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美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2020 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愈加多元,健康生活已成为人们的内在需求。当前,人民群众对食育的需求不断增强,但食育素养程度层次不齐。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文明健康的重要性。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使命,食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健康生活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生命价值观念等,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因此,推进高职食育教育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也是高职教育的内在需求。日本食育教育体系完备,效果突出。为此,本文系统梳理日本食育经验,并结合我国高职食育教育实际,探索提升高职食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根据《食育基本法》,日本规定食育是人生存的根本,是智育、德育、体育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中占据中心位置。食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丰富儿童的内心,培养健全的人格,掌握生存能力[2]。日本食育的内容包括科学的饮食习惯、食品常识、营养与健康知识、烹饪常识、环保意识、艺术想象力培养、惜食教育、传播食文化等[3]。
1.2.1 学校食育教育主体——配置营养教谕
自2005年起,为促进食育的科学推进,日本开始大力培养食育人才,并鼓励学校现有的营养师向营养教谕转变,将校内营养教谕定位为教师。营养教谕是推进学校食育工作的主角,其职责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对偏食、节食、肥胖、食物过敏等学生的个别指导;二是在年级活动、教学活动和学校行事等时间与年级主任、相关课程教师等协同进行食育活动的集体指导;三是指导和协调学校、家庭和地区的食育活动。此外,营养教谕还负责学校配餐的营养、卫生、检验和物资管理等工作[4]。
1.2.2 食育纳入学校课程内容
食育被纳入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新学习指导要领》,并在知识、技能、思考、判断、表现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性等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设定了具体目标。学校食育应以营养教谕为中心,全体教师参与,主张在所有课程、全时段渗透食育。在具体实施中,学校以午饭配餐时间为中心,结合家庭科和保健体育科等进行生活指导,同时与年级活动、各科教学、综合学习时间等教育活动进行相互配合共同推进食育。其中,家庭科课程是食育必修课程,涵盖小学、初中到高中3个阶段。食育类课程突出体验式教学,如进行栽培体验、烹饪体验等[5],深得学生喜爱。
1.2.3 传承传统饮食文化
在学校食育开展中,日本注重本土饮食习惯及文化的传承。日本学校利用学校配餐传承饮食文化,采用当地食材,做乡土料理、节日料理等,搭配异国风味。在传统食文化的宣传中,学校注重让青少年了解掌握传统饮食风俗礼仪、文化美学精神、制作工艺等。在饮食活动中,学校突出文化育人,帮助青少年掌握知识,培养青少年对国家民族的爱[6]。
1.2.4 学校、家庭、地区多方联动共同推进食育
日本学校注重与家庭、地区合作,开展教育活动。各方及时沟通、合作保证儿童、青少年营养均衡发展。其运行模式主要是:学校指导学生在校内学习食育知识和技能,在校外则注重与家庭和地区合作,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的体育和健康活动实践,为其终身健康、安全和多彩活动生活打下基础[7]。
1.2.5 注重学段间相互衔接
日本食育是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全过程贯穿。“婴幼儿阶段”食育教育的重点是积累有关食育的生活体验,感受食物的魅力,享受吃饭所带来的快乐。“少年儿童”是日本推进食育的重点对象,日本初等和中等教育有关食育的内容根据《新学习指导纲要》在教育目标、内容、课程等方面相互衔接、逐步深化[8]。大学阶段的食育教育在以往习得的食育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侧重食育实践体验,传承饮食文化,增强大学生对健康饮食生活意义的认知,提高信息识别能力,培养自律精神,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以后独立生活打好基础。
可见,在日本学校教育中食育被置于重要位置,食育是智育、德育、体育的基础,通过食育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思考、判断、表现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性等核心素养。
我国最早的“食育”观念源自于日本。2006年,李里特引入日本的食育理念,将食育定义为是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教育[1]。2010年,北京、哈尔滨、青岛、上海、浙江等地中小学校开展食育进课堂的教育试点。当前,高校在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强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未明确“食育”位置。因此,我国学校食育仍处在起步阶段。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食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食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一方面,学校对食育重视程度不足。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体育健康教育,没有专门部门和计划对学生实施食育教育;学校对饮食教育的宣传力度小,很少组织开展针对学生的饮食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对食育教育的经费和设备投入少,由于食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经费的扶持很难顺利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对食育不够重视。学生在饮食方面知识少,对食育的认知存在偏差;大部分学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自身学习成绩非常重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试分数上,对饮食健康关注较少。
2)食育课程体系不健全。一是食育课程内容覆盖面小,有些高职院校只是在网络教育平台上开设了食育方面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食育课程类别少,课程内容涉及食育的知识覆盖面窄;二是食育课程实施对象覆盖面小,难以满足学生食育教育需求,学校的饮食教育对象没有覆盖全体学生,只是设有一些通识类选修课程,由于名额限制,只有部分学生能选到课;三是课程实施效果不佳,多数学生只是为取得相应的选修课学分,在作业和考核方面敷衍了事,同时一些教师缺乏专业的知识,上课时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内容枯燥,也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
3)食育师资力量薄弱,缺乏食育方面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从事饮食教育工作者的数量少,多数学校没有专业的营养师,要保证饮食教育的顺利开展,就必须配足数量充足的饮食教育教师。实际情况是食育类课程由非专业的教师代上,而这些非专业教师不具备相应的饮食教育知识和能力,所以教授的课程在深度和广度上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9]。
除存在上述问题外,高职院校的食育教育还存在高职学生在校时间比较短、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等问题,通过食育培养其良好饮食习惯的任务尤为紧迫。
食育教育内含丰富的育人元素,通过食育提高学生的健康生活知识和技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生命价值观念等,提高其组织协调、社会适应等能力。推进食育教育在高职院校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我国应借鉴日本食育教育经验,立足高职教育实际,探索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食育模式。
日本学校为推进食育教育,事先制定周密的食育指导计划,我国高职院要开展食育教育工作也应制定食育教育标准。首先,高职院校要分析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食育的现状,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培养具有专业营养师资格的教师,为食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师资保障。其次,高职院校根据育人的总体目标,设定食育的总体目标,将食育纳入学生层面诊改,将食育素养纳入学生成长的具体标准要求,设定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社会性和身心健康等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的目标。最后,高职院校根据食育目标,形成食育指导总体计划以及各学年的年度指导计划等。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高职院校食育教育的关键。为此,我国高职院校在设置食育课程时可遵循以下步骤:第1步,将学校食育目标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制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第2步,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食育课程,确定食育课程的名称、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等)、课程开设的顺序和所在学期等,整合食育与各学科内容的关联,扩大食育实施覆盖范围;第3步,制定食育课程标准,确定食育课程的目标,并提出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与课程评价的建议、要求等。
我国古代就有很多食育思想,如“医食同源”“适口者珍”的思想,了解并继承我国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我们国家的真实文化和民族性格,有利于真正开放自己[10]。日本重视传统饮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注重国际交流并成功将日本饮食文化推向了世界。高职院校食育应充分挖掘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内容,丰富食育教育内容,传承优秀饮食文化。一是突出课堂主渠道作用,将传统饮食文化内容融入食育课程及专业课程之中,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二是开展传统饮食文化系列专题实践活动,依托新媒体平台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利用食堂加大传统饮食文化的宣传,推出当地特色菜品和传统节日菜品等,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三是突出文化的传承和服务效能,与企业和相关机构合作建立传统饮食文化实践活动基地,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家庭是学生食育教育的起点,也是食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应保持与家庭的双向沟通,了解学生在家里的饮食生活情况和家长在这方面的期待和要求;同时也应及时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期间有关食育的学习内容、食育目标等,让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食育活动。学校还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当地的相关企业、政府机构等开展合作,开展讲座、见学等体验活动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有机合作的整体,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