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大学生“和合”文化观刍议

2020-03-03 15:43梅如斐
教育观察 2020年17期
关键词:文化观传统思想

肖 岚,梅如斐

(江西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和合”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基石。“礼之用,和为贵。”中国自古将“和”作为处事、行礼的最高境界。“和合”的概念初步形成于先秦时期。如今,“和合”文化观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也是引领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思想来源。然而,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部分大学生出现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拜金、缺乏敬畏之心、冷漠等问题。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贯彻落实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和合”文化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处世原则和交往观念。

一、“和合”文化观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和合”文化绵延华夏文明数千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合”文化观伴随社会历史的变迁不断发展演变,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在人际交往方面,儒家学派对“和合”思想的定义最为典型,体现在“贵和持中”。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意思是君子善包容,能够与别人和谐共处、互相尊重,而小人则不然。可见,“和”有兼容并包的思想内涵,“和而不同”是君子处世的基本原则。在处事方面,进而有“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的说法。这里的“时中”表示的是处中、守中。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坚守中正、寻求适度、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思维与处事方式。儒家的“中”赋予了“和”适度、恰当、恰到好处的思想内涵,即过犹不及。道家的“和合”观可见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老子》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论述,意思是万物都包含阴和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成“和”。可见,冲气就是和气。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宇宙间有四大,人居其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天人合一的思想造就了人类对其他生命和非生命物体的敬畏之心,只有拥有敬畏之心,才能达到人类与万物的和谐平衡。佛家的“和合”文化观落实在“四心”,即慈、悲、喜、善,要求人们有平常心、宽容心、感恩心和奉献心。步入新时代以来,张立文教授认为“和合”思想是解决人类21世纪所面临的冲突危机的重要文化主题。“和合”是解决当前人类社会生态危机、人文危机、道德危机、信仰危机以及文明冲突的动态过程中,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等多元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生命、新事物的总和。进而,他提出以“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和原理为基础的“和合”学,作为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心灵以及各文明之间冲突的最佳方式。[1]从“和合”思想的内涵演变可以看出,“和合”是实现和谐的途径,而和谐是“和合”的理想状态。

“和合”思想源远流长,“和合”文化博大精深,它根植于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心中,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人格养成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第一,有利于构建大学生“以和为贵”的基本价值观。“贵和”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能体现当前时代精神的基本哲学文化理念。“贵和”中的“和”指的是和谐、和睦、平和的状态。“贵和”所提倡的并不是否决自我的价值,而是主张既要维护自我身心的和谐,又要尊重他人,实现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和谐。“贵和”作为一种物质和精神世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可以帮助大学生在面对不同事物的矛盾、冲突时拥有包容心,保有“和而不同”的处世观,并能在与他人和社会的竞争中求和谐。第二,有利于形塑大学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辩证思维下,“天人合一”中的“合”指的是融合、合作、整合。这一方面要求大学生能承认不同事物之间差异的合理性,并能把具有较大差异的事物和谐统一起来,使之相互依存于一个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中,另一方面要求大学生尊重自然界中的生命与非生命体,时常保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这在协调大学生的行为、修养其身心、提高其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上有重要意义。第三,有利于建立大学生“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人心和善道德观的核心是善与爱,目标是“和”。正如张立文教授所言,和爱是五和原理的根基和动力。[1]爱与善的道德观帮助大学生养成爱自然、爱国家、爱社会、爱他人、爱自己的和善人格,同时,要求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心怀善意、与人为善、奉献社会,这是大学生重塑人生信仰和价值根基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修身养性和教育工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的重要目标。

二、大学生“和合”文化观缺失的现实表现及原因

伴随着世界多元价值体系的建立、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开放,年轻一代受到西方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道德和行为出现了问题。当代大学生“和合”文化观缺失大致可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个人价值观和“修身养性”思想偏离。时代快速发展,部分大学生追逐物质和享乐,心理失去平衡,与“和合”文化中提倡的“修身”产生冲突。如今,各种校园贷充斥校园,不少大学生为了满足对高档服装、电子产品等的物质追求,甘心变成“负翁”、伸手党,甚至为了金钱不顾个人尊严和性命进行校园裸贷;还有部分大学生以吃喝玩乐为生活目标,过度放纵,沉迷网络游戏,成为虚拟世界的“网虫”,拒绝接受现实世界,荒废学业。第二,人际交往观和“以和为贵”的思想冲突。钟秉谕经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以自我为中心、情绪自控力弱、不懂得谦让和包容。[2]他们不仅知行不合,道德意识薄弱,而且缺乏与他人相处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正确的交往理念。此外,焦迎娜等通过调查指出,大学生群体中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常常抱着人人为我的思想,为达到个人私利而虚情假意、缺乏诚信,对他人冷漠,对社会无情,甚至飞扬跋扈,蛮横无理。“我爸是李刚”“青年霸座”等事件就是典型代表。[3]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使部分大学生陷入自私自利的深渊,丧失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意识,与“和合”文化观中人心向善、以和为贵的道德观背道而驰。第三,社会责任观与“天下大同”思想相悖。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倾向于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越来越注重自我、注重功利,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结合起来。持有这种功利主义人生观的大学生做事情“无利不起早”,以是否符合自身利益为重要原则,以至于入党功利化、择业功利化、交友功利化等现象层出不穷。第四,文化认同观与“和而不同”思想不协调。随着全球化步伐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成长的文化氛围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缺乏“和合”文化观的部分大学生群体在文化的选择上缺乏方向感。他们生长的环境让他们接触到的文化更加多元,而他们出生的年代和成长的方式又使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不够深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容易把文化教育当成空洞、虚伪的说教和无用的摆设,忽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对于提高自身人格修养的重要性。

导致大学生“和合”文化观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因素来说,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的一代在就业、择业、生存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有限的资源和竞争压力间接导致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道德缺失,为赢得眼前名誉和金钱而走旁门左道的现象更是频发不止。另外,在当前全球一体化深入推进和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多元化的现象愈加明显。小至电影、脱口秀等背后的价值理念、意识形态和文化,大至价值观、世界观和宗教信仰等背后的多元理念,年轻一代面对的文化选择更为复杂和多样。同时,大众化教育泛化了传统文化的学习,无论是教材、课程,还是校园氛围的营造,优秀文化的传承方式都仍需要继续探索。对“和合”传统文化的忽视间接导致大学生对“和合”传统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更谈不上在其中汲取成长的养分。最后,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互联网更加深入大学生的生活,互联网与大学生的生活几乎密不可分。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方式日渐狭隘,快餐式阅读逐渐代替了书本阅读。隐藏在这一“便捷阅读”背后的是各种不良文化的网络信息充斥于互联网之中。互联网中的网络游戏、购物网站、社交媒体等都极具诱惑性。同时,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冗余化等特性均存在危险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文化观都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很难轻易识别和抵制不良文化内容,容易受到不良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和侵蚀。

从内部因素来看,部分大学生自身传统文化意识淡薄,主观学习欲望不强。这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大致有两种错误的认知。一是否定论。部分大学生将传统文化观的培养当作空洞虚伪的说教,他们偏执地把传统文化当成枯燥的文字,否定优秀传统文化,并未意识到“和合”文化观的树立对自身人格修养的价值。二是无用论。当下社会的物质生活已经随着时代的步伐日益发展,而精神生活却仍然处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态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无归属感。这致使年轻的一代迫切地追逐喧闹以填满自己的孤独和空虚。传统文化中提到的“独处静心”“修身养性”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是无法忍受的不安全感。他们将这种不安全感转移于传统文化上,认为学之无用。“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它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人们的言行和思维方式,它所提倡的“天人合一”“致中和”“和为贵”“和而不同”等主要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行为素养和道德情怀的培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只有从道德文化上真正做到修身养性,才能立己达人。

三、大学生“和合”文化观涵养路径探索

大学生“和合”文化观的缺失有内外部因素的双向影响,那么,大学生“和合”文化观的培养也应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这样才能做到内外兼顾、对症下药。

在外部因素方面,高校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利用各种资源营造大学生学习“和合”文化观的文化教育氛围。首先,校园无疑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高校应是培养大学生“和合”文化观的主体。一方面,在校园里,无论是无形的氛围还是有形的氛围,都应该结合“和合”思想和社会主义新思想推动和落实校园的人本思想。有形氛围主要是指优美的校园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但能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还能引导学生对生活产生美的向往,进而衍生奋斗、努力的精神力量。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好“和合”文化中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找到传统美和现代美的平衡点,根据学校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设计校园环境。无形氛围主要指是校园文化和校园风气。校园文化主要是指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高校在建设校园制度和管理文化时,应在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中找到立足点,融合“和合”文化中“致中和”“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中庸思想。在此开放的制度文化基础上,高校应极力营造基于“和合”文化观的校园文化氛围,将“和合”文化观的精神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如可以开展以“贵和持中”“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人心和善”等为主题的校园“和合”文化宣传活动,建设系列主题宣传栏、文化走廊等,力求在校园内营造互爱互助、和平共处、仁爱和谐的校园氛围。同时,向上的学习风气是校园风气的主要内容。高校应在大学生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在无形中为青年一代沉淀和消化吸收“和合”文化观提供条件。“润物细无声”,良好的校园文化和风气是学生“和合”文化观养成的重要保障。

另一方面,高校应着力打造以“五和”为核心的“和合”观课程和教材体系,将“和合”文化观的思想内核有机融入大学课堂。课程和教材是高校育人的中介与载体,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第一阵地。根据《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两份文件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课程及教材体系进行深度融合的要求,[4-5]高校应开发以“五和”为核心的课程和教材,加强大学生“和合”文化观的思想教育,真正做到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具体来说,高校应充分利用课程、教材和教学引导学生建立以“和爱”为基础的“和合”观,即张立文教授提出的在“和爱”的基础上构建人与自然的“和生观”、人与社会的“和处观”、人与他人的“和立观”、人与自身心灵的“和达观”。[1]首先,大学生应该先学会真诚爱人,与朋友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协作。高校将和爱观融入课程和教材,能培养学生爱人爱己的意识,引导学生将“泛爱众”“兼相爱”实践于生活中。只有先领悟宽容和爱,放下杂念和琐碎,开阔眼界,才能真正建立和谐的世界。而“和生观”则要求大学生能正确认识他人与自我、自然与世界的关系,辩证地看待天地万物在进化论中的各类矛盾与竞争。在教学中强调“和生观”,引导学生遵循客观规律和领悟“天人合一”中提倡的人与自然和万物的和谐关系的思想是很有必要的。“和处观”则体现了“和合”理念中“和而不同”的思想。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对待不同的人、事、物及思想、理念、价值观时,能看到事物的对立统一性,尊重各个生命体之间的差异,理解多元,追求和谐。“和立观”是“和处观”的延伸。“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学生在求同的同时,自己也要自立、独立,学会“存异”。最后,“和达观”提倡学生要学习“己欲达而达人”的精神。此外,高校应确立以“五和”为理念的课程指导思想,在开展以“五和”为核心的课程教学的同时,在学科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科课程知识得到延伸和拓展,推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在内部因素方面,想要让“和合”文化观真正入脑入心,大学生自身要先做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律和文化自强。[6]第一,文化自信是“和合”文化观教育的前提。“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追求的最高生活处事方式,也是凝聚中华儿女的重要方面。当代大学生应从心理和情感上建立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大学生应从思想情感上认同“以和为贵”“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人心和善”的“和合”文化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认识到“和合”文化观的树立对自身人格修养的重要价值。只有这样,大学生才有可能在面对社会和网络的各种不良文化的冲击时,抵御各种不良文化的侵袭,保持清醒的头脑。第二,文化自觉是“和合”文化观教育的基础。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具体来说,大学生应自觉加强对以“贵和”为核心的“和合”文化观的学习和理解,建立对“和合”文化观的认知。只有真正做到从思想认识上回归“和合”文化,才能自觉拒斥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毒瘤,拒绝做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的人。第三,文化自律是“和合”文化观教育的重要保障。在充分认知“和合”文化观的基础上,大学生应提高自律意识,努力将“和合”观内化为“和合”情感和“和合”规范,在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等关系中修身律己、以和为贵,以开放、宽容的胸怀对待自然、社会、他人、心灵和文明,自觉约束自身行为,从而与他人、社会、生态和谐共处。第四,文化自强是实现大学生“和合”文化观教育的有效路径。大学生在自觉和自律的基础上,应将“和合”文化观外化为“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的行为,在培养自身人格修养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勉励、奋发图强,真正将“和合”思想作为自身修身立命之本,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做到立己达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律和文化自强的四种文化意识和以“和爱”为基础的“五和”“和合”观是互相联系、互为表里的。可以说,大学生只有做到“和合”文化观的知行合一,才算真正实现“和合”文化观的人脑入心。

“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体现了现代社会所崇尚和急需的人文精神、道德理性、人格追求。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学习“和合”文化已经是一种必然的时代要求。

四、结语

“和合”文化观的内涵演变要求大学生构建“以和为贵”的基本价值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以及“人心和善”的道德观。面对现实社会中各种不良文化的影响,涵养大学生“和合”文化观应做到内外兼修,分别从高校和大学生两个方面入手,真正实现“和合”文化观的入脑入心。“一个人,品格是最宝贵的财富;一所大学,精神文化是最宝贵的财富;一个国家,年轻人的价值观是最宝贵的财富。”“和合”文化观对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人格修养的养成以及教育工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是个人、学校乃至整个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猜你喜欢
文化观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逻辑及实践示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