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实生活变身进课堂

2020-03-08 14:23吴凌云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活实际情境创设小学体育

吴凌云

【摘要】  小学体育教学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开放性等特点,这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相关。他们普遍存在认知能力弱、学习自主性差等特点。而根据新课改的精神指示,小学体育教学中更多的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挖掘其相应的体育潜能,拓宽其对体育的认识。因此,本文主要从创设教学情境的角度展开分析,并论述通过生活化教学方式来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情境创设 生活实际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4-048-01

前言

兴趣对于自控力有限的小学生而言无疑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小学体育新课标有明确指示小学体育教学需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因此,在具体的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关的体育教学。在这其中,创设教学情境无疑是有效突破课堂单调性,进而丰富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通过情境教学可以助小学生积极融入教学情境并集中注意力,促进教学。在这样的前提下,将生活实际与小学体育教学情境巧妙融合具有现实意义。

一、分析现实生活与体育教学的联系与作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务必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来创设相应的体育实践及教学情境,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体育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从小让学生树立体育生活化的意识。在体育课程中,也需要融入丰富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加强体育知识的理解,展开体育技能的锻炼。教师通过积极寻找学生生活与体育学习中相契合的点,来有效融合出愉悦生动的体育学习氛围,让现实生活变身进体育课堂,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也在生活化的锻炼过程中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养成自觉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爱生活,爱体育的积极观念。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要点

2.1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基点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兴趣,并通过情境创设来有效促进小学体育的教学效率,继而让情境成为体育教学和实践的平台,助学生在这个熟悉的平台上施展自己的运动天赋与体育技能。这不仅在情感上促进了学生对体育锻炼和学习的认同,还在实践上达到了锻炼身体、提升体育技能的效果。对于小学生思索、探究情境时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均有助益,是有效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方法。因此,在实际创设体育情境教学时必须要保证学生的思索空间和实践机会,利用情境融合的基础实现小学生“乐中学、玩中练”的局面,充分打开思维和肢体,让其自发、主动、热情地学习体育知识,践行体育运动,从而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

2.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融入情境

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而言,越是贴近其生活的事物越容易和他们的心理建立亲近的关系。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教学情境必须要重视情境生活化的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积极联系学生周围的生活场景,并巧妙应用相应的场景来进化和“变身”再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从而有效将学生带到相应的教学情境中,提升学生的体育课堂积极性,让其在熟悉的情境中尽情锻炼身心,同时真切体验体育带来的快乐。

三、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具体措施

3.1从故事的角度创设情境

在小学生的心理通常会积累相应的故事,或是来自于父母的睡前故事,或是来自于语文教师的讲述。而这些故事会被小学生深深记忆,并常常拿来联想和回味。因此,在体育教学情境中有效融入故事性的元素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投入度,继而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和有趣性,据此引导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例如:将接力跑项目与奥运火炬传递的故事融合在一起,有效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能够让其拼尽全力的参与这项运动中,他们会为了这份使命和荣誉在锻炼阶段全神贯注、积极锻炼,然后期待实现最快到达终点的目标。这和跑步这项运动渊源颇深,除了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在接力棒的握棒方式、交接技巧、跑步姿势等层面上设置相应的思索空间,并要求学生发散思维自发探究,最后再进行讲解。无形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了思维的开拓性与想象力的同时还能将接力跑的知识铭记于心。

3.2从问题的角度创设情境

一切知识的来源均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利用“提问、分析、解答”的模式进行教学无疑会有优异的效果。其中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由教师在情境中故布疑阵让学生去思索和探寻答案,进而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自己解答问题并获取新知识,能在很大程度上给予学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并会因此喜欢上体育运动。例如:在学习羽毛球时,创建生活中放风筝的情境。在并让学生们思考“风筝断线掉落与羽毛球飞行降落有什么共同点?”面对这个情境,学生会通过反复实践羽毛球运动并观察其空中飞行到落地的过程,同时结合放风筝的实际情境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为“两者在空中飞行时受风托力的方向是大面积横向受力,而降落时是竖向受力且运动速度加快”。这无疑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同时加强了羽毛球运动的练习和研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不宜使用传统专业理论灌输的方式教学,而是需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体育课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有效的教学手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可从“故事”和“问题”的角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给予其一定的思索空间和实践空间。从而提升小学体育的教学效率,促进其体育锻炼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孙萌.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8(12).

[2]郝華枫.创设课堂情境激活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7(26).

猜你喜欢
生活实际情境创设小学体育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深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