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卫丰,杨建义
(1浙江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浙江 金华 321004;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00; 2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 350000)
高校思政工作要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殊场域,传统“单打独斗、各自为阵”的思政育人体系难以满足学生期望、家长期盼、社会关切。习近平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辅导员作为“大思政”格局中的骨干力量,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辅导员自身职业发展的共同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辅导员专业化建设。《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系统规划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路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工作队伍。《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提出“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目标,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步入“快速发展期”。《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辅导员选配原则,明确职级、职称“双线”晋升的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
《标准》《意见》和《规定》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提供了制度性保障,而专业化成长是一个渐进性、阶段性动态发展过程,制度只能为专业化成长提供一种可能性,专家型教师成长要历经“新手阶段、优秀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3],从初级成长为高级专家型辅导员,对于每个辅导员个体具有过程的偶然性而非必然性,专业化成长需实现“外”与“内”的融合,将可能性转为现实性。“外”的核心是制度安排和环境优化。“制度安排是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4]诚然,《规定》明晰了高校辅导员岗位职责、职业能力、发展方向,但在制度落地上仍有“堵点”,辅导员岗位的社会认同度不高、工作边界不够清晰、教师与管理干部双重身份的角色定位模糊、群体高流动性带来的队伍代际传承难等专业化发展困境。“内”指的是辅导员个体对“人生导师、知心朋友”的职业认同度和幸福感指数,是专业化成长的内动力。当前辅导员普遍存在对岗位认知不足、优秀辅导员流动性过快导致辅导员群体专业化成长的职业发展内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专业化建设需要建构“外”与“内”相融合的辅导员发展共同体,是“大思政”格局的重要基础。
职业发展定位是专业化建设的目标,更是优化辅导员岗位自我角色认同和社会认可度的重要路径。“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需要辅导员既要具备“四有好老师”的综合素养,同时要成为“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管理干部,辅导员“因其工作对象‘人’的特殊性,使其工作过程成为一项充满着未知因素的复杂、动态的实践性活动”,[5]辅导员在高校的人事层级结构中处于相对底层”[6]的状态,“双线”晋升的职业发展体系需要明晰双重身份的职业定位,整体建构双重身份融合统一的发展机制,打通专业化成长通道,促使辅导员成为“青年思想的引领者、青年成长的服务者和青年工作的研究者”,建构辅导员群体职业愿景和共同价值观,让辅导员职业成为受人尊重、有发展期盼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增强专业化成长发展的内动力。
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关键点在于从制度逻辑向专业逻辑的有效转化,让专业化成为辅导员个体和群体的成长自觉,系统性设计辅导员选拔、培养及发展路径是专业化建设的基础。首先,要把好“职前”关,按照辅导员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将辅导员职业技能按照初级、中级、高级等层次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有志于从事辅导员职业的在校学生可以考取初级资格证书,作为高校选拔辅导员岗位的重要参考依据,将专业化建设关口前移到学校培养端。其次,要抓好“在职”和“转岗”关,将辅导员纳入学校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规划之中,打破目前“转岗即离岗”“辅导员是个过渡岗位”的状态,树立“转岗仍可以继续从事学生工作”的理念,转岗辅导员可以按照自己原有研究专长,继续承担相应教学任务、学生“成长导师”“创业导师”、青年工作研究等,将“在职”“转岗”辅导员的思政工作经历、业绩与年度考核评优、职级晋升、职称评聘一体化建构,有效解决辅导员群体流动性大、“在职”辅导员理论与实践性知识普遍不足的队伍代际传承困境,从政策层面打通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的“堵点”,为专业化建设提供制度性保障。
辅导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引领者、服务者和研究者,两者是发展共同体,专业化建设的价值逻辑起点正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方面,专业化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要着眼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将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同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同向建构,紧扣青年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全面发展目标,融入专业化建设的理论、实践各项指标体系之中。另一方面,同向建构具有时空交互性,高校要将毕业生对母校专业、课程等育人效果评价作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指标体系,依托班主任、班级校友联络员做好信息收集、访谈、跟踪服务,构建“辅导员、在校学生、校友”之间的发展共同体,将学生职业发展状况、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评估作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反思、调整的重要参考,把校友资源有效转化为专业化建设的优质资源。
习近平指出,“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7]“会做”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支撑,“做在日常、做到个人”要有“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标准》指出,辅导员必须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明确辅导员九方面的职责。可见,辅导员专业化知识涵盖绝大部分的人文社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辅导员群体所学专业多元、职前培训系统性不足、入职后学习“零散式、碎片化”等存在结构性矛盾,专业化建设呈现不充分、不均衡的特点,大学生多元需求与辅导员所具备的理论和实践性知识储备不足的矛盾凸显。
破解专业化知识学习困境要处理好“全”与“专”的关系,建构理论和实践性知识学习共同体,为发展共同体筑牢辅导员个体和群体的专业知识基础。辅导员群体经常以“全科医生”来比喻职业特质,但“全科”并不等于“全能”,需要“既专又精”的医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的期望和需求是复杂、多元、动态变化的,“全”不是指辅导员“全能”,而是强调辅导员素质、能力的综合性、协同性和个体化服务特质,具备解决思政工作的共性问题、日常事务服务能力,成为思政工作的多面手。“专”强调辅导员个体与群体对思政工作的特殊问题处理、个性化需求满足、青年工作、学习、成长的规律性研究,让辅导员成长为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学习共同体是“个体积极参与、团队协作学习、专家全程指导、目标考核激励”的辅导员团队专业学习范式,蕴含“专业导师制”+“学习工作坊制”+“优秀辅导员研修制”三个层级,由党委学工部牵头制定规章制度,纳入高校教师干部培训体系,系统规划、整体推进专业化建设。从根本上说,学习共同体重在解决辅导员个体和群体的专业化知识基础上提升理论自信。
教育者需先受教育,辅导员是学生学习全周期的引领者、服务者,理论和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储备是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的基础,是学习共同体的硬核任务。第一,“专业导师”的核心作用在于引领辅导员专业化成长,以一对一、多对一的理论教学、研究指导、案例分析等,更为精准地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更为有效地促进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第二,要建设优质的“专业导师库”。高校要将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的“专业导师”选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学工部门要从导师人员选配、业务考核、动态调整、激励机制等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建立集教授、党政干部、企业家、思政理论课教师、优秀辅导员等专业导师库,每个“学习工作坊”可以配备若干导师,由学校统一聘任,原则上每四年一个聘期。专业导师根据职称职级、团队指导情况分为不同层级,给予相应的待遇。
核心层重点培育新入职、初级、中级辅导员的培养。第一,以需求导向科学设置“学习工作坊”。高校根据辅导员职业功能定位,以“大思政”体系现实所需设置相匹配的学习工作坊,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坊”“党团和班级建设工作坊”“学业指导工作坊”“网络与大数据应用工作坊”等。第二,以问题导向合理设计学习内容。按照“必修+专长”的模块精心设计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的学习内容。“必修模块”对应的是《标准》所明确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日常事务知识”,培养“会干”的能力。“专长模板”是某一领域的专业和实践知识,培育“精干”的水平。第三,以效果导向评估学习成效。新入职辅导员根据专业背景、个人的兴趣爱好,可以选择2-3个学习工作坊,一年内完成必修模块的学习,学习情况纳入辅导员年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年度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初级、中级辅导员作为学习工作坊的中坚力量,要强化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研究,就青年工作的某一领域持续开展研究。学习周期为四年,每一周期的学习结果作为职级晋升的重要参考。
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研究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题中之义,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级层重点培育专家型、研究型辅导员,主要采取专项进修学习、挂职锻炼、攻读博士等形式。第一,高质量打造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研修基地建设要突显辅导员群体工作特质,采用“线上、线下集中培训+实地参观学习+学习目标考核”的内容模块化、团队互助式的学习模式,凸显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要选派工作5年及以上的优秀辅导员参与进修学习,根据辅导员“学习工作坊”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选择培训模块,增强培训效果。第二,高品质建构辅导员校外学习平台。“大思政”格局需要辅导员具备更为开放的视野,高校要有计划安排优秀辅导员通过校校、校企、校地挂职锻炼、交流学习,在互相学习中拓展视野、加强互动、共同发展。第三,高层次培养优秀辅导员。高校按照工作需要和优秀辅导员成长特点,有计划选派优秀辅导员参与国家示范培训、海内外访学研修、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专项计划,系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培养研究型、专家型辅导员。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8]394人是现实的人,不是抽象、虚幻的,专业化建设应着眼学生主体期盼和需要,因为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9]37辅导员只有成为“育人育心”的专家,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高校思政工作要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育人体系。显然,十大育人体系与“三全”育人是辩证统一的,是“三全”育人的实践载体,需要从体制机制、资源要素一体化建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思政”育人共同体,促使辅导员在“团队协同作战、分层分类服务”中实现“经验型”向“专家型”的专业化服务转变,更好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
育人共同体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之间的联动协同,在多元协同中破解传统“条块分割、各管一块、负责一批”的辅导员工作模式,实现“一对多”单打独斗向“多对多”团队协同的模式转变。“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性是辅导员岗位的最大特点。育人共同体是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有效性的实践检验载体,辅导员通过学习共同体获得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通过育人共同体实现“知”与“行”的统一。育人共同体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知”转化为“行”的实践载体,在“行”的过程中检验“知”的效果,以“行”的实践得失、服务成效弥补“知”的不足,在“知”与“行”的融合过程中实现专业化成长。
高校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大熔炉,既要遵循立德树人的培养规律,也需建构涵盖高校领导层、管理层、教师、辅导员、教辅人员、后勤人员的“全员”参与、权责明确、责任共担的育人共同体。第一,要优化辅导员校院双重管理体制。“大思政”格局下辅导员群体是育人共同体,高校要将全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整体打通使用,强化辅导员个体与群体、其他工作队伍之间的协同互动,以学习工作坊为基础打造与十大育人体系相匹配的专业服务团队,以问题为导向增强服务的精准度,发挥辅导员群体育人效能。第二,要转变辅导员工作模式。“大思政”格局中传统辅导员的工作模式、流程已然与现实需求不适切。学生、辅导员、各类专业服务团队共同构成育人共同体的实践主体,辅导员是联结学生与专业服务团队的桥梁,在服务学生共性需求基础上,通过各类专业服务团队更好满足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发展等个性化需要,以效果导向增强服务的针对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三,要改变辅导员工作评价机制。要坚持过程与结果、分层与分类相结合,按照初级、中级、高级所对应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以及所服务的学生群体年级特征有针对性的给予评价。要注重工作实效,将参与学习工作坊的情况纳入考核体系,重点将所服务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等增值量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
“大思政”格局是面向学生学习全周期的服务,学生主体需求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需要建构覆盖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引领、服务、研究的育人共同体。第一,要打造“全过程”专业服务团队。青年学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成长烦恼、思想困惑,高校要建构集招生咨询、日常管理、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创业指导、困难帮扶、心理咨询、大数据管理、就业指导等专业服务团队,盘活职能部门、思政干部、专业教师、后勤员工的资源,把学习工作坊与专业服务团队同步建构,向全体学生提供线上线下学习全周期的专业服务。第二,要打造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活动群。育人共同体需要一、二、三课堂融通,构建“部门联动、学院主体、师生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体系,让更多专业教师参与活动的组织策划,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品质。辅导员通过引导青年学生参与主题报告、读书会、演讲赛、辩论赛、微电影、创新竞赛、社会实践等,主动应对非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生群体的渗透干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大思政”格局需要建构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线上与线下“全方位”融合的育人共同体。第一,建构产学研用育人共同体。立德树人需要整合校内校外资源,积极争取政府部门、企业、社区、农村的支持,建设专业实习实践、劳动教育基地,聘请企业家、杰出校友、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军队的专家学者等作为学生的实践导师、成长导师、校外辅导员。第二,要建构家校育人互动机制。家庭是青年学生成长的重要依托,父母是育人共同体的重要力量,辅导员作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重要沟通纽带,通过建立微信、QQ等家校联动交流平台,即时发布有关专业学习进度、就业创业政策等信息,让家长和班主任、辅导员同向服务学生成长全过程。此外,辅导员要建立特殊学生的“家长一对一”沟通机制,合力帮助学生度过成长的特殊关口。第三,要打造网络服务云平台。习近平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面对青年学生“网络原住民”的群体特质,高校要打造集在线答疑、教学资源、网络课程等集成式网络服务云平台,优化办事服务流程,提高辅导员日常事务管理服务效率,有效缓解因长期忙于日常琐事而带来的职业倦怠感。辅导员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善于运用“微言微语”及“网言网语”为学生提供“微服务”,主动占领网络育人阵地,增强思政育人亲和力。
高校思政工作承担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培育的重任,辅导员作为思政工作骨干力量,专业化建设要嵌入“大思政”格局整体设计,从建构发展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和育人共同体过程中,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价值层、知识层和实践层的一体化建构,解决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的发展自信、理论自信和实践自信,建构一个相互关联、彼此支撑、高效运转的辅导员专业发展共同体,对于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成长、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