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萍
摘 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学生,以预防、促进和发展为主的心理教育。是以提高中小学生心理技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心理潜能和心理价值,促进个性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小学生从小的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对策略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心理辅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质量。目前我们很多中小学,虽然也开办了各种形式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但是其辅导和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教师往往很难学习到可借鉴的教学经验。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中小学的心理辅导教师往往只具备理论教学知识,在实际开展心理健康问题辅导时,也就不能给学生提出实质性的帮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得不到明显体现。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严重:部分学校的管理者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以实际行动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环境。首先,在任职教师的安排上,多由兼职教师担任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例如班主任、思想政治教师、校医等。这些教职工虽然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知识。其次,形式化严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贯彻落实。部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纯粹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大搞“面子工程”。
3.家庭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中小學生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孩子在家里娇生惯养,不愿意与人交流造成性格孤僻,有的学生甚至拒绝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集体性活动。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很容易造成小孩性格内向,不善言语,远离人群,社交能力低下。而大部分家长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搞不清楚重点,很多家长错误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只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的挽救的一种措施,是可有可无的,导致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成了一句空空的口号。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对策略建议
1.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小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的初级水平,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只有了解和掌握小学生的心理境遇,及时通过其生活的圈子以及周围的亲朋好友进行了解,尽量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其建立起超越师生的朋友情谊,加强深入的交流,才能有针对性地把握学生的心理诉求,加强心理教育的时效性。
2.树立平等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有上下等级的模式,其在保障教育教学秩序和提高知识传授效率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当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时,则不利于对小学生心理的剖析和引导,往往起不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须要树立平等观念,通过友善和蔼的动作和表情,拉近彼此距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
3.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心理辅导。例如在正式进入课堂知识学习之前,采用分组的形式,分别用不同的情景假设,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探讨的问题既涉及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又事关班上部分同学在近期所遇到的心理问题,这样便充分地将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完美融合在一起,有益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4.充实和完善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现实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只是被动地等待学校分配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只有学校分配了任务,才会开展所谓的心理健康辅导。因此,必须打破这些固守的传统的观念,真正把握和改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从根本上充实和完善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储存。
5.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例如加强趣味性课堂教学的比重,可以利用绘画作品、实物模型、青少年题材影片等穿插到课堂中去,激发学生对绘画和影片观后感的踊跃探讨,进而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到如何对待身边的人和如何处理身边的事。班主任还要对有新的不良心理倾向的学生进行持续的关注,在交流谈话中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制定相关的引导措施。
6.开展集体活动,提高学生认知水平。集体活动在小学课外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部分,不管是在知识教学方面,还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具有极强的实用性。选取当前环境下在社会中引起广泛影响的话题作为集体心理健康活动的讨论课题,营造出一种积极健康的品格形象。
当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也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相信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不久的将来会更加完善进步。
参考文献:
[1]肖欣艳,刘启刚.浅谈新时期环境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教育论坛.
[2]张宝军,李雪玉.包头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昆区33所小学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本文系甘肃省酒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班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探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JQ[2019]GHB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