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娟
(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阿拉伯语经贸谈判是高校阿拉伯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课程,旨在培养阿拉伯语经贸复合型人才,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后从事本专业有关工作最为受益的课程之一。
阿拉伯语经贸谈判是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本科专业大四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共32学时。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总体特点是忙于备战考研、择业、考取各类证书等,安心上课的学生数量较少。各班学生的学情也有差异:阿拉伯语2013(1)班11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处于中上水平,他们进入大四后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有4人,被动参与活动的有7人;阿拉伯语2014(1)班学习能力上中下的学生各占1/3,他们备战考研的有10人,经常请假的有11人。学生出勤率低,除了自身原因,现行的成绩评定方案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该成绩评定由过程性考核成绩30%和终结性考核成绩70%两部分构成。过程性考核包含课堂考勤(10%)、上课情况(10%)、课后作业(10%)三方面的内容。该评定办法不能很好地诊断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待改进。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学评价机制和学生考核机制。中共教育部党组下发的《关于加强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要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要改进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结合我校2013级、2014级上课情况以及2015级学生的学情,课程组对该课程的授课模式进行了改革,借助石河子大学网络教学平台,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根据新的教学模式设计了成绩评定方案。[1]通过对2015级和2016级学生的了解可知,该评定方案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效果显著。
《石河子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指导意见》第八条规定:“改进完善考核方式,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构成比例(30%—60%),平时成绩由提问、讨论、作业、实验、小测验、考勤和期中考试等组成。课程成绩评定方案应在第一次授课中告知学生。”课程组在设置成绩比例时加大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比例,并丰富了过程考核评价项目。本课程成绩评定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过程性评价成绩占60%,终结性评价成绩占40%,过程性评价由课堂学习评价、课外学习评价、阶段性测试成绩和第二课堂学习评价四个模块构成,如表1所示。
表1 我校阿拉伯语经贸谈判过程性评价设计
课堂学习评价占总成绩的20%,包括考勤的5%和课堂表现的15%两部分,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出勤情况进行评价。课堂表现满分按100分计算,取所有成绩的平均分。个人表现评价成绩由班长和学习委员根据学生个人参与课堂的总体评价评分。此外,任课教师还有10分的附加分,意在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迎接挑战的能力。课堂上玩手机、影响他人等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每次扣10分。
课堂学习评价模块的设计目的如下。首先,出勤考核,旨在鼓励学生积极进入课堂,不缺勤。其次,课堂表现考核。第一,要求学生明确目标任务。教师在课前发布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包括语言层面目标和知识能力目标,明确学生个人或小组具体任务,提供学习方法建议、学习参考资料等。[2]学生根据任务单做好课前学习,课堂上,师生互动由班长和学习委员根据情况给出评价。第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模拟谈判环节中,五个小组互评,教师即时给出评语和建议,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更乐于学习和善于学习。第三,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课堂中,学生如能提出建设性的问题,激发和带动大家积极查阅资料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研究,可获得附加分。班委和学生代表参与过程评价,保证考核的公平,师生均可随时查看成绩。当然,为了激励班委成员认真、负责地工作,教师期末也会奖励他们3—5分。
该部分的评价占总成绩的20%,主要在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学习成绩包括课前测试(5%)、讨论(5%)和网络作业(10%)三部分内容,各项得分取平均分,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打分。
课前测试是对学习任务单完成情况的检查,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包括要求掌握的词汇、句型、贸易业务知识、谈判技巧、谈判要点等,在上课前完成测试,在课堂上反馈测试结果,每次给成绩前三名的学生奖励。在讨论区,教师会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当前我国的重大贸易事件,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网络作业是对所学重要知识的练习与巩固。此外,课程还包括2次模拟谈判视频作业,谈判主题由各小组自定,教师根据提交视频的综合质量赋分。
课外学习评价模块的设计目的如下。第一,促进学生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本课程教学任务量大,32学时根本不够。教材内容虽然经典,但材料相对陈旧,而网络教学平台可以随时上传时效性强的学习内容,因此,将32学时的学习任务上传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第二,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将优秀讨论置顶、优秀作业分享等方式,激励学生反思,提高讨论作业质量。
阶段性测试占总成绩的5%。两次月考采用雨课堂测试,有选择、填空、翻译和问答四种题型,主要测试8学时的基础知识。此法优势如下:第一,学生不必集中在一个教室,只需在规定时间登录雨课堂答题即可;第二,教师不必监考,学生提交试卷及时;第三,批阅简便,节约时间,出题时设置好答案,提交试卷后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成绩就会自动批阅,教师可用手机随时批阅翻译和问答题。如果学生提交的是语音答案,教师也可批阅。阶段性测试采用纸质试卷,题型多样,考核内容主要涵盖前半学期所学的重点知识,60%源于教材,40%为补充信息。阶段性测试不仅仅关注考试评价的结果,还注重让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回顾、小结与反思,调整自己的后期学习计划等,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3]
第二课堂学习评价占总成绩的20%,包括提交两次5%的模拟谈判视频作业成绩和15%参加模拟谈判比赛成绩。视频作业由任课教师根据视频制作情况赋分,模拟谈判比赛的成绩由各评委根据临场表现具体评分,比赛时间定于课程结束后、期末考试之前的一周,比赛主题由任课教师制定,小组成员在比赛前一周抽签,准备谈判策划案和比赛。
谈判比赛,现场竞技的作用如下。第一,以赛促学,提高学生专业技能。通过比赛,学生学习运用专业知识,个人的专业成长得到很大提升。[4]第二,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得。经贸谈判是对学生心理素质、人文素养、经贸知识、外语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的综合考验,通过谈判比赛,学生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快速成长。第三,凝聚团队合作精神。谈判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比赛要求小组成员不少于两人,促进了团队合作,实现共赢。谈判比赛起到了引导学生理性参加竞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效果。
新学期第一堂课中,任课教师就让学生明确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属于目标参考性评价,即教学目标是评价参考标准,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目标的达成等方面进行考量。学生按照评分指标,制订个人学习目标、计划、实施方案等。
为了保证评价过程的公平、公正性,各考核指标在设计时就明确了成绩的评价人。学生参与评价占总成绩的15%,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保证了他们对整个评价过程的监督;任课教师评价占25%,课程组评价占5%,评委评分占15%,避免任课教师出现按学生印象打分的现象。[5]
每一堂课结束后,学生即可查阅自己的各项评价,教研室主任、教学督导等也可随时随机抽查平时成绩的记录情况。学生能够在当堂课上收到课堂学习评价反馈;课外学习评价在下次上课前收到反馈;阶段性测试和第二课堂根据评价项目也可在一周内收到反馈。学期末,学生按照各项目的反馈和评价标准自行计算个人的过程性评价成绩。
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教育评价应以改进教学为中心,以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学生适应能力为标准。本课程教改前,课程教学和考核内容以教材为主,考核方式单一,教学缺乏活力。教改后,课程的信息量增大,自主学习任务增多,考核项目增多,考核方式多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各项能力。
该评价指标在两个班实施后,课堂上教师会对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小组给予表扬或奖励,通过将优秀作业在课堂上展示,将网络平台讨论区中有建设性的观点置顶,将优秀模拟视频作为课外学习内容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学习,达成教学目标。
该课程结课后,教师对本课程的授课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参加调查44人,有效问卷44份。学生对课程总体满意度为89%,77%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大,91%的学生对课堂学习氛围满意,82%的学生对每堂课的知识掌握程度达到70%—90%,92%的学生积极参加小组作业(如表2)。2014(1)班学期末综合成绩平均分74.93分,2015(1)班平均分80.85分,2016(1)班平均分81.48分。可见,教改后综合成绩大幅度提高,学生整体表现良好。
表2 我校学生学习效果问卷反馈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为侧重点,而之前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期末考试”的评价方式不能够达到这个目标。教改后的评价方案依据该课程特点设计的以实践应用为主体的过程性评价机制,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本课程的评价方案自2018年设计与实施以来,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发展,也促进了学生积极地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应用实践能力,可操作性强,达到了“以评促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