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参与网络舆情管理的优化路径

2020-03-13 11:48钱宏伟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舆情干部

钱宏伟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高校网络舆情指高校学生以网络为载体,对各种校园、社会事务持有的、具有个人倾向性的态度、情感、意愿等的综合体。[1]它具有即时性、互动性、自由性、多元性、群体盲目性以及环境复杂性等特征,对高校思想教育影响深远。[2]如何依托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队伍优化网络舆情管理制度已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网络建设、网络育人及网络舆情管理非常重视,习总书记指出要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社会工作用网、治网水平,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氛围,使互联网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3]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20年4月28日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其中主流依然是学生,占比达到26.9%。[4]在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对互联网的应用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为此笔者面向唐山3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抽样学生群体涉及到了大一至大三不同年级多个专业的学生。通过问卷星平台共计发布了3 50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3 370份问卷,回收率约为96.3%,其中3 248份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8%。

1 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

伴随着新时代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终端社交媒体的多样化,信息即时性传播、高效快速、阅览量大,对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发展赋予了一些新的时代特点。

1.1 舆情渠道存在多元化、非官方化和隐匿化现象

移动互联网自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广大学生获取舆情信息的传统形式,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微博、QQ、直播平台、移动新闻客户端等成为了舆情的源头和主渠道。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学生获取或发布舆情的主要渠道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微信,占75.85%;抖音及快手直播平台占71.05%,QQ占69.51%,微博占59.43%;主流的新闻媒体平台仅占31.68%。被高频使用的软件的共同特点是具有非官方性,同时具有强大的用户自我信息发布功能;注册门槛低,便于隐匿真实身份;信息量繁多且更新快,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广;符合当下人们碎片化阅读的需求,能快速地吸引高职院校学生的关注。

1.2 舆情关注内容存在多元化现象

通过受访情况来看,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性很强,已经成为了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看,学生对舆情的关注点呈现出了多元化现象但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主要集中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社会热点事件、国内外重大事件、与自己学业及兴趣爱好相关的校园内的舆情信息、娱乐新闻舆情信息”等类型中。

调查显示,关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学生占76.21%,比如对本次疫情的广泛关注排在了所有受访者首位,以及从疫情初期到后续国内外应对疫情措施的鲜明对比,使学生们通过舆情共同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课。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学生占69.11%,中美贸易战、美国打压华为事件、中印边境摩擦均是学生关注的热点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关注“与自己学业及兴趣爱好相关的校园内舆情信息”的学生占62.17%,在疫情缓解后学校发布的相关返校措施、疫情期间考试形式、专接本考试事项安排、寝室管理、食堂饮食安全等都是学生关注的热点且极易形成网络舆情的爆发点。比如发生在2020年6月的西安中北大学学生考试作弊跳楼事件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关注“娱乐新闻舆情信息”的学生占43.76%,对娱乐新闻的关注热度依然持续,对于00后的学生来说追求时尚、讨论明星琐事是寻找共同话题的一种方式,通过放松式的交流更容易使青年学生形成带有自我属性的网络文化。

1.3 面对舆情学生具有单纯与情绪化的表现

00后的学生群体具有个性强、自我意识浓、勇于尝试、社会经验少等特征,对事物的分析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事物表象误导;在自己关注的事件上习惯发表自己的意见,当网络中的观点与自己的意见不同时,容易在情绪冲动的情况下发表一些过激的观点或是过激的言辞。据调查,当问到“网络舆情对您产生的主要影响有哪些?”(多选题)时,76.58%的学生选择了“对社会问题认知理解”、59.8%的学生选择了“价值观和人生观”、57.3%的学生选择了“原有的知识结构”。

00后的学生是善于表达且容易情绪化表达观点的一个群体,如果这种情绪被有心人误导和利用,就会引导学生做出不当的举动。比如疫情期间的“方方日记”事件,在短时间里混淆了学生的认知,产生了较大的情绪波动,有些学生在初期发表了一些过激言论。在官方及时矫正后,学生对武汉抗击疫情有了全面客观的认识,也看清了此次网络舆情事件的本质。

2 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管理中显现的问题

2.1 网络舆情管理意识不清晰,缺少明确的管理机构

部分高职院校把网络舆情工作当做应急事务,并没有将其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常规工作,对网络舆情管理意识不清晰,缺乏足够的重视。在管理机构设置方面也存在模糊处理的情况,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由多部门共同承担,通常是由校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大数据网络中心、保卫处等多个部门共同管理。这进而造成了主次不清、职责不明的工作状态,也容易导致在处理舆情事件过程中出现应对措施滞后现象,日常监管缺乏力度。

2.2 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合理的引导方式

总体来看,目前高职院校也在进一步的重视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但相关的工作机制、制度规范不够健全;制定了一些应急处理预案,但相对比较固化,缺乏针对性,在技巧和方法上不够灵活,可操作性明显不足。

网络舆情传播载体呈现出了多样化趋势,更方便了网络环境下大量转发,这同时也增加了网络舆情管理难度,在面对形式多样的网络舆情时,学校应对措施往往是被动且生硬的封号、删帖等冷处理方式,缺乏主动且合理的互动性、引导性化解舆情热点的有效方式。

2.3 网络舆情管理队伍不够稳定,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缺少明确的管理结构,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存在着不够稳定的问题。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往往是多部门的人员兼职,存在人员流动现象,尤其是参与一线关注学生舆情动态的辅导员流动频繁、不够稳定。同时舆情管理又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管理工作,需要管理人员既具备管理能力又要具备信息分析能力,进而能做到提前预警,及早干预,合理引导。

3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参与网络舆情管理的优化路径

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不仅在学习上能起到引领作用,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也是表现突出的群体,在学生中更能起到榜样引领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和舆情管理中是老师的有力臂膀,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3.1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突出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在舆情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培养一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政治上可靠且诚实守信的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队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舆情管理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5]调查显示,网络舆情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较大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在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网络观的过程中主动地加以引导,依托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广泛开展专题讲座、主题活动、影视展播、网上讨论等多种形式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网络观。

在舆情管理队伍的构建过程中,要重点以辅导员为核心,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队伍为主要力量,充分发挥朋辈的榜样引领作用。同时,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优秀成员,能够及时收集学生的舆情动向,在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流程中能第一时间反馈预警,便于舆情管理部门及时干预引导。

3.2 培养舆论领袖,优化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做好新时代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舆情工作,必须依据网络舆情事件发展的特点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应该包括:网络舆情的收集与报送机制、舆情信息的分析预判机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机制、网络舆情的干预引导机制等5个方面。[6]

在网络舆情管理机制设计过程中,将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引入进一步优化舆情管理机制。高职院校可以挑选部分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将其培养成学生群体中的舆论领袖。在舆情事件发生时舆论领袖既能第一时间向校方预警又能发挥较强的影响力,对舆论的引导和干预效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在关键时刻降低舆情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3.3 搭建网络平台,发挥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的榜样引领作用

一是由大数据网络管理中心和团委结合校园文化打造具有新时代特点和本校特色的学校网站,同时利用微信、QQ、微博、今日校园、易班、抖音等平台打造新媒体渠道,使其能在校园管理的全过程里给全体师生带来便捷,进而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

二是通过新媒体渠道营造师生交流的平台。高职院校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辨识网络信息的能力,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道德责任意识,提高网络素质;使其在诸多的交流平台中担任管理的角色,引领学生合理利用交流平台的利益诉求,也有助于校方根据不同学生的诉求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改进。畅通的诉求渠道,正确的表达诉求方式,既能发挥学生干部的榜样引领作用,提高全体学生的网络素质,还有助于学校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又能有效地将不稳定舆情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极大地降低了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

三是高职院校以培训合格的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为种子,开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好学生社团的作用,以学生干部及学生党员队伍为引领广泛开展清朗网络主题活动,为提升学生网络素质和道德素养,增强网络安全意识营造优良的校园环境。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舆情干部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舆情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高职学生党员职业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