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性大学教育学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意识调查

2020-03-03 15:43关璐平王子钊
教育观察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教育学教师职业师范生

汪 漪,关璐平,王子钊,覃 明

(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湖北荆州,434000)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高等师范院校的综合化,我国师范教育进入开放化的转型期。当前,经济飞速发展,就业机会的多元化、选择的多样化影响了师范生的专业学习心态,教师职业要求的渐趋严格和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又影响了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动力。相关调查显示,到大四时,只有不到25%的师范生还有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的热情。相当多的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缺失,从师任教的职业意识缺乏[1],这些师范生往往疏于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锻炼,也缺乏教师职业规划。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对C大学教育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进行调查,分析教育学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意识淡薄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为教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实证依据。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者普遍认为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2],是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机构成。

20世纪以来,职业意识问题一直是国际人文社会科学家讨论的热门话题。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弗兰克·帕森斯最早提出“职业辅导”理论,并于1909年出版《职业选择》一书。他指出“选择一种职业的时候有三个明显的因素:准确地了解自己;懂得在不同的领域获得成功所需的条件和环境;对于这两部分关系的准确认识”。美国也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生计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马兰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旨在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的问题,引导青少年从“升学主义”转向个人的生计与未来发展,涉及的范围上至高等教育,下至幼儿园。它以学校为中心实施“生计教育”课程,主要划分为“职业了解”“职业探索”“职业抉择”三个阶段, 其目的是让青少年在活动中树立起关于各种职业的总观念,培养职业意识和自我意识。

我国关于“职业意识”的研究开始于近十年,主要研究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而关于“师范生职业意识”的专项研究比较少。研究的重心主要是职业意识现状的调查、问题的分析、对策的提出等,其中,关于教育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的调查研究非常少。对教育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意识的培养研究,有利于各主体发挥作用,形成合力,促进教育学专业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确定职业方向,提升职业期望,增强学习的兴趣、信心与信念。

二、C大学教育学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意识现状与问题

C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该校教育学专业在综合类院校中是比较典型的,因此,我们对C大学教育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在本文中,教师职业意识具体是指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就读于师范专业的教育学专业学生对教师职业的地位、价值、素养和选择倾向等内容的认识、评价以及态度,是其个体选择从教与否的能动性的观念表现。根据问卷与访谈,教育学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意识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职业认同感较低

教师职业认同感是指能从心底接受教师职业,并能对教师职业的各个方面做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的评价,从而愿意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的主观心理感受。[3]在专业选择的原因上,因热爱而选择教育学专业的占41.2%,而由于他人劝导等外部驱动因素选择该专业的超过半数。由此可知,教育学专业学生选择教育学专业受外部因素的影响高于内在动力的驱使,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有待提高。关于专业选择的原因,学生的内在认知因素从大一到大四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而外在的社会驱动力因素从大一到大四波动较大。

通过对比发现,学生对教育学专业的认同主要源于其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其内部认知水平远超外部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知水平。教育学专业的本科生个体内部对教师职业的认知与情感水平从大一到大四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一方面可能源于学生对教师职业认知的逐渐理智化,另一方面也可能源于专业培养方案缺乏适宜性。另外,在校学生个体对教师职业认同较为稳定,这是其认同教育学专业、可能选择教师职业的重要原因。但学生对教师社会地位的认知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与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出现较大的波动,重点体现在大二和大四这两个阶段。

(二)职业兴趣较低,从教意愿不强烈

职业兴趣是兴趣在职业方面的表现,是指人们对某种职业活动具有的比较稳定且持久的心理倾向,可以使人对某种职业给予优先注意,并向往之。[4]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职业兴趣是重要的结构性要素。教育学专业学生有意愿从事其他职业的占52.9%,而坚持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只占33.3%。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愿意从事其他工作,教育方面的工作对他们吸引力较低。

(三)职业规划不够完善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教师职业规划就是教师根据个人情况和所处的环境,对教师职业发展的设想与规划。[5]在职业规划方面,教育学专业学生对社会需求了解较少,42.7%的学生不确定未来是否从事与教育相关的职业,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理想职业是可变的。由此说明,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比较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对社会需求没有充分的了解。

对比不同年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明确性可以发现,其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对于是否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工作,前三个年级的学生都处于目标游离的状态,而大四学生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压力,职业规划趋于明朗。关于理想职业,大二学生相较于其他三个年级的学生更愿意选择不稳定、变化的职业,他们处于过渡时期,所以,理想变化最大。而大一新生刚入学,还没有形成有关职业的抉择与概念,因此,他们具有不稳定的职业价值观。

(四)教师职业的自我效能感较高

教师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随着自我效能概念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教师职业的自我效能感是指综合各种信息,基于对自身教师职业行为能力的判断以及评估而形成的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或信念。[6]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评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主观自我评价,另一方面是客观反馈。在对个人能力的评价上,大一至大四学生的认同感变化呈现明显的“V”字形变化态势。

对比不同年级的职业效能感可以发现,大一学生的职业效能感相对其他年级来说偏高,大一新生抱着美好的愿望和极高的热情进入大学,刚接触教育学专业,自我评价比较理想,对教师职业热情高,对自己的能力有较高的信心。大二、大三渐趋减退是因为学生接触的事情更为复杂,因而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自我效能感降低。到大四,就业压力使学生不得不开始以积极的心态正视自我的能力,个人目标逐渐明确,此时的自我效能感才有显著提高。

三、教育学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意识的影响因素探析

在师范生的成长过程中,其教师职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外部环境是关键因素,如教师的社会地位、院校环境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等因素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学生作为职业意识自我建构的主体,经由环境因素的有效作用,尤其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引导与鼓励,最终能够做出对自我负责的职业选择。因此,教育学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个体和外部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个体的主观意愿在外部环境作用下主动改变的过程。

本研究中的教育学专业学生在教师职业意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和问题也可以从外部环境与个体内因两个角度来分析。其中,作为主导的外部因素具体可细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作为宏观背景要素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意识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其次,学校环境因素是学生教师职业意识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教育学专业的特点和学院具体的人才培养思路是树立学生教师职业意识、使其树立从教志愿的关键性因素。而来自学生个体的教育理想和职业期望等内驱力则对其从教意识的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外部环境因素

影响教育学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外部环境因素是多样的,其中,教师的社会地位、学校的重视程度以及教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实际需求等因素对教育学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影响较为显著。

首先,教师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的待遇较低,这使教师职业报酬的吸引力不强,学生的从教意愿不高。

其次,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下,许多师范院校正朝着综合性院校方向发展,非师范生占用了大量的师范资源,不仅影响了师范专业的师资建设,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师范院校的师范学习氛围,不利于师范生的师范意识的形成。[7]综合院校师范专业占比较小,受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意识的培养不足,实践课程过少。

C大学原本是地方师范学院,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进行调整、高等师范院校开始走综合化发展的道路时,与国内其他师范院校一样开始设置非师范专业,联合石油学院、农学院组建成了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在C大学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师范教育特色不断弱化,师范教育质量出现令人担忧的局面。

最后,教育学专业设置与中小学教师需求不能完全对接。中小学在招聘教师时偏好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的师范生,他们的本科教育与中小学所教授的科目相关性更强,而教育学专业学生本科阶段主要学习教育理论与方法,相较而言学科针对性差,学生难以从教。

(二)学生个体内因

学生个体的动机、自我认知对其专业和职业选择以及努力的方向和程度有直接的影响。学生个体的心理特点、性别特征、主观意愿是主要的内部因素。

首先,个体心理特点影响教育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选择,个人的兴趣、能力、目标、需求等因素都是个体特征的表现,这些对教育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对教育学专业本身有浓厚兴趣、教师专业素养较高、能力较强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教师这个职业。

其次,性别对教育学专业学生是否从事教师职业影响较大。访谈发现,教育学专业的女生大多数有意愿从事教师职业,而男生从事教师职业的意愿普遍较弱。传统的性别定位导致愿意就读师范专业的男生很少,师范专业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如今,中小学中的男性教师资源也十分缺乏。

最后,专业选择的主观意愿对学生个体乐教、爱教倾向影响较大。希望在教育方面有所贡献、对教育专业兴趣浓厚及认为自己很适合这类专业的人往往主动报考师范类专业,并且对专业学习充满兴趣,对未来就业方向更为坚定,对教师职业充满热忱。

四、地方综合性院校教育学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意识培养的优化策略

(一)外部环境优化

1.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设积极的社会环境

一是要引入竞争机制,完善现有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提高考核门槛。现行的教师资格考试认证虽分为笔试、面试两部分,但主要考查的是专业知识与授课技能,内容形式单一,难以有效提高考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五年一次的定期审核和注册也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应对考生的知、情、意、行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核,通过采取设置准考资格、录取比例等措施,提高教师资格认证的门槛,以便更好地激发考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加强引导,创设积极的社会支持环境,提高教师的待遇,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为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应采取以下措施:通过国家立法切实保障教师获得合理的回报与福利,搭建起教师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平台,让社会关注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使每一个从教者对教师职业前景有着明晰的良好预期,真正实现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以及事业留人。[8]

三是社会各界助力,转变传统教育观与职业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教育部门提出的“卓越教师”计划旨在培养建构型、批判型、反思型的“自主成长型”教师,有利于高师院校激发师范生职业需求的内驱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他们教师专业成长的潜能。[1]相关企业或用人单位要履行责任,积极为教育机构或高校提供素材,使师范生根据及时准确的职业信息反思自身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

2.调整课程结构,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一是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学生基本功的培养。学校对学生的教学理念、课堂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等的培养有所欠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重视教学基本素质类课程,增加相关课程课时,完善考核。

二是院系应积极营造教师教育文化氛围,如举办优秀教师讲座、教育经典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在独特的教师教育文化氛围下,增强教育学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激发学生从教的兴趣,促使学生建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志向和信念。

三是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建立长期合作且优质的教育实习基地。实习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种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学专业的扩招,需要实习的人数不断增加,可用的实习基地开始出现不足的情况。高校应建立数量充足且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与实习基地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利用实习基地的资源为学生提供见习场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习环境。

3.发挥教师乐教、爱教的垂范作用

教师应以自身为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意识,并组织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用实践来增强学生的教师职业意识。

第一,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人格感召力来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向师性,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充分感受教师职业的人文魅力,激发学生对教育学专业的学习兴趣与向往之情。教师采取的课堂教学形式应丰富多彩,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要解读就业知识,传授就业技能,以达到激发学生职业意识的目的。

第二,教师可组织开展与专业发展相关的多种形式的学习,如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将专业理论学习和课堂模拟结合起来等。教师可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并予其指导,以增强学生学术研究能力,让学生不断挑战自我。

第三,教师可在对学生见习、实习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感性教育,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

(二)个体自主建构

首先,该专业学生应当对专业及未来职业有充分深入的了解。其次,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当兼顾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内部动机的驱使下增强职业意识与能力。

第一,探寻自我阶段:了解职业意义,渗透职业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职业认知,树立职业理想。

第二,培养专业阶段:夯实专业基础,为之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重视体验。学生要把握并珍惜宝贵的见习机会,在社会实践基地感受新的教育形式,在实践中提高职业认知,明确就业方向。

第三,强化技能阶段:牢牢掌握专业知识,坚定职业理想,提高职业规划能力,激发教育教学的勇气。学生应积极参加专业性质的活动,提升个人能力。此外,面对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压力,学生应不断复习和巩固专业知识,为考核做准备。

第四,加强实践阶段:丰富个人经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树立从教的信心,增强感性认识,培养职业情感。学生应抓住实习机会,在实习期间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通过与自己学生的相处,增加情感投入,逐步培养教师的职业情怀,增强信心。

近些年,我国教师资格考试的去师范化和专门的师范院校的壮大给综合性高校师范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社会、学校、教师应统一目标,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一股合力,为教育学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意识的培养创设良好的环境,铺平道路。综合性大学教育学专业学生也应增强教师职业意识,提高职业自我效能感,尽早做出职业规划,采取有效的职业行动,为加入教师这个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育学教师职业师范生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以大四公费师范生为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