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师生情感的共鸣

2020-03-13 20:29陈雪
人物画报 2020年30期
关键词:情感共鸣措施

陈雪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许多科目的教学方法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现阶段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效率是不可缺少的。在此过程中也孵化出了许多有效的教育方法,例如情感教育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學质量,促使课堂教学得以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围绕激发师生情感共鸣的措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师生;情感共鸣;措施

如今受教育业开展的教学改革影响,单纯的讲解课本知识与应试教育的教育方法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而此时情感教育顺势而生,教师应当利用这次机会多进行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情感教育是完善教学系统的关键步骤,可以给予学生高效、投入的教育环境,真正给予教学课堂的问题,令师生情感沟通更加紧密,令学生在求知欲的引导下,主动加入课堂中,小学师生一起努力打造高效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但是就目前的教育情况而言,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讲课的时候缺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以至于学生们当前的学习压力过大,对学习逐渐的产生厌烦感。

一、探寻知识的内在情感

在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不但是有效的教育方法,高效达成教学目的,而且有助于小学生们提升自己思想道德素质与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应积极探索作为情感载体的教学课本,从课本中寻找最佳的情感立足点,从而达到不但可以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也可以使学生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从理论知识中提取真情实感并引起学生的情感,保证情感教育的真实、有效,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一定的情感素养,从而有效的达到师生情感共鸣[1]。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语文《黄山奇石》这一课时,可以深入分着课文中描写黄山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黄山的赞美,体会所写景物背后所代表的真实情感,同时适当的为学生们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借助文章进行一定的情感延伸,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师生情感共鸣,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与表达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适当的运用修辞手法来促进学生们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情感。 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运用真情实感来进行写作,帮助学生学习合理的抒发个人的情感,并提升写作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师生情感共鸣

随着国内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教学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已经必不可少了,教师可以以情感教育为基础,积极探索并使用网络信息与教育资源,使用音频、图 片 等内容来丰富 情感教育的含义,打造出身临其境般的情感教育环境,激发师生情感共鸣。此外,抛弃过去只使用课本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可以在教学课堂中,真实体会到知识的内在情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语文《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邓小平爷爷的音频或影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课文与音频内容作对比,寻找与原文一致的情景,并深入讲解这篇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以此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其内在情感,激发师生情感共鸣。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以文章内容为中心进行一定的联想与拓展,例如让学生们思考如果我是邓小平爷爷我会怎么做呢?并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学生讨论的过程,也是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最后教师总结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梳理邓小平爷爷的情感变化与可贵的情感,培养学生爱父母、爱国的素养,并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三、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以及激发师生情感共鸣都具有巨大的帮助。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关爱学生会给学生们一种肯定的感觉,因此学生们就会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对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需要教师建立良好的信誉,赢得让同学们的信赖,教师只有较强的专业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教师来说,与学生们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才是最为重要的[2]。此外惩罚对于学生们来说都是比较害怕的,但是起不到根本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在学生犯错误之后冷静下来,仔细的与学生们交谈,帮助学生及时改正。最后,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也不能过于的严厉,温和的语气能使学生们感到放松,并且教师在学生的心中也能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由此来看,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不断的总结自身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以此促进学生们努力的学习,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以此来促进师生更好的产生情感共鸣。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师生情感共鸣

现阶段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情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同学们自己主动寻找学习资源去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当创造一个舒适的课堂环境,采用温和的教学方式,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缓解学生们的紧张心理,促进学生们更深入的理解知识。教师在学校应当与同学们成为朋友,只有与同学们做朋友才可以真正了解同学们的爱好,同学们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另外,学生在课堂上应积极提出问题,无论问题的简单与复杂,教师应该做到的是积极鼓励而不是简单问题就置之不理。教师对于学生的答案应予以鼓励,增强学生们的信心,使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被教师所压抑。此外,学生的情感总是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环境中各种因素都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起到一定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建立合适的教学情境,积极的引导学生融入到情境当中,以此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教师更好的产生情感共鸣[3]。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问题更加深入的进行学习,加强自身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师生情感共鸣。此外,这种情感共鸣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应当注重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恰当的情境进行教学,以此来更好的激发师生情感共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将情感融入到教学当中,并用自身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努力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欧阳田.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情感共鸣[J]教育科学,2016(44).

[2]杨志明.谈师生情感共鸣与语文教学契机[J].快乐阅读,2015(08):117.

[3]庄志亮.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共鸣[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14):57.

猜你喜欢
情感共鸣措施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雨后桃园补救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情理和谐 成长相伴
如何通过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消费热潮下新都市电影的审思
论治愈系插画的精神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