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战略意义*

2020-03-15 15:58贺善侃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劳育受教育者劳动

贺善侃

(东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5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劳动教育,努力提高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劳动素质,对培育“时代新人”,奋力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诠释

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的实质在于人不断追求和创造自身价值的自觉的社会活动过程。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人是能通过劳动生产实践不断超越自身,并能通过劳动生产实践不断创建未来的特殊存在者。人能通过劳动生产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同时改造自身,不断创造出新的世界和新的“自我”,从而把人类社会不断向前推进。一部社会史无非就是人类不断追求自身目的的、有意识的、能动的劳动实践史。

社会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两者互为前提和条件:一方面,没有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离开了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也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人越发展,就会创造越多的社会物质文化财富,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促进人的发展。而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人的发展,都是由片面不断走向全面的过程,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合二而一的目标。

在马克思看来,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有两个:一个是生产力尺度,一个是人的发展尺度。与作为一种客观尺度的生产力尺度不同,人的发展尺度是一种综合的尺度,它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四个方面的关系之中,包括人利用、改造自然及维护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能力;社会的公正合理程度及社会对人的发展提供平等机会的程度;人与人之间在平等、互助、友好基础上的竞争发展程度;人的丰富个性的发展程度,等等。其核心内容是人的丰富个性的发展程度。生产力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综合,体现了马克思科学主义视野和人文主义关怀的有机融合。

在此,人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不可或缺的价值尺度,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不仅仅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财富的充分涌流,更为根本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人的发展学说的三个相辅相成的维度。

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发展而言的。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作过如下描述:“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27,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1] 125等等都获得了“现实性的实现”,人真正成了自己的主人,人的丰富个性得到全面实现[1] 126。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既包含着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都普遍地得到发展,即所有的人的才能和能力都得到协调的、全面的发展;也包含着每一个个体的人的丰富个性都普遍地得到发展。

人的自由发展是相对于不自由而言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2]。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看作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3]。自由发展是人的一种自主性的、自觉自愿发展的表现。

人的和谐发展是相对于单一的或某一方面畸形发展,即所谓“单面人”而言的。它强调人的各方面的相互协调发展,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个人与自身等各种关系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它不仅指每个人自身的物质和精神、感性与理性、现实和理想、创造与享受等的合理平衡,而且指每个人在自由地展现自己丰富个性、发挥自己多方面才能时,还要注意同他人、社会、自然界保持协调与和谐关系。

当然,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谐发展都只能是相对的,永远处于一个从全面、自由、和谐程度较低到全面、自由、和谐程度更高的过程之中,永无止境。

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谐发展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4]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4]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用人才”“时代新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要具备包括劳动素质在内的全面素质,能够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丰富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也很好地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本意。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提法与马克思所主张的“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谐发展”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无论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还是和谐发展,都离不开劳动。

其一,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的各种潜能和素质都获得了发展,显然包括德、智、体、美、劳以及个性、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它意味着人的生活的丰富性和人格的饱满、充实和完善,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发展、人的涵盖劳动生产实践在内的各种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等等。其二,在马克思那里,人的自由发展显然涵盖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的发展。其三,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每一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界的和谐关系的取得显然不能仅仅通过纯粹的观念活动,同时无疑需要经过人的劳动实践的过程,以人的劳动实践为基础。

因此,重视劳动、强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的原意。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劳动推动社会历史进步,是人作为人之最本质最显著的特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5]57“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5]58。马克思在此所说的“创造对象世界”“改造对象世界”的“实践”正是劳动实践。因此,人民创造历史,即人民群众的劳动生产实践劳动创造历史。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源泉。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强劳动教育,是回归人的本质之举。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理论,也是我们党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的根本遵循。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事业中得到越来越深切的关注。21世纪初,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6]这就十分明确地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社会主义合格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并纳入我们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

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所涵盖的深刻内涵,我们党的认识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经历了从毛泽东同志1957年提出的“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德智体美”四方面全面发展,再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教育体系的认识发展过程。“五育并举”的提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一脉相承,更是对社会主义教育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深刻内涵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阶段。

二、对“综合育人”内涵的新拓展

“五育并举”,就要把教育全面渗透于道德修养、科技知识、人文素养、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强健体魄、审美情趣、自觉劳动等诸方面。在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首次把“劳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五育并举”的重大战略意义。

“五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得益彰。要在“劳育”中渗透五育、落实五育;在“五育”中认识劳育、把握劳育、实现劳育。

一方面,“劳育”具有独特价值,是其他四育所不可替代的。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以塑造劳动观念、传递劳动知识、传授劳动技能、端正劳动态度和培养劳动习惯等作为主要内容,系统提升受教育者的劳动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注重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并将劳动教育视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和“提高社会生产”的一个途径。新时代是奋斗者即劳动者的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迫切需要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多方面教育功能。其一,价值观教育功能。劳动教育不仅具有传授知识技能的工具性价值,而且具有帮助受教育者理解劳动是一切财富和幸福的源泉,鼓励他们用创新性劳动去创造新生活的唯物史观意义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其二,社会观教育功能。劳动是一项社会活动。在劳动教育中,能拓展受教育者的社会视野,提升其服务社会的自觉。其三,时代观教育功能。不同时期劳动教育的理念、目标及内容具有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特性。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劳动教育,能帮助受教育者更有针对性地为时代赋予自身的使命而奋斗。新中国教育史上,我们党结合实践需要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行动指南。其四,审美观教育功能。劳动教育科学地揭示了美的根源在于劳动的真理性认识,并通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不断地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提升健康的审美旨趣、充实健康的审美体验,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另一方面,“劳育”又具有综合育人的功能。“劳育”中渗透着其他四育的功能,同时又能很好地拓展其他四育的内涵。

“劳育”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实效。

一是以劳树徳,即以劳育促德育。具体表现为:

其一,劳动教育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奋斗精神。《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保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7]从一定意义说,学生德行的养成、奋斗精神的培养始于劳动教育。引导受教育者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信念,激发受教育者在未来学习生活中努力奋进、自主追求与实现梦想的奋斗精神,这是劳育的重要目的之一。

其二,劳动教育能培养受教育者的诚信品质。劳动需要诚实,所以“诚实劳动”是劳动不可或缺的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诚实劳动”对国家发展、人民生活的意义时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7]“诚者,天之道也”。诚实劳动教育重在对受教育者“诚”的品质的培养,重在提升受教育者的使命感,从深层次上提高受教育者的劳动素质。

其三,劳动教育能培养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在劳动中领悟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劳动中学会承担社会义务与社会责任;从劳动中培养勤劳、吃苦、独立、担当等优良的个人品质;从而提升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与本领。

凡此种种,都是德育的应有之意。

二是以劳增智,即以劳育增智育。具体表现为:

其一,从“劳育”的特性看,劳动教育具有跨学科的特征,既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语文、艺术、思想品德等学科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也融合了社会、经济、法律、伦理、心理、环境等内容的教育视野。

其二,从“劳育”的功能看,劳动教育具有全面素质教育的优势。劳动教育强调动脑与动手、实践和体验相结合,劳动知识、技能、态度、方法与习惯的习得是以每个受教育者的个体经验和亲身实践为基础的。一切真知都源于直接经验。劳动实践正是获取直接经验,并以此开发智力的极好途径。它是任何其他学习途径所不能比拟的。

其三,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是“劳育”的最高价值。人类的创新能力开发,离不开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关乎未来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等多方面的质量与水平;关乎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型劳动者的培养;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性劳动教育势在必行,也任重道远。

至于“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同样在“劳育”中显而易见。

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美?用康德的话说,美感是一种自由的快感。[8]康德认为,当人们在直观美的事物并达到不计功利的境界时,就会享受到自由的愉快。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一个追求美感的过程。人在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形象化,逐渐达到自由即“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并在这样的活动中反观自己的本质力量,体会到人的自由发展的愉悦,亦即一种美的快感。这一过程绝对不能是纯粹的观念过程,而一定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即劳动实践过程。人的审美观念只能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培育起来。

总之,五育并举,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育人实效才能真正得到发挥。德育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有助于避免德育空泛化,丰富德育内涵;智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强化实践功能,达到知行统一,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劳动的技术含量,培养创造性劳动能力;体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有助于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公平竞争和团队合作精神;美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创造美的能力,让受教育者懂得劳动最美丽、劳动者最可爱、劳动成果最珍贵。

三、开创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格局

在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教育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即:一是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视为实现体脑结合、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念的有效途径;二是把劳动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的劳动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劳动者,“劳动光荣”“好逸恶劳可耻”“不劳动者不得食”等理念深入人心,中华民族勤劳奋斗的优良传统得以代代延续。

然而,随着社会变迁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传统劳动教育的基础条件和社会氛围渐渐发生了变化。近年来,一方面我国国民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传统的劳动教育却有所弱化、淡化。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德、智、体、美教育高度发展的同时,劳动教育却逐渐边缘化了。不能不说,劳动教育是当前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明显短板。

首先,在一部分青少年中存在“轻视劳动、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

新华社曾对国内外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劳动教育情况进行过一次调查,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劳动教育缺失问题,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具体表现在:一是我国中小学生劳动时间明显不足。据调查,国外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如美国为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而中国只有0.2小时;二是我国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时间、劳动能力“双赤字”情况突出。据调查,能够经常参加家务劳动的我国小学生不足三成,学生日均家务劳动时间不足10分钟。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基本没什么劳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书包都要妈妈收拾。”某县妇联对一所重点中学高一学生的调查显示:从没洗过衣服的占79%,不会或不敢使用电饭锅、液化气炉的占67%。[9]

其次,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偏差、落实乏力、引导形式化、管理碎片化等问题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劳育”现象严重;“劳动课”形同虚设。

多地教育部门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校的劳动教育“课本化、游戏化、表面化”现象突出。许多学校以学生安全为由,往往“以课代劳、以教代劳、以说代劳、以画代劳”;或者以不耽误学生学业为由,把原来应该安排学生值日劳动完成的学校走廊、卫生间、窗户等的清洁劳动改为由专门保洁人员负责,有的学校甚至花班费雇人打扫教室。学生担任值日生的劳动量大幅“缩水”。[9]

再次,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存在着的轻视劳动,尤其视体力劳动为“低贱”的社会氛围还在潜移默化地毒害着青少年的灵魂。不少家长视参加体力劳动为耻辱,以“现在不好好读书,长大就只能当一名体力劳动者”之类的错误观念引导孩子,在孩子心灵里从小就埋下蔑视劳动、蔑视普通劳动者的不良种子,从而误人子弟,贻害青少年的未来人生。

鉴于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化劳动教育迫在眉睫。一方面,要从顶层设计的高度确立劳动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应有地位;另一方面,要为劳动教育落实落小落细,明确具体而微的遵循与抓手。

笔者认为,强化新时代劳动教育,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营造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

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始终将勤勉劳作视为社稷之基和生活之本,崇尚“天道酬勤”“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等理念。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关推崇劳动思想的现代转化,有助于提升劳动教育的精神品位,使其更凸显劳动的人文价值和历史底蕴;有助于倡导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舆论环境;从而增强青少年对于劳动的情感认同、理性认知和实践自觉,鼓励他们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劳动奋斗之中。

其次,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实机制,推动劳动教育融入受教育者学习生活全过程。

要构建好大中小幼相互贯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衔接的劳动教育机制。遵循各学业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自身规律,循序渐进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劳动教育。还要构建校内外劳动教育的联动机制,推动校内外教育融合发展,组织开展家务劳动、志愿服务、就业创业、科技创新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全面激发青少年的劳动热情。

通过劳动教育落实机制,把劳动教育融入到受教育者学习生活全过程。尤其要抓好以下诸环节:一是以学校劳动教育为支点,撬动社会支撑作用,发挥家庭基础作用,构建好劳动教育的大课堂,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合作育人的劳动教育体系;二是以社会公益性劳动为要点,融合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劳动,结合创新创业活动,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内容体系,体现劳动教育的时代性、社会性;三是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带动社会、家庭投入,辅之以商业保险,健全劳动教育的保障机制。

再次,以劳动精神教育为核心,形成多元化劳动育人格局。

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劳动精神教育。劳动精神教育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即劳动思想教育、劳动道德教育和劳动素养教育。鉴于劳动精神与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不可分,劳动教育应形成劳动精神与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并驾齐驱的多元化劳动育人格局。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0]

何为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2015年,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劳模精神”凝练概括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并提出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11]。工匠精神是一种基于技能导向的职业精神,它源于劳动者对劳动对象品质的极致追求,它具有精益求精、专注执着、严谨慎独、创新创造、爱岗敬业以及情感浸透、自我融入的基本内涵,既表现了极致之美的品质追求,又体现了敬业之美的精神原色,更展现了创造之美的价值升华。

在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三者之中,劳模精神是劳动精神的升华,工匠精神是劳模精神当代品格的核心体现。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继承并发展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的劳动观念,树立并彰显了一种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新理念。劳动精神是贯穿于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一根红线。劳动育人应是涵盖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在内的完整的系统工程。

新时代更加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劳动无以为人,无创造无以成事,没奉献难成大器。因此,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并没有消失,反而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的作用愈显重要。要教育引导国民尤其是青年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实践,从中学会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人民;提高劳动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弘扬劳动精神;完善人格、造福人民。

猜你喜欢
劳育受教育者劳动
We reap what we sow校园农耕育英才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叶圣陶教育思想下的草编劳育对话教学创新实践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魔法农学院:立德涵育 建构劳育魔力
新时代大学生劳育培育路径探究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