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动态 媒体聚焦

2020-03-02 17:39
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督导建设发展

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要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重大部署,系统谋划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努力为建成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当好先导。

在领会五中全会重大意义上强化四个“深刻认识”。

一是深刻认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的结果,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宏阔的战略眼光、非凡的政治定力、强烈的历史担当、高超的领导艺术。这些重大成就进一步坚定了党员干部“四个自信”,强化了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二是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阶段性的新特征新要求,面对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把握基础教育总体发展环境,开阔基础教育工作视野,强化基础教育使命担当。

三是深刻认识五中全会提出的“五个坚持”重要原则、“十四五”和2035年两个阶段性目标的关系,全面分析准确理解新阶段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新需求新期盼,增强党员干部办好人民满意基础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民服务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是深刻认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为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对基础教育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找准基础教育发展目标任务,明确发展思路,进一步精准谋划“十四五”和面向2035年基础教育工作具体举措。

在“十四五”基础教育思路上把握三条基本要求。

一是立足新发展阶段。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基础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即将完成历史性收官交账任务。中央关于基础教育的“三文一会”,已确立基础教育的“四梁八柱”,基础教育进入到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走过“十三五”,“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进入“十四五”,“上好学”需求日益强烈,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基础教育最紧迫最核心的任务。

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以创新为动力,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和学段,补齐基础教育发展短板,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持绿色发展,落实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开放发展,强化实践育人,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营造良好育人生态。坚持共享发展,牢牢把握基础教育公益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政府保障,扩大优质资源,努力让群众共享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

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部门联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工作合力,为基础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强化环节衔接,系统推进课程、教学、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改革,增强改革的衔接性系统性,整体提高育人质量。强化力量统筹,充分发挥校长、教师和教研队伍在提高育人质量中的关键作用。

在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上推进五项重点任务。

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根本保障。要推动完善中小学领导体制,进一步强化党组织领导作用。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挖掘和发挥学科育人功能,确保中小学上好思政课、开展好德育活动。推动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四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二是持续提高普及水平。普及水平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根本基础。要在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两端延伸。构建更为严密、精准的控辍保学制度,进一步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大力发展公办园,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扩大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着力解决“县中塌陷”问题。

三是统筹推进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根本取向。要积极构建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健全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标准,完善政策保障,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制定并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标准、装备配备标准,基本实现校际资源均衡配置。加快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稳步推进基础教育班额标准化。

四是全面提升育人质量。育人质量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根本目标。要确保中小学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丰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补齐劳动教育短板,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系统建设课程教学资源,丰富专题教育资源,统筹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推动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融合,提供时时处处可在线学习的服务。强化作业管理,提高考试命题和作业设计质量。健全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发挥诊断、改进、激励等功能,引导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五是系统完善治理体系。治理体系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根本路径。要强化省级统筹责任,加强地市协调责任,突出县级主体责任,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发挥集团化办学制度优势,完善公办学校托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制度。全面落实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保证教育教学自主权,扩大人事工作自主权,落实经费使用自主权,充分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和家庭教育支出负担。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第01版)

用系统思维下好“职业教育一盘大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内含了多条逻辑线索:比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同构建新发展格局相统一,坚持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同实现高效能治理相贯通,推进更深层次的改革、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同建设更强韧性的社会相衔接,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国际形势动荡变革中育先机、开新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各项事业的集中体现。这里,联系职业教育实际,谈3点体会。概括起来就是3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乘势而上”。《建议》肩负着一个重大历史使命,这就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于职业教育而言,乘势而上的“势”,首先是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职业教育重视的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其次是指“职教20条”“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印发后,特别是启动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建设,地方投身职业教育改革的活力充分释放,一些长期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逐步破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成效显著;此外是指《建议》从“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战略高度,为我国职业教育打开新的广阔空间。我们既要借势而上,抓好开局、长远布局、突破困局,用好“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又要顺势而为,眼观全局、适应变局、拓展格局,扛起“职业教育战线大有作为”的历史担当。

第二个关键词是“系统谋划”。从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到《建议》强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强调“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贯穿其中的是系统谋划的思维方式。我理解,《建议》之所以强调“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其道理就在这里。换句话说,下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这盘大棋,在部外,要积极争取各方面、各部门协同推进;在部内,迫切需要像抓基础教育一样抓职业教育,进一步凝聚起各方力量打通淤点堵点,全面塑造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优势。一是在认识上加强前瞻性思考。以类型教育为基点,深入思考如何把职业教育作为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这一类型特征和办学定位落到实处。二是在工作上加强全局性谋划。重点是在规划布局上,加强教育结构和规模调整,在考试招生上,加快建设职教招生考试制度,在教师队伍上,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在体系建设上,加快补齐职教本科短板,在办学投入上,确保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三是在落实上加强整体性推进。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三教”改革,推动质量变革;以协同治理为手段,深化放管服改革,厘清不同部门、中央地方、政府学校之间的关系,推动效率变革;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健全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学校多元参与的质量监管评价机制,推动动力变革。

第三个关键词是“开局起步”。一方面,注重在战略上布好局、在关键处落好子,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另一方面,坚持把远景目标细化为压茬推进的政策行动,把“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头三脚”踢稳踢准踢实。一是厚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土壤。从破解“鄙薄技能”的根本矛盾入手,整合政策举措、优化资源配置、拿出实招硬招,用职业教育长入经济、汇入生活、融入文化、渗入人心、进入议程这5个“入”,消解职业教育国家需求与企业需求、个体需求之间错位带来的发展困境,完善处处能学的技能教育网络,构建技能成长成才的制度环境,营造崇尚技能的文化氛围。二是高标准筹备和大力度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以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为抓手,进一步巩固职业教育的中国特色和类型定位,创造性地落实好宝生部长提出的“普职关系定类型、产教关系定供求、校企关系定模式、师徒关系定方法、中外关系定特色”,构建特色、融合、多元、开放的发展格局,全面推动职业教育更高质量发展。三是建好用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一方面,巩固“战果”,持续深化已经启动的高地建设,推动既定改革事项狠抓落地落实,并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另一方面,扩大“战区”,按照“在东部提质培优、在中部提质扩容、在西部扩容提质”的总体布局,发挥高地建设的辐射效应,形成“东西联动、南北呼应,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3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第01版)

加拿大将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加拿大未来技能委员会近日发布报告《加拿大——一个学习型国家》,强调政府会重视发展劳动力,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强调政府对于培养发展终身学习技能的支持,并提出终身学习是建设劳动力和促进加拿大长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报告提出,建设一个可持续学习国家的五个优先事项为:制定通用的求职工具以帮助加拿大公民在求职时做出明智选择;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支持土著民族的发展;面向未来发展技能;培养可持续发展技能。据悉,加拿大政府每年在100多个项目中投资近75亿加元来培养公民的技能,其中2.25亿加元用于未来技能。

加拿大未来技能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组织,为发展和培训加拿大人的技能提供创新手段,以确保加拿大人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该委员会由加拿大政府资助,与加拿大各省和地区政府、土著政府和组织、教育和培训机构以及其他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进行合作。未来技能委员会理事会汇集了多个领域,包括教育界、劳工界等,理事会成员可以就技能和劳动力趋势提供建议,并确定和促进具体的行动指南。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4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第05版)

全面深化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教育部于12月4日在京召开全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视频会议,总结交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颁布以来师德师风建设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聚焦任务,精准发力,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有力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孙尧强调,各地各高校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要胸怀“两个大局”,深刻把握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战略要义。二是要着眼“两个关键期”,深刻把握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时代要义。三是要聚焦“两个制高点”,深刻把握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引领要义。铸牢师德师风建设使命意识。

孙尧要求,现阶段各地各高校工作重点是在总结经验、固化成果的基础上,聚焦短板弱项,精准施策发力。一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学校党委对师德建设的领导,压实二级单位主体责任,特别是院长和书记的责任,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实践。二要厚植师德涵养,开展好师德传统教育、师德榜样教育、师德警示教育。三要严把师德师风关口,严把入口关、考核关、监督关、惩处关。四要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强化尊师教育,保护教师权利,关心关爱教师,提升教师地位。

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省教育厅、山东省教育厅作大会交流发言。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吴海鹰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宣布成立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并公布专家名单。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5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第02版)

全球中文学习平台落户青岛

12月3日,全球中文学习平台落户青岛,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田学军,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出席仪式。

田学军指出,建设全球中文学习平台是教育部、国家语委应对新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革命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平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方面领先技术,切实服务“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构建。特别是今年以来,应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平台很好地发挥网络教育优势,服务海内外“停课不停学”。

田学军表示,青岛是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示范区和“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全球中文学习平台正式落户青岛,对于平台的未来发展是良好契机。他希望平台充分借助青岛的区域优势,立足全国、放眼世界,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文学习品牌。

全球中文学习平台由教育部、国家语委指导,我国人工智能领域重要科技企业科大讯飞公司研发,2019年10月正式上线。平台充分体现智能化和个性化、公益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实现中文学习场景全面覆盖,面向学前儿童、中小学生、成人普通话学习者、海外中文学习者等多样化用户群体,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和学习工具。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等21家单位发起成立全球中文学习联盟,为平台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支撑,并逐步形成资源共建、成果共享的开放式平台建设模式。

截至目前,平台注册用户已达203万,覆盖近170个国家和地区。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5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第02版)

承担教育使命 共同谋划教育未来

12月7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开幕。会议以“培养新能力迎接智能时代”为主题,探讨智能时代人类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研究未来教育发展战略和育人方式。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会上介绍了中国政府在全力实施2030年教育议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和展望。

陈宝生指出,一年以来,在人类历史上少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各国政府和教育界奋力抗疫,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线上教育。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向我们展示了变革教育的巨大潜能,帮助每个人获取驾驭新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正是教育的使命所在,我们应当加快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更加公平包容的教育、更加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

陈宝生表示,过去5年,中国政府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将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发布和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5年实施方案,教育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上个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召开了第五次全体会议,对未来5年和2035年现代化建设远景目标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面向新时代,中国将以改革为根本动力,全力实施教育2030目标,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一是在提升育人质量上着力,围绕核心素养,建立健全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体质健康标准,构建现代化的课程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在促进公平包容上着力,完善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精准帮扶弱势群体,完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人可学、人人皆学、人人乐学的学习型社会。三是在应用新技术上着力,推动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探索运用新技术开展多元化、过程化评价,不断提升教育治理效能,完善数字技术应用的安全管理与伦理规则。四是在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上着力,始终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更加深入参与全球重大教育行动与教育治理,扩大教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

陈宝生表示,中方愿继续办好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与各方携手,加强政策对话,推动互学互鉴,共享优质资源,共同落实好2019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通过的《北京共识》,携手为实现教育2030目标而努力。

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莫库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贾尼尼在线致辞。包括斯洛文尼亚、阿联酋等国教育部部长在内的40多个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和私营部门代表在线出席会议。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主任田学军主持开幕式。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等出席线下开幕式。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8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第01版)

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33次学术年会召开

12月5日至6日,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33次学术年会在江苏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江苏省副省长马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郑富芝强调,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站在“十四五”新的起点上,基础教育要紧紧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目标,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新理念,构建新格局,创设新模式,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基固本,着力在“强化”上下功夫。一是有教无类强化公平。要特别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特别关注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将全纳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二是坚持标准强化基础。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必须认真执行。要为学生打牢思想方法基础、打牢知识技能基础、打牢生存生活基础,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共同基础。三是五育并举强化素质。要坚持德育为先,强化政治思想素质,培根铸魂。要补齐短板,当前特别要强化劳动素质,培育奋斗精神。四是办学多样强化特色。基础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新特色应该是多样、开放、融通。要重在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要重在调动校长和教师的积极性,要重在构建动力机制。五是培养模式强化创新。要改革培养模式,聚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把创新的种子早一点埋在孩子们的心中,随着知识的积累发芽、开花、结果。六是和谐校园强化安全。要常态防护、严明纪律、净化环境,把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理念贯穿教育全过程。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8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第03版)

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为教育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公办到民办,从政府到社会,从国内到国际,从投入到人才,从基础到创新等方方面面,都作出了明确筹划,教育发展蓝图很清晰、很连贯、很令人鼓励。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会上强调,以高水平教育督导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力促教育督导“长牙齿”,发挥好“指挥棒”作用,教育督导大有可为。

一是建成完整体系全面督。教育发展要成体系,教育督导也要成体系。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制度的“利器”作用,以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为切入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尽快建成全面覆盖、运转高效、结果权威、问责有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督导体系。在督导范围上,覆盖从学前到研究生,从公办到民办,从中央到省、市、县、校各级;在督导对象上,覆盖从主办者、管理者到教师、学生,从政府、学校到培训机构;在督导内容上,覆盖教学和管理、硬件和软件、政府优先发展教育和学校立德树人落实等。一句话,教育改革发展延伸到哪里,教育督导就延伸到哪里。

二是围绕公平质量重点督。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目标是提供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教育督导将紧紧抓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这两个重点,深入推进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完善教育决策—执行—监督体系,形成“评价—公示—整改—问责”机制。继续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全面启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进一步提升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合格评估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研究启动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简单讲就是,哪儿有教育质量和公平问题,教育督导的牙齿就长在哪儿。

三是创新方式方法科学督。教育要创新,教育督导也要创新。“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严格落实中央有关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国务院“互联网+督查”的经验,减少督导频次,优化督导流程,精简评价指标,真正减轻基层和学校的负担。建好全国统筹、分级使用的教育督导信息化平台,通过“中国教育督导”微信公众号探索“互联网+督导”,及时回应老百姓关心关切,做到“人民有所呼,教育督导有所应”。不断适应和跟上线上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开展“线上督导”,既强化“督”的权威,又发挥好“导”的作用。归纳起来是,单项变综合,普查改抽查,明察加暗访,线上加线下,不断提高教育督导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不断开创教育督导工作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9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第01版)

努力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作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决策部署,明确要求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民族教育司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努力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

要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工作。坚持从政治上全局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教育,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思考把握民族地区教育领域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和特点,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谋划推进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发展,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确保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

要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做好民族地区工作的长久之策、固本之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体化建设,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贯穿落实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各族师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切实增强各族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要着眼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巩固义务教育阶段三科国家统编教材使用成果,加强民族文字教材管理;坚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从娃娃抓起,帮助各族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到更多科学文化知识,更好融入现代社会,实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认真梳理排查教育领域涉民族因素风险点,防范抵御宗教极端思想和民族分裂势力向校园渗透。

要全面提高民族地区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治藏治疆治边方略,围绕推进新疆、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细化工作实施方案时间表、施工图、任务书。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改善高寒山区、边远牧区义务教育教学条件。全面加强教师培养培训,精准提升民族地区教师教学能力,组织开发统编教材数字资源、教师用书、学生学习辅助资源,向民族地区免费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服务,重点做好三科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支持。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发挥5G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不断缩小民族地区与内地教育教学差距。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支持民族地区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提升边境地区教育战略地位,制定支持边境地区教育加快发展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和国门学校建设,发挥教育稳边戍边重要作用。统筹内地与边疆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总结评估内地民族班办班成效,更加注重内地民族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内地班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混班教学混合住宿,加强内地班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培训。坚持改革创新,推进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改革,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共建共享,完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机制,持续做好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加强东中部省市职教集团、本科职业院校对口支援工作协调推进,推动“团队式”对口支援高校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加大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巩固教育脱贫工作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要全面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突出政治能力建设,配优建强司处级干部队伍,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讲政治原则、讲政策策略、讲法治规范。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对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保持战略定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系统观念,着眼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系统梳理各项教育政策,深入研判部分地区存在的工作偏差和有关利益群体情况,增强政策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民族地区的具体指导。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践行一线规则、尊重基层首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政治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狠抓工作责任落实,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100周年。

猜你喜欢
督导建设发展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