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武华 贾晓宇
(1.浙江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课程思政”已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显性话语。它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所有课程都应有德育功能,所有教师都有德育工作职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应被理解为只是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其他思政工作队伍的“专利”。高校教师本身就内置性地具有教书育人的天职,教师教书育人过程中,应自然而然地把德育之“盐”融入教育教学之“汤”。信息时代的“课程思政”改革是推进信息技术驱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需要,更是提高立德树人工作实效的现实需要。笔者运用管理学SWOT分析框架对信息时代实施“课程思政”育人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以期探索改进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世界各国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加快改革创新,信息技术大量运用于公民教育、政治教育、哲学教育、人文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已成为趋势,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方兴未艾。信息时代推进“课程思政”,能充分发挥新技术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和互动机制,营造丰富性、多样化的思政育人环境。
网络社会有着丰富的资源渠道、容量和共享机制,这些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内容得以最大程度的延伸,网络手段的使用为具体化学习提供便捷通道。[1]这些教学资源的解析与加工,对个性化学习和启发式学习有重要促进作用。海量化的教学资源便于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发教学资源,有选择性地实现配套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从学生层面,便捷的资源获取通道可以实现差异化的个体学习需求和多渠道的选择学习材料。从“互联网+”教学资源的整体情况来讲,网络教学资源的丰富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流通、提升教育质量与公平有极大促进意义。
网络化、信息化的教学互动模式逐步走向师生相互作用与影响的自主状态,在沟通中是信息互通、各取所需的共同发展过程。它不仅仅是借助网络硬件教学,让黑板变为电子屏,更是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实现互动融合式教学平台的应用。互动融合式教学平台实现了教学互动的高效化。一方面,网络虚拟性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角色,教师和学生在荧屏前能够更加自主,摆脱思维方式的现实束缚,实现平等对话,从而让教与学发挥更大的价值。另一方面,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让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成“线上线下+课堂内外”的教学模式。教师能够将课堂提问和作业转化为课后、线上专题讨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平台上提出问题,让教师帮助解答疑惑。通过双向互动,能够增强教师和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意识。教与学也有更大的自主发挥空间,让信息有效传导、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实现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传统教科书在接轨学科最新最前沿知识方面的达成度是有限的。网络信息技术的更新为教育教学多形式的开展提供了可能。以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对提升学校信息素养、创新人才培养形式,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信息技术驱动教学体系等,均有着深远意义。而“课程思政”重在推进各学科协同育人,除了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外更要搭配合适的教学载体,使育人实效落到实处。硬件技术在更新升级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到新技术的使用,而是要结合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之中去考量。譬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翻转课堂的互动路径等教学载体,营造“互联网+”教与学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因事而化、教学方式因时而进以及教学载体因势而新,已然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实施“课程思政”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适应时代所需,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创造性设计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延展性和融会贯通。
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运用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学生知识获取方式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从外部环境来看,网络隐匿性的特点使得网络观点、言论的传播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感染性。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容易受到西方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各色价值观的侵蚀。这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学生群体乐于通过便捷的网络渠道“囤干货”。碎片化的知识容易聚集却也容易流失。如果学生缺乏化零为整的能力,就很难形成完整的新知识体系,从而更难以融入其固有的知识系统之中。尤其是手机端APP、公众号的内容推送良莠不齐、复杂多变,随机性的知识获取极易影响学生的科学论证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已有知识储量的差异、社会范围的差异,个体在碎片时间上的知识获取变得更加不均衡。[2]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获取机制是不可控的,籍以此开展的学习缺乏科学性和持续性。此外,网络中信息资源丰富,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难免会给学生一种“似乎很简单”“网上都有”的感觉,过去被称为“万金油”现象的思政课,在信息时代更易带来一种“稀释感”。
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迅猛,加剧了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面和扩散速度,呈现出指数效应。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影响力较大的个体对社会价值观、对青年学生群体的价值观有着导向作用。有些被广泛传播并引起较大舆情的微博微文,往往就是抓住当下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痛点”,进而放大社会焦虑和负面问题的结果。网络舆情的裂变式传播,使得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学生情绪易受标签化舆论操纵。更有甚者,某些“标题党”“键盘侠”们借助互联网环境贩卖“毒鸡汤”,制造“无节操段子”,为刷流量大搞“精神传销”。各种社会思潮、偏颇失范的观点凭借信息化手段更易对大学生群体产生渗透作用。裂变式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舆情发生后网络议程的不可控性。被媒体资讯包围的学生群体,如若将这类“营销范本的舆论”转化为个人对于社会主要价值的认知,从而产生错乱的价值判断,[3]将对教师教学效果将产生巨大挑战。
“90 后”乃至“00 后”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社会价值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每个时代个体的思维、情感、行为方式等都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烙印,究其根本是价值观的映射。在学习生活中部分学生表现出价值取向上的功利化和道德观念上的泛化倾向,常被冠以“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标签。有的大学生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有的奉行个人至上、金钱至上、享乐至上,有的盲目崇洋媚外,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反映了高校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阵地建设还存在着薄弱环节,互联网背景下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正逐步侵蚀着大学生主流价值体系的“塔基”。
信息时代,无论是学科协同性、课程融合性还是资源整合开发度已然有更高目标指向。传统的单一课程讲授无法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同频共振。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突出要义就是要将“思政思维”融入所有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到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突出育人价值,注重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4]高校要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要求,针对“00 后”大学生的特征完善教学体系,主动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变化,形成高校与企业、行业协同育人的新机制,推动由单一的“思政课”育人向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转型。打破孤岛式育人,还要深入探索、协同实施思政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等系统教学改革,达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相结合的协同育人目标。
毋庸置疑,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标志的信息技术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技术逻辑和教育改革动因。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破除传统课程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大思政”育人格局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融合,更是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相加,不是信息技术的“表皮”套用在传统课堂教学上,而是真正打造一个“信息技术+学科内容+实际问题+自主探索+互动分享+考核评价”的完整教学体系,要致力于解决教学方式、改革途径、管理理念、体制机制方面“信息技术”与“育人理念”两张皮现象。
教师和学生在参与信息化学习的新型教学方法和育人模式过程中,对于学生价值认知的构建有了更加开放的视角,可以通过在课程实施中观察、收集学生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培育合理行为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上海市作为“课程思政”实施试点,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创新课程设计,引导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开展“中国系列”选修课程,立足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改革成效显著,受到学生们的广泛喜爱和高度反响。[5]“信息技术+课程思政”让课程的“思政”效度更加明显,为高校加快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当前,高校纷纷与各种各样的数字教育资源平台、网络软件公司等商业机构开展合作,购买教育产品和服务。然而,有的高校是从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考虑,为了装门面,增加信息化教学改革创新等方面可以统计的“GDP”。“人工智能+教育”“互联网+教学”等极具诱惑力,容易使各种劣质的网络资源“化妆变脸”粉墨登场。有的学校、师生很容易因信息不对称且缺乏经验,无法察觉其中的“水分”而成为受害者。一些网络资源存在价值观取向不当,违背教育规律,甚至充斥低俗庸俗、暴力血腥、赌博诈骗、网络谣言、封建迷信、游戏纵欲、广告泛滥等问题。面对良莠不齐甚至错误有害的网络资源,我们要明确监管职责和长期治理的攻坚任务。首先,凡学校采购的数字资源,都要由精通业务的管理部门准确鉴别,明确审批、论证流程与机制。其次,公安、教育等部门要协同加强对网络与舆情的监管治理,负责制定评价和监管标准,建立审核监管队伍,分级履行审核监管职能,同时加大对劣质和有害资源及涉业人员惩处力度。再次,学校要严格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审核流程。学校职能部门要进行应用性审查,并报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备案性审查。在“双审”通过进入学校后,还要建立基于教学单位、基层教学组织以及教师个体的内部教学审查制度,严格备课环节、课程实施、教学考核等前审、中审、后审体系。
信息技术时代对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师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需要持续增加“信息技术”的含金量,教师须树立“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新思维,努力构建教学新范式。“互联网+”思维方式要求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在翻转课堂、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中“扮演”好多重角色,如教学设计者、资源共享者、研讨互动者等。因而,在“互联网+”的融合过程中,师生要有应用信息技术的内驱力,在信息化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的愿景,最终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信息素养培育、以实践为导向的信息技术应用以及以终身学习为目的的技术应用新常态。
信息技术还应成为推动甚至倒逼教师由“教”向“导”转变的支撑力量。推进教师信息素养专业化发展,需要学校在管理和培训层面高度重视,以制度规范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纳入学校相关考核激励机制,并设立专项保障经费。新冠疫情“停课不停学”以来,一场全球规模最大的“线上教育”“空中课堂”“在家上学”实践,给信息时代的教育带来了深远影响和巨大启示。高校要与时俱进地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能力,并在掌握甚至精通信息化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持续开展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思政”工作,还应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督导管理运行环境及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确保信息素养持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