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2020-03-03 07:00江苏省淮阴中学
关键词:道德品质高中学生心理健康

■江苏省淮阴中学 赵 霞

高中时期是学生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重视德育工作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在科学开展文化课教学之余,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高中学习生活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高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的内涵

德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内涵,狭义的德育主要是以学校教育为主,结合个人成长和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德育渗透,以提升学生的德育品质;广义的德育是指社会或者是国家对于一个人的基本道德要求,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阶级与教学活动逐步落实,换言之,德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学活动。在高中阶段,德育的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等核心内容。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从实际出发进行引导,借助德育这个平台,运用心理学等科学的教学原理开展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推动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得到有效增强的活动。同时,高中学生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缓解学生压力,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所以,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可以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高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的必然性

传统的高中德育需要按照社会要求和学生的心理要求有目的地进行思想道德和政治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和阶级需求的接班人。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和教学模式的丰富,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具有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竞争力不断加大,高中阶段的学生在高考的重压下,难免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在德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面对困难和逆境的坚强品质。第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符合高中阶段的德育现状。具体到实际环节,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展开德育和心理疏导,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不断提升,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有效弥补了传统德育的不足,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因此,高中阶段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朝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促使高中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高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的具体策略

(一)更新德育理念,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德育工作开展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和情绪状态进行教学,考验教师的教学技巧,重视提升高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关系着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教师是学生最亲密的学习伙伴和道德品质模仿的榜样,高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和行为规范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教师端正自己的工作和教育态度,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不断增强自己在学生心中的信服力,有效推动高中学生心理素质和德育水平的提升。高中班主任作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负责人,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拉近师生关系,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健全人格影响学生,学科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普及德育内容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中德育和心理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承担责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教育。班主任是学生最常接触的教师,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紧密,他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会对学生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当班主任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德育问题时要进行及时引导。比如,当高中教师发现学生对考试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时,可以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心理疏导:考试是检验同学们学习效果和查漏补缺的过程,请同学们重视而不过度重视,以一个平常心对待,加强自己的心态建设以面对各种挑战。

(二)创设优良教学氛围,营造德育氛围

我国实行的高考制度对于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过于重视学生的高考成绩使得学生处于极大的压力下,德育流于形式,缺乏创新。所以,加快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提供一个优良的德育环境,意义重大。创设优良的学校环境需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学校必须合理开发自身的资源,在图书馆、教学楼和操场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在良好的德育氛围中,高中学生的精神才能得以放松,面对学习和生活会变得更加从容,才能正确看待高考、看待世界和看待人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进行不懈努力。

营造良好的校园德育氛围必须进行统筹兼顾和有效设计,营造德育和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为德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学校的校门口设计雕塑、对图书馆进行装饰,突出德育的重要性;在教室展示黑板报和标语,要求高中学生自主设计和主动参与,在缓解学习压力的同时感知德育的内涵。同时还要完善学校的学生会和团委组织,针对高中学生自我能力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积极有效的工作,引导高中学生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健康心理状态的学生群体。

(三)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心理状态

德育不能停留在表面,必须借助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体验和感悟。积极开展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可以促进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德育水平,更是增强高中学生道德品质和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班级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合理渗透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计划地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教师需要提前设计和精心组织,拓展高中德育内容,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修养。德育实践活动真正把高中学生从课堂带到了实践中,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活的艰难,在了解国家和民族历史的过程中承担责任,在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过程中珍爱生命,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德育质量。

例如,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德育体验和心理调节的机会,能够引导高中学生释放压力,提升个人修养。从学校层面来讲,每年定期举办一年一度的体育节、文化周和军训以及劳动课程,在文化课教学的同时给予学生劳动和实践体验的机会,进行德育感知;从教师角度而言,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比如在高中语文教学家国话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在了解社会和国情的过程中体会家国的重要性,促使高中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效提升综合素质和德育水平。

(四)借助社会教育力量,加快德育心理融合

高中学生作为青年,担负着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责任,健康成长需要在社会力量的保障下逐步落实。集中社会教育力量需要国家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比如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社区和村委会以及各级组织都要为高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便利,社会各种团体主动参与高中的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够使学生的感受更加真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养提升奠定基础;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个人性格的形成和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家庭教育主要在于良好家风的树立和父母对孩子的正确教导。集中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例如,充分发挥家庭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需要父母言传身教和激励性的引导感化。教师要加强家长和学校的联系,可以进行家访、电话访问和密切的交流等,针对高中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特征进行适当的引导;社会要有计划地组织高中学生参加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包括志愿者活动、保护母亲河、清理垃圾从我做起等;社区和社会组织要为高中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协助,引导高中学生在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总而言之,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关系到高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也符合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转变后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有利于“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达成,可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有道德、有素质的新时代青年,同时促进素质教育改革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高中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好奇”的代价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