现状,应尽快出台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标准,只允许通过专业认证的机构来培养、培训教师,[13]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教师。其次,优化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教育传统的“老三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师范生的需求。为达到教育现代化对现代教师的要求,应该对传统的“老三门”的课程模块进行细化,丰富课程门类,来满足现代师范生的需求;并且,教师教育的课程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传统的教师教育体系往往更注重师范生的学科知识功底,对于师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中国教育2035》明确提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因此,要加大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课程所占的比重与学分,引起师范生对教师品德修养的足够重视;另外,在课时的安排上要给予师范生足够的教育实习时间,使得师范生在知识与实践层面上得到双向提升。

五、有效贯彻落实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教师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理念现代化、教育素养现代化和教师队伍现代化。这既是教师个体达到现代化要求的应有之义,也是教师群体符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备条件。[14]然而,从现实层面看,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建设之路屡遭困境,需要提高教师的群体素质;改革教师人事管理机制;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一)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基础

首先,以德为先,严把教师入口关。将师德教育作为新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各个阶段的教师培训中;并且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与新教师入职、老教师职称、薪酬挂钩。其次,以专业教师标准完善师范生培养方式,从源头处提高教师质量。一是要加大对公费师范生的补助政策,鼓励更多的优秀学生进入师范院校。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专业教师的方案,以此为标准来规划师范生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包括学科专业布局、课程的设置、考核方式的创新、教育资源平台的搭建等,达到师范生每完成一阶段的学习,距离专业教师合格标准又近一步的效果。再次,增强各阶段教师培训的实用性,切实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学校在考虑培训场地与培训时间时要考虑参训教师的实际情况,避免给教师造成不必要的负担,使教师对此产生倦怠,从而降低培训质量;培训内容既要实用又要有针对性,能够满足各阶段教师的需求,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是关键

进行人事制度改革,一方面,必须淡化对人的身份管理,突出岗位职责导向。[15]在校教师为培养人才或承担科研教学任务承担相应的岗位职责,学校根据不同的职责制定不同的要求,从而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无论是讲师还是教授都要服从岗位管理,明确自己的职责与工作量,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的任务。随着高校教师岗位职责意识的不断增强,教师们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研究工作中去,减少职业倦怠的产生,促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在高校或中小学里编制不足或编制与实际工作不符的情况十分险峻。学校内部教师岗位编制本就有限,还存着校内行政人员占据着教师编制但却做着轻松的其它工作的情况。这种情况加剧了教师编制的紧张,导致代课教师在高校或基础教育各级学校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未来代课教师这一群体将会成为高校人事制度里的难题。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合理进行人力资源分配,为学校流入新鲜血液提供空间,从而实现校内人员流动良性发展。

(三)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是保障

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当今社会,教师的社会地位总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受经济水平的制约。经济水平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丰富,软硬件设施完善,教师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在经济水平欠发达地区,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小,教师的提升空间小,教师工资较低,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二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受社会舆论的影响,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地位逐年降低。近年来,教师师德“亮红灯”、学术抄袭等负面事件通过网络、媒体被屡次曝光,涉事教师遍及各个层次学校,幼儿园教师及高校教师尤为严重。教师的职业形象在大众心理一落千丈,导致了教师的社会地位严重下滑。为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需要进一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明确、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教师的各项权益,需要全社会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16]首先,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诸多研究表明个人收入与幸福感成正比关系。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 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提高欠发达地区教师补助标准与福利待遇,努力缩小地区间教师工资的差距。其次,在全社会重建尊师重教的氛围。一方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多种形式的模范教师表彰奖励活动,加强尊师教育, 保障教师权益,增强教师社会荣誉感。另一方面,对于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要加大惩处力度,重建教师社会公信力。

教师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因素,没有教师现代化,就无法达到教育的完全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既需要国家、政府提供政策、资金上的支持,也需要各层次学校间的密切合作与配合,更需要教师自身努力提高能力和格局,与时俱进,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先行力。

[1]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评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J].教育研究,2013,34,(11):4-10.

[2]袁贵仁.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全民教育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关键支撑作用[EB/ OL].[2018-02-05].http: / /edu.qq.com/a/20160421 /011079.html.

[3]闫华.信息技术时代教师从教学者向助学者的转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84-188.

[4]蒲丽霞,单昕,苗志娟.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发展困境的突破[J].教学与管理,2014,(26):3-5.

[5][6]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现代化2035》.[EB/OL]. [2019-12-05]http://www.moe. 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7]任友群.加快实现教师队伍现代化[N].学习时报,2019-03-15(006).

[8]易凌云.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内容与生成[J].学前教育研究,2012,( 09) : 3-11.

[9]李春玉.创新型教师的特征及其培养[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1).

[10][11]马瑞贤,杨蕾.高校创新型教师的特征与培养策略研究[J].西部素育,2018,4(04):1-2+10.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9-12-25] 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l.

[13]闫建璋,郭赟嘉.从开放走向新封闭:精英化教师教育体系的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4,(05):152-156.

[14]罗菲,房丹,扈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促进青年教师发展[J].人力资源管理,2016,(05): 168-169.

[15]赵建芳,宋远航.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教师素质现代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35,(6):171-173.

(责任编辑:赵鹏程)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现代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边疆治理现代化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