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天鹏
摘 要: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是所有教师都需要研究的问题。作为一名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师,要充分了解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当中需要对学生探究思维更加重视,通过多元教学的方式来推动物理教学的开展。而物理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是一种效果较突出的实验方式,教师需要对这种方式足够重视。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探究性实验这种方式进行有效应用,从而对学生物理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探究能力有效提升。在实际物理教学时,能够将探究性实验方式应用到物理教学之中。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对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安排进行合理地把握和安排,从而可以充分地显示出物理知识本身严密的逻辑性。
1、融合物理探究性实验,优化教学设计
在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是教师能够对探究性实验过程中所包含的知识和规律进行熟练掌握和了解,从而可以引导学生在探究性学习当中充分地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和规律,从而对物理知识的表现形式做出正确的设计和完成,从而帮助学生更加自主探究、发现相关物理知识。对于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师而言,将探究性实践应用其中,需要适当地创设物理问题的情境,进而为学生展示出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具体的需求。
比如,在学习初中物理课程“平面镜成像”相关内容学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物理知识中包含的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和辅助学生,指导他们设计出实验当中所必须的设备、物品,充分考虑清楚容易改变、不容易改变条件,并且可以引导他们如何适当地改变条件,对所要观察的现象正确地把握,并且可以记录好测量的数据,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中的问题,通过自主实验来得出最终的结论。在探究关于平面镜成像当中,教师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结余教师指导,来完成更加合理、完善的实验方案,进而开展正确的探究性实验。
2、融合物理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对学生兴趣有效提升,教师需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应用趣味性高的教学方式。在初中生最开始接触物理课程时,可能会不适应,出现相应问题、困难,特别对于现阶段新课改背景,初中阶段的物理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定律并没有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探究性实验也需要适当地把握。在设计探究性实验时,不仅需要针对探究的物理问题、物理教学情境以及其中的一些有效环节进行充分考虑,还需要重视学生的接收能力、掌握能力,能够充分掌握探究性试验的开放程度,从而可以保证探究性实验具有合适的伸缩性,尽可能地做到收放自如。
比如,学生在学习八年级当中关于“浮力的大小”的时候,在实验当中可能会涉及到很大一部分的物理基础知识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对实验的伸缩性进行充分地考虑,教师可以适当放开自己的手脚,让学生自主探究液体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会和什么因素有关联。对此教师可以找一个合适的饮料瓶去引导学生去开展实验,通过对于实验的自我感悟,从而进一步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可以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用手按住饮料瓶的一端竖直向下压,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在空瓶未完全进入水时,压力的大小会随着饮料瓶颈模式中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升高,然而,如果空瓶在完全浸入到水中再不断增加深度之后,所施加的压力就不会造成任何变化。因此深度不是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融合物理探究性实验,把握教学安排
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方式,将探究性试验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之中,是教学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教师需要对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安排更加合理地把握和控制,从而可以保证其本身所具有的严密和极限,这样可以保证探究性实验与物理教学可以提升融合的有效性,从而充分发挥探究性试验教学方式的作用。
例如,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在上物理课之前,提出一些实验当中的问题以及学生自己所做出的猜想,而整个物理课堂的主要阶段都是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实验最终的结果,能够将主要的物理知识以及相关规律、实验结果合理地融合起來,从而可以充分展现出物理课堂当中探究性实验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总而言之,物理学科本身就是一种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而初中阶段又是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的一个阶段,如果教师每天只对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必然会感到物理的枯燥乏味,进而就会对学习会失去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效激发,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效培养,引导学生更加直观了解、掌握相关物理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适当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实验,并且可以借助教师当中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展示更多的实验过程,进而可以保证教学效果得到有效地改善。
参考文献:
[1]许强.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速读(下旬),2020,(3):155.
[2]姚玉舒.浅谈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中学,2019,(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