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怀林(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紫云中学)
校本培训的出现主要是为了促进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发展,帮助学校完成发展目标和老师的教学需求,提升教学质量。相较于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更加新颖,也更加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让老师更加容易接受,更易于学生受益。
当前,虽然教师培训的方式逐渐多样,但院校培训仍居主流。所谓院校培训是指对教师的培训工作由专门的学校或培训机构进行。以专门的大学、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目的较校本培训来说较差,针对性也较弱,是根据相关政策和院校所属地区的要求而定的。在培训时以教师的专业内容进行分门别类,以“学科”为中心,是教师在正式入职前进行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培训教师教学的专业性和技能性为主,为“高效课堂”做准备。而校本培训,则是根据实践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对教师进行的培训。校本培训的理念是指对教师的培训放到教师本身所供职的学校当中去,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的领域、场所上都可以随实际情况变化,但仍然以中小学为主。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学校的实际情况或者学校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定的,老师和校长共同分析、共同解决。与院校培训相比,校本培训的基层性、全层性和全面性更强。因为不受政策和所属地区要求的限制,是以学校的角度出发去解决和思考问题,是教师在入职后对教师进行的培训,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提升教师的专业性、课堂效率为主,所以校本培训解决问题的目的性和实际性也更强。
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说,国内对于“校本培训”的研究主要还是依靠国外对于“校本培训”已有的研究结果。其次是对已有的校本培训模式的开展和实施状况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总的来说,我国有关校本培训模式的研究现状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不足的,有关它的研究值得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们进行深度探究和挖掘。
校本培训模式在我国城镇的发展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在城镇的学校相对来说比较集中,环境较好,交通等各个资源方面比较完善,薪资也比较高,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教师资源。学校的办学效益也自然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教育资金也自然相对充足,相关政府部门对其的关注度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十分有利于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实践。因此,校本培训模式在我国经济资源条件较好的城镇的发展还是很好的,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但是因为有关政策和制度的约束,定期对教师开展有关校本培训的相关工作,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予以解决。
但在我国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校本培训模式”就没有得到那么好的发展。首先是由于经济、地理等一些因素的限制,使校本培训模式的发展在当地受到局限。其次,是在教师资源方面,农村地区的学校由于各方面的待遇问题以及生活环境的问题,对于教师的编制差,教师资源也不够理想。学历、综合素质以及专业化程度也都相对来说较低。
由于不同学校的“校本培训”的方式、计划、内容、目标都有不同,本文以化学学科为例,根据资料调查以及实际情况选取的是相对比较典型和具有普遍性的例子。
校本培训模式无论是对于哪一个科目来说都需要学校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领导培训。在对化学教师进行统一培训的时候都会有相关领导进行统一的组织和领导。与此同时,为教师们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和目标,具体的时间要求根据计划和目标的实际所需而定,有长期也有短期。
学校在进行“校本培训”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校本培训相应的计划和目标。在培训过程中邀请专业人员来对老师进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为“校本培训”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保障。
学校“校本培训模式”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对县级以上学校的教师进行的短期培训,二是校内培训。新课程的培训不仅是学校重视的内容,同时也是国家相关教育部门所重视的内容,会要求不同的地方对不同科目的老师进行相应的培训。有的地方或学校会派出相应的老师到指定的地方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主要是以讲座或“上课”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走进课堂和分析教学实际情况的相对来说比较少。这样就容易造成“纸上谈兵”的情况出现,只注重了新课的教学质量,解决问题的实质性不大。无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教育实践工作者,都要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校本培训的可持续性发展形式,丰富校本培训模式的方式。
有的学校在进行“校本培训”的时候,还是比较注重老师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识性学科的培训主要是指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主的其他理论方面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新课程概念和电子信息技术都是教师们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学习的。按学科分类的培训主要针对的是老师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和对老师进行新概念课程的输送,而且对于像化学这样的大科目培训是很难进行的。因为在中小学的化学老师是很少的,一到三名左右,不利于校本培训模式的开展。在对老师进行校本培训的时候要注重老师专业能力和综合实力的综合提升,注重通识性培训和学科性培训相结合。
很多老师对“校本培训”的理解局限于字面,即“学校本身或内部的培训”。有的学校就连校长都对“校本培训”的概念理解模糊不清,校长作为“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都对“校本培训”的概念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也就很难履行作为“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的义务和责任。“校本培训”在国内实行以来,他的反映度和满意度都不是很高。究其原因,一还是因为当前的校本模式虽然学校在有组织、有计划地实行,但缺乏实际和实践经验导致老师的上课效率和质量都不高,以至于对培训结果的满意度降低。二是还有一些地区或学校的“校本培训”会对老师实行收费制度。质量不高也非自愿的课程,大大影响了老师们对培训结果的满意程度。在院校培训的时候,就要加大对“校本培训”概念的普及,确保每一个从事教育相关职业的工作者都知道、都了解“校本培训”的概念,为“校本培训”之后的发展做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