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
摘 要: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促使精神文明建设越发深入人心,而艺术教育在现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门类之一,其科学有效的教学开展,是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并发现与创造美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教育阶段具有相当大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教学里面的广泛普及下,教师不能一味的固守传统,而应该创新自身教学方式方法,优化教学观念,以科学有序的教学活动设计,以促使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果获得切实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人们对于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也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新时代发展的变化家,众多的教师都在寻求科学有序的教学方式,以迎合课程改革潮流。在基础美术教学中,如何让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应用更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促进学生美术的切实有效学习,通过科学教学手段的实施,提高教师美术教学效益,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课题。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心得与体会,对构建小学美术高效教学课堂的有效方式,开展详细而具体的探讨。
一、创设趣味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作为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之一,也是新课改下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创设趣味的学习情境,学生产生入情入境之感,一方面是可以有效的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種感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
例如在教学别致的花瓶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于课程内容获得一个深切去全面的了解,教师可以创设趣味的生活情境。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生活中见过哪些造型别致的花瓶,或是让学生在课下自主拍摄多样的花瓶类型,然后将其带入到课堂中与其他的同学进行分享。以丰富的花瓶类型观看,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花瓶造型是哪一个?而面对不同的花瓶种类,其外形特征以及装饰纹样又有着怎样的区别?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自主探究,来让学生切实的参与到课程活动中。最后让学生用笔画来画出自己喜欢的花瓶造型和纹饰,然后进行小组之间的比拼抗疫,看哪位同学的作品最还原。通过这一趣味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可以现实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实现学生学习主体的体现。
二、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众多学校已经逐步构建完善智慧化网络课堂,小学美术课程自然也不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注重与时俱进,学会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的辅助,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原本书面性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动态的形式,来为学生进行展示。通过为学生播放在课下搜集到的丰富教学资源,以此来扩展学生的美术知识视野,使得学生的美术学习可以获得进一步提高。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园林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为深切的感受园林之美,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准备活动中,搜集多样的园林样式,以及景观布置制作成课件的方式,带入到课堂为学生进行展示播放,让学生通过自身直观的观察,来切实的感受美丽园林中景色的错落有致,以此来有效丰富学生对于园林的认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自制园林分解视频,让学生通过一步步的分解,感受建筑者在进行园林设计时的心思。或者是向学生播放苏州园林的美丽景观,以及相关的旅游推荐短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这一方式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更为全面直观的认识园林艺术,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感悟。
三、科学设置教学问题
问题设计对于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发展学生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应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结合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提出相应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喜悦感和成就感,通过这一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而且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开动脑筋,促进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绿色呼唤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将课程教学案例,代入到教室中具体的两个盆栽中,让学生观察不同盆栽的结构颜色,叶子有哪些不同?学生经过细致的观察,大致对绘画中需要的颜色获得一定了解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练笔。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思考,像是绿色有没有深浅的变化,红色有没有深浅的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得出问题的答案。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建设关乎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广大小学美术教师应注重积极深入研究,优化自身教学观念,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寻求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并进行实践运用,以此来促进当前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效果获得切实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桑爽.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构建高效小学美术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2016(04):158.
[2]翟秀宏.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美术教育研究,2015(20):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