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生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明确指出:“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1]高校生活是学生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关键期,最需要用充足的知识养分、价值养分和情感养分去精心引导和栽培。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担负着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光荣使命,在学生“拔节孕穗”、茁壮成长的关键时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大学的硬核使命就是在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努力使人成为栋梁之材。正因如此,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生活对于学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大学不仅是人生最美好青春岁月的重要见证,还是学生积蓄能量、快速生长、走向成熟的重要场域。2016年12月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灌浆期”对大学阶段做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刻画,他说:“学生在高校生活,少则三年到四年,多则九到十年,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2]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又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3]不论是“灌浆期”还是“拔节孕穗期”,都说明和强调高校生活在学生人生成长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高校生活是学生知识体系搭建完成的关键期。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对大学生而言,“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4]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逐步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学生要在相对专门而又广博的文化学习和知识积累中,接受系统科学的思维训练和求知方式,将大量而又各异的知识进行高度有序的串联组合,完成知识的建构和价值赋义,从而确立起个人完整而独立的知识背景、思维模式和研究能力。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由中学时期输入式的基础学习转向具有明确指向性的专业学习,通过特定领域知识、学科基础课程和一般通识课程的学习,不断满足自身对于汲取丰富知识养分的强烈渴求,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自我知识体系的搭建。
高校生活是学生价值观塑造成型的关键期。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持续多年的学习生活既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尽管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学生一直在接受思想的洗礼,获得精神的成长,但一直处于不断发育中,尚未定型。而大学阶段恰恰是在经历了播种、发芽、出苗、分蘖的长时期孕化后开始拔节、孕穗、灌浆,直至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这一时期的价值养分显得分外重要,不仅决定学生个人意义世界和观念世界的塑造成型,还将影响一代年轻人一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说:“这好比小麦的灌浆期,这个时候阳光水分跟不上,就会耽误一季庄稼。”[5]
高校生活是学生情感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期。事实表明,时代新人的培育,既要使他们拥有强健的体魄,又要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和美丽的心灵,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唯有如此,才能用健康的身心素质,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提供基本前提和物质保证。这一时期,学生尚未正式步入社会,且处在相对开放的空间环境中,思想较为单纯,人生阅历、处世经验都不够丰富,是非判断能力不强,易受到外界影响和不良因素的干扰,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难免显得青涩和稚嫩。这说明需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塑造,为他们输送丰沛的情感养分和心灵养分,帮助他们的情感心理在不断的历练中日趋走向成熟。
学生在高校的生活将对其一生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所以,高校理应引导学生铸就理想信念、掌握科学知识、锻炼意志品格,帮助他们充分利用大学时期的美好时光,全面塑造自己,为日后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这就离不开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我国在建立高校辅导员制度时就明确,辅导员是深入学生群众进行政治思想工作的基本力量。长期以来,辅导员工作始终与学生成长进步相伴相生,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他们所从事的是一项“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光荣而神圣的事业。
辅导员担负着组织者光荣使命。所谓组织者,是指辅导员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扮演着安排分散的人或事物使其具有一定系统性或整体性的角色,是教育、管理、服务各项实践活动的发起人。具体来说,辅导员在学生入校后,需要系统筹划和组织开展各类活动,让学生们在这些实践中获取成长的正能量。譬如,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员和学生干部等工作骨干从不同角度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团组织生活,加强学生理论武装,帮助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处理好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组织开展军事训练,增进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历史观;组织开展评优评奖活动,选树典型榜样,充分发挥激励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竞展风采的广阔平台,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奋斗精神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全面发展;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予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让学生掌握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受挫抗压以及自我调节能力,引导他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等等。
辅导员担负着实施者光荣使命。所谓实施者,是指辅导员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扮演着教育、管理、服务等思想政治教育执行人角色,是这些方面具体实践活动的实行人。辅导员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直接参与者,这些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如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校园危机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等,要通过辅导员的直接实施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首先,辅导员是“教书育人”的实行人。高校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干部,同样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传文明之道、授立身之业、解人生之惑,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实施主体。其次,辅导员是“管理育人”的实行人。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最直接的管理者之一就是辅导员。换言之,辅导员承担着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职责,包括党团组织管理、学业管理、安全管理、园区管理,等等。在这些管理中,辅导员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比如,开展入学教育、毕业生教育,加强毕业生后期管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生活指导,促进学生和谐相处、互帮互助等,以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再次,辅导员是“服务育人”的实行人。服务育人也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使命。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与后勤部门、安保部门、教学部门、科研部门、学工部门等联合开展一些具体的育人实践活动,比如志愿者服务活动、文明寝室评选活动、困难学生帮扶活动、心理健康安全知识普及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辅导员都是一线的实施者。
辅导员担负着指导者光荣使命。所谓指导者,是指辅导员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扮演着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实践活动的指示教导、指点引导角色,是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开展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办理助学贷款、规划职业生涯和就业创业等方面工作的引示人。首先,辅导员指导学生明确人生方向,铸就理想信念。只有明确正确的人生方向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才有可能在“拔节孕穗”后结出真正的丰硕果实,否则一切都只是徒劳。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就是为学生指引前进方向和道路的指导者、引路人,指示教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点引导学生做好精准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确定人生理想,选择人生道路,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其次,辅导员指导学生练就过硬本领,汲取智慧力量。辅导员不仅要为学生的人生往哪儿发展把关定向,还要为其指明通往人生理想的“桥”和“船”。通过习惯方法的培育、学习氛围的营造、实践活动的指导等等,帮助学生在学习研究中增长学识、提升素质,不断积淀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再次,辅导员指导学生锤炼高尚品格,解答人生困惑。大学生正处于立学、立志、立德的关键期,在人生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困惑与不解,因此,辅导员承担着引导学生建强精神、健全人格、建立德性的使命,与学生一同应对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解开困扰和干扰学生的思想之“结”、心理之“症”,指点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6]对于辅导员来说,要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当好学生的知心朋友,归根结底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也就是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辅导员要把自觉学习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这既是高校辅导员的基本功所在,又是辅导员队伍自身特性的必然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辅导员能否切实担负起教育学生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和良知做人做事的责任,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涉及到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局。这就客观地决定了辅导员应把学习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习惯,不断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首先,要注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有一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7]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辅导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应领会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夯实理论基础。其次,要注重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发展历程、辉煌成绩和根本优势。比如,辅导员要清楚地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一流大学和一流本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8]这更加明确辅导员工作的总体方向和根本遵循。再次,要精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律,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具有从事辅导员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把握学生思想变化状况,有针对性开展工作,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实效性。
辅导员要把提升素质作为长久发展之计。有人将辅导员素质概括为专业知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和事业品格素质。辅导员岗位是一种职业,但辅导员工作却是一项崇高的育人事业,是党的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专业、职业、事业是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个台阶,是提高辅导员素质的三种境界。而要提升辅导员的素质,必须立足事业的高度去掌控,这是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辅导员要具备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政治状况关系到队伍功能的发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成效,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概言之,就是政治要强,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用真正的信仰从事铸魂育人的事业。其次,辅导员要具备扎实深厚的业务素质。辅导员要不断更新完善作为业务素质主干内容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同时要学习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和人才学等方面知识,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适应新的形势,研究新的情况,胜任新的任务。再次,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工作能力。辅导员工作的对象是广大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辅导员的工作就是高校里的社会工作、教育中的群众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应具备从事这项社会群众工作的基本能力,包括调查研究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宣传动员能力、危机应对能力、网络运用能力等等。辅导员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工作部署,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不断开创高校学生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