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珠
(1.贵阳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2.四川大学 旅游学院,四川 成都 650065)
民族地区山地旅游是依托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地地区的自然风貌和民族风情发展的特色旅游项目。[1[这种“民族文化”+“山地环境”的旅游产品,无疑等于强强联合。在全世界范围内,民族+山地的旅游产品都是具有极高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发展民族地区山地旅游不仅能满足现代游客对原生态、原真性的旅游体验需求,还能同时改变贫困山区落后的经济现状,带动山区居民摆脱贫困、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环境。在国内外通过发展山地生态旅游,既实现了游客个性化的需求又保持了山地的原生态发展的代表性案例如法国东南部山区、印尼巴厘岛、墨西哥的坎昆、泰国的清迈清莱等,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成功经验。[2[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山险水奇,山地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有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然而却因为地理环境闭塞,经济及教育等发展都比较滞后。如何利用好这些保存完好的原生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发展山地旅游项目,促进这些民族地区的经济及旅游发展,使山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民族旅游资源有机融合,使之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亮点和增长极,是未来贵州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
贵州旅游发展得益于两个核心资源:一是天赋的山地自然奇观。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发育完整,境内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喀斯特地貌占全省总面积的61.9%,涵盖几种典型喀斯特地貌和岩性特征。全省范围内均匀地分布着数以千计的各种溶洞、瀑布、峰林、峡谷、湖泊。森林覆盖率高达39.93%,森林富氧离子含量较高,拥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以及独特的森林、洞穴、水域生态系统,使得贵州无愧于“山地公园省”的美称。二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贵州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8.83%,各民族在此世代杂居,相互融合,不同民族的建筑、风俗、语言、服饰、节庆祭祀、歌舞技艺等,数量众多,风格迥异,世代传承,多姿多彩,形成了“一山不同族,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的民族文化奇观。[3[
表1 贵州主要的山地旅游业态
(部分资料来源:周清.贵州凭什么发展山地旅游:风正时济无限风光在山间,贵州日报,2016-02-29(09))
1.从上至下对山地旅游资源的认识及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从政府的角度看,贵州省各地州市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层面开始增加城市内山体公园、山地运动设施的建设,市民及游客到公园进行山地户外运动已成为一种新时尚,而各旅游景区则结合自己的山地资源特点开发一系列山地户外活动,并建设配套的户外运动设施及标识,组织各级别的山地户外运动赛事等吸引国内外游客;从私营企业和协会的角度看,省内约有 50 多家探险协会、户外运动俱乐部、漂流公司等组织并策划了大量的山地体育运动,有徒步、登山、探洞、漂流、露营、攀岩、滑雪、定向越野、汽车自驾游、山地自行车运动、滑翔伞运动、溯溪等[4[;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在贵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等一些高校已经探索并逐步设立了山地户外体育运动专业及相关课程体系,建成了户外设施设备齐全的课程培训基地,建立了户外运动专业队伍,积极培养山地运动项目的专业运动员教练等。[5[
2.已形成了一批具有贵州民族和山地特色的运动品牌项目
如表一中列举的山地运动项目,其中紫云格凸河攀岩挑战赛、牂牁江滑翔伞邀请赛、马岭河峡谷国际皮划艇赛、黄果树中国喀斯特野外生存挑战赛等赛事已经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吸引了大量国际上知名的山地运动选手前来参加。而诸如龙宫“龙在故乡”舞龙舞狮大赛,以及赛龙舟、打陀螺、秋千、斗牛、斗鸡、斗鸟等众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也使贵州的山地运动项目别具地方、民族特色。晴隆“二十四道拐”汽车爬坡赛、麻江下司“激流回旋国际公开赛”等项目也是结合贵州山水特有的地形地貌特点打造的人无我有的特色旅游项目赛事。这些特色项目使得贵州作为全国代表性的举办户外山地运动国际赛事的省份之一,在世界上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并由国务院批准在贵州省举办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并成立国际山地旅游联盟。
1.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真性逐渐消失
环境的破坏一部分原因来自少数民族居民的本身生存问题。贵州山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落后,缺乏发展工业的条件,贵州山地相对贫瘠,发展农业也很受土地限制,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一直“靠山吃山”,依靠自然资源输出,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森林砍伐、土地板结、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使得世居的山地少数民族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恶化;另一部分原因来自不当的旅游发展,大兴土木,建筑豪华宾馆、商铺等破坏了原本淳朴和谐的民族村寨风貌。随着山地旅游游客的增多,不可降解的垃圾也在逐年增多,垃圾处理不当及卫生设施落后导致当地植被及自然生物链条被严重破坏,大量生物面临灭绝,水质污染严重。
与此同时,受到外来物质利益的驱使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生性也在逐渐丧失。许多少数民族正在不知不觉地抛弃他们的传统文化,如少数民族的日常服饰已逐渐转变为现代服饰,而传统服饰正渐渐被抛弃。淳朴的民风民俗也受到利益的驱动,变成了一种迎合游客需要的表演。单纯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抛弃了本民族文化,引入一些低级趣味或者非本民族传统的表演和工艺品等,丧失了民族文化的原真性。
2.意识落后,旅游方式传统单一
没有结合山地特色及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形成产业规模。如紫云格凸河的攀岩项目、关岭低空滑翔项目,在赛事期间有气氛,在平时就冷冷清清,为节日而节日,为表演而表演,未能吸引更多参与者,未能形成山地旅游运动的氛围,也造成了一部分旅游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贵州民族地区山地旅游的发展可以通过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地区、民族的发展模式,更新民族地区山地旅游的发展思维观念,以避免发展对脆弱的生态及人文环境造成破坏,开发出有品质、个性化的山地旅游产品。
法国南部山区与贵州的山地在旅游资源特点上有很多类似之处。法国南部山地旅游的特色在于:一类主要依托独特的山地田园旅游资源,打造轻奢乡村旅游线路,如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薰衣草庄园以优美独特的生态农业景观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游客;而西南部的波尔多红酒庄园则以葡萄农场和葡萄酒庄闻名。另一类以特色产业来作为旅游吸引物推动旅游发展。如“香水之都”格拉斯小镇就是通过香水产业吸引旅游者,带动旅游业发展。游客参观小镇中的香水博物馆及香水工厂,了解香水制作的历史和工艺流程后,再到当地的香味工坊中,在专业调香师的指导下调制出一款属于自己的香水作为纪念品。[6[又如法国的欧苏瓦(AUSSIOS)地区,将公众参与城堡修复作为旅游项目,使非专业游客也能充分参与到地区旅游建设中去。法国将特色工业项目、文化遗产修复作为旅游吸引物,将山地生态环境、乡村田园景观与传统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整体性优势与特色的旅游资源。
如泰国之所以在开发旅游的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民族生态资源 ,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将民族生态旅游划分为几个层次:一是部落村庄游。部落村庄与山地民族原始村落有很大不同 ,这些村落相对开放,接待的大众游客也比较多,让一般游客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较为便利地体验到山地民族文化,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未遭受破坏的原始部落。二是丛林生态游。以长途跋涉为基础 ,面向年轻、有冒险精神的游客。这种探险型旅游者更渴望看到原始、真实的山村部落,所以会自觉地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当地村寨原住民通过和游客进行良性互动会逐渐发现哪些手工艺品、文化传统、民俗更吸引旅游者,他们便会主动地去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在游客与原住民的互动中,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同时,这种丛林旅游既为当地部落村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又避免了过多外来利益者的介入,真正能够做到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提高部落居民的经济收入。[7[值得借鉴的还有印尼巴厘岛的旅游发展模式。在非沿海的乌布等地区根据山地特色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建筑等观光项目,另有适合徒步游客的火山徒步、溯溪瀑降等运动,很好地推广和开展了自行车骑行一日游、巴厘岛特色美食、蜡染、陶艺一日学习体验游等丰富的旅游项目,既让游客能充分地领略巴厘岛各方面的美与特色文化,又将游客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及文化冲击降到最低。
贵州在进行山地旅游开发时要注意坚持“合理布局、突出民风民俗、保护原生态,助力山区脱贫”的原则,开发时除了要突出山地旅游资源特色,保护原始生态环境的自然和谐之美,更要注意民族文化的脆弱性,注意维护山地少数民族居民的民族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利用影视植入、VR等新技术、新媒体,策划主题多元的网络营销活动。利用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的国际交流平台,提升专业化水平,把国际山地旅游作为贵州省对外宣传推广的一张名片,提升贵州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通过提升贵州山地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新兴业态,积极发展野外拓展、户外徒步、山地骑行等体育旅游活动,继续推动贵州山地运动的旅游赛事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国际低空跳伞、攀岩、溯溪等特色体育旅游品牌。
贵州山地中拥有并留存了大量独具特色的农业遗产、矿业遗产、工业遗产、商业遗产,这些遗产资源不仅拥有特殊的考古价值、文化价值、建筑价值和科研价值,还能转变属性“变废为宝”,成为旅游资源,吸引广大的研学旅行团队,如已开发建设的万山矿石地质公园、六盘水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等类型的创新型特色山地旅游项目,类似项目在贵州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在贵州山地旅游发展中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少数民族居民及普通游客,都有责任保护好民族地区山地的生态完整性。在游客中广泛倡导绿色环保的旅游理念,开发一些旅游者志愿参与项目,号召并组织当地居民、游客都参与到线路维护、遗产保护、垃圾清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公益活动中,通过公众参与,唤醒游客及当地居民对山地生态及民族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
借鉴东南亚地区分层次分级别分受众的旅游开发模式,用个人乡村体验旅游取代传统的大众观光旅游,使游客尽可能分散到贵州大大小小的民族村寨中,自己去感受自然与人文魅力,确保发展山地旅游的同时不会破坏和影响山地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习俗。同时,将多彩民族风情以更原生态更自然的方式展现在游客面前,出台相应的措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给予政策、经费等支持,培养少数民族技艺传承人,激发民族文化的内生活力。
贵州在山地运动品牌的打造上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国外的山地旅游产品开发,拓展一些适合贵州山地特点的旅游赛事。同时,可以发挥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优势,开发一些独具特色的山地民族运动赛事,既有独创性又原生态,能很好地吸引外来游客的关注和参与,同时还能唤醒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并传承这些竞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