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火龙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九江 332007)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亦是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决策;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并联合实施。计划旨在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1〕。
在落实国家政策,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过程中,必须先建设一批示范性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形成经验做法和制度,然后供其他高职院校学习借鉴。专业群是“双高计划”的关键所在,只有高水平专业群才能更好地支撑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
专业群建立在产业发展基础之上,必须适应产业空间布局。专业群建设成效取决于是否吻合产业需求并伴随产业调整进行优化。高水平专业群能够紧贴产业布局,聚焦区域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最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2〕。同时,高水平专业群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优化重构内部专业,实现教育与产业对接,教育与创新对接的良好态势。专业群建设充分考虑了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对接,面向产业发展所需的职业岗位群构建专业,实现专业内人才资源共享,优化人才供需结构,对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迁移能力、发展适应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专业群建设的优势是可以有效进行资源整合,改变了以往单个专业各自为战格局。单个专业设置最大的弊端在于割裂了资源之间的互补利用关系。专业群的建设有力地整合了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形成了资源集群效应,同时也大大节省了二次投入。随着教学体制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将以专业群建设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而进行改革。
任何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评判专业群建设成效的有效标准。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就是为了形成一系列成果——方案、标准、理念、教材、课程等,产生典型性示范作用,为全国职业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可以大大提高用人单位和学生满意度,提高服务社会贡献度。
建设专业群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在把脉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灵活动态地调整内部专业构成,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同时,专业群实时跟踪市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预判市场发展的趋势,有效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借助“二元”育人模式,以教学诊改为手段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职业道德和就业满足感。
根据目前专业群建设的现实情况以及要求来看,专业群建设的逻辑分为三类:一是产业逻辑,即专业群的组建要充分考虑产业结构、布局和产业链条等因素,专业设置必须与产业的调整和发展相呼应。产业的发展趋势决定未来群内专业的变动。二是岗位逻辑,即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体现职业内部职能分工的逻辑关系,根据市场人才需求来设置专业和课程学习,专业设置尽可能覆盖多行业。三是知识逻辑,即专业是传递知识的重要平台,知识关系是构建专业群重要的影响因素,应该充分考虑专业内部知识相关性和逻辑性。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产业逻辑、岗位逻辑是专业群建设的外在逻辑。这与当前高职院校以高就业率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的办学理念是相适应的。知识逻辑是属于建设过程中的内在逻辑,因为专业群由若干专业组成,专业群组建的专业逻辑本质是知识逻辑,专业只是知识体系传播的载体,知识的相关性是组建专业群的重要内在依据。除此之外,从教育的本质属性来讲,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作为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水平专业群组建不仅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还应坚持教育的本质属性——“高等”,遵循人的发展逻辑〔3〕。
专业群建设必须符合产业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说群内的专业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或地区产业升级的要求,从而达到专业群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同振效应,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在专业群构建的过程中难免会面临一些问题。
建设高水平的专业群,特别是要贡献“中国方案”的专业群,不仅需要懂得最新的知识和科学技术、能够把脉地区行业发展前景的专业带头人,还需要有服务专业群建设的各种软硬件条件。比如,核心领域专家的聘用,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各种设备的采购,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费用来自何方,是否足够,都关系着内涵式发展的成效。
现今我国高职教育培养人数逐年增长,但却出现人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比如学生学到的并不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出现。根本原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及时更新,不能反映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从而出现资源的大量闲置,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洞察社会发展的趋势最典型的方法是产学合作,通过构建企业与学校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模式,进而根据各自高职院校的特色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打造高水平的专业群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学科研团队和专注于现有领域的专家学者。从现实情况看,高职招聘人才时注重学历而不重视技能,直接导致社会上一些能工巧匠被挡在高职大门之外。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高职入学分数普遍偏低,有的学生高考成绩只有200余分,由于基础薄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不感兴趣,更愿意动手操作。构建高水平的专业群必须有技艺娴熟的能工巧匠参与。这就需要改变师资建设原有的唯名校论、唯985论、唯211论。从何打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力资源共享渠道显得尤为重要。
任何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建设专业群的各种路径中,校企合作是有效的方法。从“职教20条”到“双高”建设方案,都曾用大量的篇幅阐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校企合作的方式与方法。就目前高职院校建设情况来看,大多数院校都在实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但实施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效。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积极性不高,不愿投入成本,不愿实现资源共享;院校忙于应付,不在乎质量的提升。这最终导致人才培养的质量得不到根本的保证。
当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行知行合一的“二元”育人制,这是关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举。“二元”育人必须依靠企业和学校的通力合作,不是仅靠一方力量可以完成的。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是服务社会,传承文化,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职业教育最直接的受益者是企业,所以企业应该扛起高职人才培养的“大旗”。在“二元”育人过程中,政府应实行“放管服”,即降低准入门槛,创新监管制度,高效服务地方发展,营造便利公平竞争环境。整个过程中,政府可以给予支持校企合作的企业一些政策上的优惠,比如税收减免、招标优先等,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要成功实施“二元”育人模式,必须对资金来源、产业发展、人才流动、内涵发展等通盘考虑。
建设高水平专业群需要有大量资金的投入,如设备采购、核心专家聘请、师资培训、物材的消耗、技术的更新等。按当前政策支持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立项高水平建设学校C档,意味着该校每年可以获得政府资助1000万,但这远不能满足建设的需求。校企合作是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要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密切合作机制,齐抓共管促进产教融合。第一,充分实现企业资源共享,学校可以利用现有合作企业的软硬件设施进行教学,满足学校正常的教学需求,同时避免了学校财政的二次投入。第二,政府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保证企业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第三,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办学,增强自我造血的功能〔4〕。
专业群建设必须在校企合作基础之上,精准把脉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对接用人单位需求结构,提升高职院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一方面,学校可以和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创建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例如创建产业学院、能工巧匠工作室等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真正推进“二元”育人。同时,鼓励多方力量参与校企合作中来,达到“1+1>2”效应〔5〕。另一方面,集聚资源,推进人才培养与上岗无缝对接。学校应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各类培训,积极响应“1+X”证书政策,帮助社会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高水平的专业群建设的关键是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目前不少高职院校表面上“双师型”教师比例不低,但真正要动手操作,大多数教师是有心无力的。“二元”育人模式可以让企业高级技师进行现场演示,研发经验丰富的专业群骨干力量讲解知识要点,同时可以促进骨干教师的自我提升。“二元”育人有效解决了人才流动的障碍。
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的重点是专业群组建、课程重构以及教学团队的建设。在建设专业群过程中需要以课程重构为核心,在组织变革、标准制定、课堂效率上下功夫,推动教学变革向前发展。
1.构筑高效的组织体系。专业群建设需要教学部门和学校管理部门齐心协力。教学部门需要更多注重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安排、资源的配置等;学校管理部门需要更多关注核心团队的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对外合作交流等。实行“二元”育人模式,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组建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并在职教集团的引领下成立校级学术委员会,设立专业和教材委员会,指导和促进专业和课程改革。
2.推动教学变革与创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构建“二元”育人模式,围绕知识的传授,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养育学生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品质。在“二元”育人模式中,可以实现教师和企业工匠分模块教学形式,按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或MOOC形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3.规范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专业群建设形成了系列的人才培养标准和各项能力清单。为职业教育提供了专业依据,有效保障培养质量的提升。实现“二元”育人模式,将产业先进的技术、理念融入到平时的教学课堂中,共同开发具有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学校根据产业要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建立新的规范标准,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科学进行专业规划,精准对接产业发展,以产业空间布局为依托,合理重构专业群内专业结构,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同时,考研专业知识关系,实现专业资源共享,发挥组群间的协同性。群的建设能带动教育与产业、企业与学校、专业群与岗位对接,形成供给要素全方位融合。
对接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满足岗位需求的知识体系,再根据学生自我素质进行内容科学序化,设计课程教学模块,可按“平台+模块”“基础+平台+模块+方向”等模式建设〔6〕。适时进行项目化资源利用,将合作企业资源利用到教学中,把现代企业的一些新工艺、新技术、新理念纳入到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和内容中。
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课程选择权,提高选修课比例,增加模块课程数量,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同时,深化“三教”改革,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建议形成“以群建院”方式进行院系设置,将专业群作为人才培养和资源配置的桥梁。借鉴现代企业项目经理制度,以项目化设计为核心,建设组群间的协同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