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桥生 徐林芳
(江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只有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才能真正满足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部分教育内容枯燥老旧缺乏说服力,有的教师授课呆板无趣缺乏感染力,有些课程教育方式单一落后缺乏吸引力等问题,严重削弱了课程的亲和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已成为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和紧迫任务。
追求真理是人类的天性,追求深刻朴实的真理更具号召力,也才更富亲和力。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抓住事物的根本,注重理论透彻的解释力,发挥逻辑严谨的说服力,催发内生动力将真理讲实,把常理讲透,有助于消解师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隔阂,达到思想的共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3]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论述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供了基本遵循。
第一,增强理论的深度要做到“因事而化”。“因事而化”强调在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础上,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生实际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中唱响社会主旋律。新时代的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事而化’”要求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关注的具体问题有效对接,了解学生的疑难困惑,并答疑释惑,积极回应他们的问题需求。”[4]因此,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做到“因事而化”,就应该从教育对象入手,深入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特点,聚焦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关切,从实处着手,将教学理论内容注入大学生的思想需求。要走进学生实际生活,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
第二,增强理论的深度要做到“因时而进”。与时俱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至关重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顺应时代潮流,提升大学生的习得感,就是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过程中。“因时而进”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把握时代脉搏,及时更新教材中的知识性内容,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断将时代要素纳入到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中,不断用历史进程中的感人故事、典型案例、客观数据去填充科学理论体系的血肉,用时代的鲜活素材提升科学理论的亲切感,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假大空”印象。密切关注发展着的时代,在发展中注入时代内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就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散发,同时也达到“三全育人”的目的。
第三,增强理论的深度要做到“因势而新”。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中不断呈现新趋势、新变化,对待立德树人这一根本问题,高校必须与当前形势紧密结合,审时度势遵循国家不同阶段政策的指引,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价值功能。对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也要将国家各个领域发展的大好形势作为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突破口,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引导学生跟上“事、时、势”的变化,使学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向学生讲清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引导他们树立对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和信心;讲清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引导他们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看待世界;讲清大学生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引导他们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讲清远大抱负与脚踏实地的关系,引导他们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5]
大学生喜欢、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传递的外在形式,注重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努力实现思想引导与情感催化的统一,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将教育内容入耳入脑入心。
第一,转变教学理念,寻求师生平等关系的契合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6]当前,“00 后”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主体意识强,具有开放、自信和国际化的特征,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一代青年大学生的需求。但是,“00后”大学生还处于“拔节孕穗期”,身心发育还不尽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迫切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导。因此,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用新的眼光看待当代大学生,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以人为本,彰显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生命关切。满足主体需求才能提升课程亲和力,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中,着力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积极打造探究式课堂,破除“一言堂”的紧箍咒,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其次,启发引导,营造师生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以问题为导向,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切准时政热点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教学相长,让理论素养在不知不觉中深入学生内心。再者,量身定制,变换多种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除了教材和课件外,还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收听时事新闻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解和兴趣。
第二,转换话语模式,打造师生双向交互的着力点。话语模式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列宁曾在谈及宣传教育时提出:“应当坚决抛弃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外来的字眼……要善于运用掌握的事实和数字。”[7]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创建生动活泼的话语体系,有助于打造情感互通的师生关系。首先,转变教材的整体风格。对于学生而言,接触思政课教材是了解思政课的开始,学生对思政课的第一感觉、第一印象是教材给予的,教材是思政课向学生打开的第一个窗口。[8]作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源头,教材在保证理论深度的同时,在内容编排时可以穿插一些图片、经典故事,适度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很有必要。其次,促使话语表达接地气。幽默风趣的话语能够很好地消解学生对课堂说教的逆反心理,语境表达大众化利于在活跃有趣的课堂气氛中掀起一场又一场头脑风暴,避免陷入学生不爱听的尴尬境地。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接地气是拉近课堂上师生距离的有效方式。再者,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讲究方式、方法,不分对象、条件、场合,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老生常谈,空话套话连篇,绝对不会有成效。”[9]紧扣时代主旋律,直面学生的现实问题和生活世界,引入生动案例增强教育内容鲜活性,依托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实处深入,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的心态从被动式“要我听”转变为主动式“我要听”。
第三,注重人格魅力,赢取良好课堂组织的关键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0]如何将生硬呆板的理论讲得活泼生动,体现的恰是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切实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才能引导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首先,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11]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才能做到身正示范,将教师个人内化的正确价值理念传递给学生,有效提振大学生的精气神。其次,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自身必须涉猎广泛,有着厚重的知识积累。教师只有政治过硬、业务水平高,才会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倘若内功不足,只会一步步丧失教师在课堂上的优势地位和话语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更无从谈起。再者,要有仁爱的道德品行。教师要真诚关爱,给予学生多一点理解与宽容,做学生的服务者、引导者。学生为教师的人格力量所折服,自然会心悦诚服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
第四,强化价值引领,奠基课堂亲和力的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加强价值引导,发挥其政治认同力和思想引领力。首先,坚持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来说服学生,同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把提高认知和行为养成联系起来,教会学生理性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领学生思想,实现价值目标。其次,坚持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关心学生成长成才,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人生。再者,坚持真理性和情感性相统一。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要注重融入情感元素,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当前,我国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隐性教育因其间接、潜隐等特征,能够不自觉实现将教育目的融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方面面,大大提升课程的亲和力。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互补充、相互渗透,能够共同营造优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景氛围,维持内在内容与外在形式的统一,从而有力增强学生的亲切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第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理论教学脱离实践体验必然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陷入“死胡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结构体系,增强方法的灵活性,不断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显性”主渠道,辅之以亲身的实践体验,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于无形之中留下深刻教育印记,从而很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的转变、觉悟的提升和信仰的坚定。“思政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两者协同互补,可以促成大学生将思政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大学生在理论接受、间接体验和直接践行的过程中领悟思政课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13]有温度的理论搭配有生命力的实践可以帮助教师高效完成课程目标、促进学生价值内化。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重视和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通过实践去验证理论的真实性,加深巩固学生的思想记忆。
第二,课内和课外相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增强学生课内学习的多样性,让专家名师走进思政课堂,多一点与学生的互动,让课堂活起来。第一课堂与时政相结合,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上好形势与政策课,能有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都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职责,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彼此保持同向而行,从而形成协同效应。”[14]要全方位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其他课程中,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贯通的新格局。要实现思政课堂与学生工作、社团管理全面联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切实发挥课外阵地的作用。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参观走访、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课外途径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行走中看、思、悟,使学生在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互动中成长。
第三,静态和动态相统一。除了教材以外,还应充分利用校园静态文化所产生的积极熏陶作用,通过在校园建筑、校园文化设施、校园宣传栏等方面彰显思政特色,创设和谐的思想文化教育氛围,形成鲜明的校园文化导向。同时,注重做好动态的活动教育,利用各种纪念日,精心策划主题活动,吸引学生参加。及时更新动态时政新闻,遵循网络文化的传播规律,营造充满活力、魅力四射的教育内容,使主流意识形态迅速传播,广为流行。通过静态的文化熏陶和动态的活动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指导意义,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成长的无缝对接,促使学生真正学懂并应用理论知识。
第四,个体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课堂人数较多,教学中教师难以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影响了教学的亲和力。教师可通过布置一些主题任务,例如全班共同研读经典著作、学生轮流汇报时政专题、开展主题辩论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分组进行主题探究。学生可先自行查找资料再小组综合探究形成报告,使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得出结论。可尝试教材内容与相关主题影视作品相结合,通过观看电影、纪录片等抓住学生眼球,引导学生对影片内容进行评析,请学生分组讨论之后再现场分享交流。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增强学生团体的凝聚力。小组合作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促进学生中的榜样“标杆”成为教学资源,身边榜样可以引导学生由“小我”到“大我”,带动更多人成长。
新媒体新技术扩大了学生交流的平台和途径,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带来了无限可能性。搭建网络平台丰富教育载体,开展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延伸互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模式。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便利化;另一方面,充分扩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覆盖面,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可度、参与度、满意度中展现亲和力。
第一,加固线下主渠道,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可度。思政课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讲—你听”式的理论教育,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亲和力自然弱化。因而,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现代媒介场域中,教师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固线下主渠道,综合运用图像、视频等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多使用恰当的网言网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打造包容性的沉浸式、情景式、交互式课堂。知、情、意、行并重,发挥教育内容自身的魅力,增添课堂趣味性,让学生享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自然就会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也必然得到增强。
第二,拓宽线上主阵地,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参与度。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兴技术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带来了新机遇。“越来越多的时政要闻,采取一图告知的直观形式,或者是播发3分钟左右的短视频,这便于受众从视觉的形象感受上获得认知,便于记忆。”[15]抢占新媒体阵地,加强信息技术互联互通,搭建网络化学习载体,引导学生善用移动终端聚集碎片化时间进行线上自学,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例如,“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建设已成为推动全党大学习的有力抓手,鼓励青年大学生依托“学习强国”等平台了解国家时事,能够在新形势下既促进强化理论武装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线上主阵地将成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突破口,借助“两微一端”贯穿鲜明的价值导向,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强化理论认同。
第三,线下与线上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充分利用多元手段因材施教,传统的教师授课结合“微课”“翻转课堂”等交互的网络传播渠道,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进而“火”起来。通过“二八分”或“三七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核形式,分配线下教师授课和线上网络慕课的比例,避免期末考核的单一性和枯燥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授中,善于引导学生自觉利用网络了解学习国家大政方针、时事政治热点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内容,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将极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生活实践的全过程、全方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觉将个人的追求同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励青年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因此,我们要依托线下思政课堂的主渠道,借助线上网络媒体的主阵地,促进线下主渠道和线上主阵地的结合,创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模式,努力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协同育人新局面,共同助力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