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辉
作者单位:新乡市中心医院 风湿免疫科 453000
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关节肿胀、疼痛、晨僵及活动度下降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对称性多关节性病变,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反复迁延,若不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可导致患者劳动及生活能力丧失,甚至造成残疾[1]。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学“痹病”范畴,临床多以寒湿痹阻证最为常见。近年来,以中医温经通络为理念的治疗方法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广泛应用且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探讨了加味芍甘附子汤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患者血清OPG与RF,关节液中TNF-α与IL-17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西医诊断参照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诊断及治疗指南[3];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中寒湿痹阻证进行;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处于活动期,28个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3.20分。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风湿病;关节严重畸形;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药物治疗禁忌或过敏者;精神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等。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中,男性9例,女性33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2.86±4.57)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病程(4.12±1.23)年;DAS28评分(5.29±1.03)分。观察组中,男性8例,女性34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3.02±4.52)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病程(4.23±1.21)年;DAS28评分(5.16±1.12)分。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坪山制药,国药准字H10970209,规格:0.1g),口服,0.1g/次,1次/天;氨甲蝶呤片(上海上药信谊药厂,国药准字H31020644,规格:2.5mg),10mg,顿服,1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芍甘附子汤治疗,组成:制附子、白芍、青风藤、鸡血藤各15g,甘草10g。煎煮前先用水浸泡制附子30min,之后加水适量,常规煎煮2次,合并2次汤汁约300ml,分早晚2次温服,1剂/天。两组疗程均为12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骨保护素(OPG)、类风湿因子(RF)、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肘静脉血样及关节液,-4℃下静置30min,离心后取上层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治疗前后OPG、RF、TNF-α及IL-17水平进行检测,试剂盒来自赛默飞世尔科技,检测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4 疗效标准 疗效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进行。治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及以上;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但仍未完全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94%;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治疗后不符合以上标准或病情加重。
2.1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介质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后,两组OPG水平均升高,RF、TNF-α、IL-17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介质指标变化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临床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肝功能异常2例,腹泻1例,白细胞减少1例;对照组出现肝功能异常1例,白细胞减少2例,厌食2例。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P>0.05)。
女性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较为复杂,相关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滑膜衬里细胞增生、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软骨和骨组织的破坏等引起的关节疼痛、晨僵及活动度下降等一系列症状[5]。目前,西医主要以抗风湿药物及非甾体消炎药进行改善病情治疗,同时配合营养、理疗及功能锻炼等方法通常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长期用药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预后不利。
近年来,随着中医中药在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进步,已成为该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学“痹病”“尪痹”范畴,临床以寒湿痹阻证为常见类型。其病机与三气杂至,即风、寒、 湿侵袭人体,正气为三气所阻, 不能
宣行,气血留滞、凝涵,久而成痹。故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应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治法。加味芍甘附子汤来源于《伤寒论》芍甘附子汤,方中制附子补火助阳,有温经、通络、活血、止痛之功;白芍养血敛阴;甘草补中缓急;青风藤、鸡血藤疏通经络。临床药理试验发现,加味芍甘附子汤可通过调节新生血管中促进与抑制因子之间的动态平衡,阻断滑膜血管翳形成,缓解关节滑膜炎症进展,延从而缓类风湿关节炎病情[6]。OPG是成骨、破骨细胞信号传递中关键性标志物,通过抑制成骨前体细胞成熟分化而破坏骨质[7]。RF、TNF-α、IL-17等均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紧张、恶化过程有关,IL-17是由Th分泌的促炎因子,可刺激TNF-α的表达,从而提高关节滑膜、软骨处炎症反应,进而加重骨质破坏,加速类风湿关节炎进展[8,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OPG水平高于对照组,RF、TNF-α、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加味芍甘附子汤通过OPG表达,降低RF、TNF-α、IL-17等炎性因子水平来起到抗炎及抗骨破坏的作用。
综上所述,加味芍甘附子汤可显著提高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OPG表达水平,降低RF、TNF-α、IL-17等炎性因子的表达,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