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路径优化探索

2020-03-02 17:39杨博皓
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课堂教学

杨 欢 杨博皓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 550023)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高职院校育人工程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质量已然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大使命。因此,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路径迫在眉睫。

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路径优化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新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时代使命,新的历史方位,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一线把握大方向的同时聚焦课堂教育新方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从根本上做好人的工作。[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3]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个主要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益,让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自身的特殊性和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思政教育更加强调的是理论知识和个人理想信念自身修养的有效融合。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课堂教学方式单一,讲解缺乏活力,教师缺乏理论功底和实践教学能力,导致学生对课堂没有兴趣,老师提问无学生主动回答,课堂上玩手机等各种现象。面对这些问题,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优化路径极为重要和急迫。通过对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优化升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堂。

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4]这不仅是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更是高校教师是否能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判断标准。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校要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5]显然从国家层面已经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数量上的不足,但是,这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存在问题的理由。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实际情况,现阶段并不是所有思政课堂都能顺利并高效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只有对存在的这个现实问题勇于分析原因,才能找到破解的关键点和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讲解缺乏活力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缺少活力的现象出现已久,且大多归因于学生,但是,教学是由教和学组成,学生是不可选择的,而教师是可以进行培养和提升的。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6]因此,课堂讲解缺乏活力的实情不可再回避,每个教师的性格和语言表达有所不同,但是不能成为上课激情不足的理由。部分课堂中,教师语速过快,声音过小,仅仅是保证课堂基本纪律的前提下匆匆完成教学内容,有的并不与学生互动,或者仅为了完成互动而利用信息平台进行打卡签到。还有部分课堂存在教学内容无总体规划,仅仅停留在将教学大纲和教案按照模板进行提交,实际教学设计消极应对,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给予学生“走心”的思政教育。部分课堂没有学生发言,没有学生互动,学生仅仅是为了出勤记录而出现在课堂上,面对此情形,教师从主观上定性学生对思政课程无兴趣,无学生回答问题是常态,降低了教师教学成就感,以此恶性循环,无法激活课堂活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停留于理论层面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使学生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从思想本源处夯实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使教师不断与党的最新理论同步推进教学,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信仰的力量融入到教学的总体目标中。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常出现以下几种停留于理论层面的表现:一是,课程教材往往是新理论产生后经过反复审核出版的,教材进入课堂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教材中课程内容不能第一时间跟上最新理论成果是正常现象,但这却成为了任课教师不与最新理论成果同步课堂的理由,导致学生获取的理论内容过旧,无实时更新,产生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分离的状况。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内容与其他实操课程相比有一定的抽象性,正因为如此才需要进行深入和拓展,但是在很多课堂中教师就理论而谈理论,学生认真听课的会觉得有道理,道理到底是什么也就不重要了,而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会觉得老师就是在照本宣科,最后考试只需要通过即可。三是,部分教师理论功底不足,只因为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而对其他学科知识汲取不足,以至于当学生提出问题时仅能用教材理论文字回答,不能进行联想和拓展,导致学生最后不懂也不敢问或者出现问了也白问的状况。

(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单一,形式落后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就好比是作战的战略,是要落实到每一节课程之前的总体谋略。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的教学方式就要从知识灌输调整为能力培养,且由于教师的素养各不相同,则其选择的教学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但是,现在的思政课堂仍然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形式落后的现象。大多数课堂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压缩或者直接用读书的方式进行,当然,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们也去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但是受教学时间和教学环境的影响,很多仅仅停留在思考上,或者部分教师做出了调整,也仅仅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简单的与现实联系,机械的用一两个例子作课程延展,看似没有大问题,却赶不上学生在课堂之外获取的知识量。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而思政课堂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多数还停留在课程签到、布置作业,跟不上时代的速度,导致学生认为课堂枯燥无味。

三、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路径优化措施

为了维持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学生的到课率,教师采用点名教学,即点名次数与考核成绩挂钩的教学行为方法。在课堂活力低下的情况下,这类办法可以维持课堂教学的表面情况,但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目标。单纯硬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现实生活和现实社会现象相联系,就做不到在面对一个现实问题时,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答。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路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验全课堂,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

良好的课堂氛围,具有无声的力量,同时是课堂教学成功最有利的保障。通过课堂前、课堂中以及课堂后,三个时间点循环有序的打造课堂氛围。课前要设置课程悬念,借助真实的社会现象进行发问。在相关教学研究中,质疑和发问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可引导学生对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思考。课堂上,进行教学演绎。可以借助新媒体手段,用最新视频软件等进行社会现象的演绎,或者用“真人秀”的方式,学生自我演绎。通过不同方式的演绎,寻找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小见大的方式,很自然地提升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高度进行延伸和拓展。课后的反馈让教师能够更好的掌握学生的情况,判断学生是否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以及反思在下一次的课堂安排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课堂趣味性体现在课堂中的演绎以及讨论、争论和辩论过程之中,教师有可预见性的内容,也会有未预测到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知识性和趣味性并存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最大程度的主动学习。

(二)借“力”入课堂,打造平等民主关系

师生本是平等民主关系,但现实教学过程中这种关系却往往会被有意无意的形成为一种上下关系。在课堂中,老师开口就是正常行为,如果出现学生主动开口的情况,则被视为特殊情况,这在高校的课堂里已经成为了默许状态。

回归师生间平等民主的关系,需要课堂“活”起来。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本总是不愿意多翻几页,尽管教材改革之后,更新和添加了很多图片和数据,但课本里面的图片和数据是不会动的,自然对学生吸引力不足。结合时代特点,利用H5或者抖音等新媒体方式,将课本融入视频,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挖掘有突破性的内容,与现实事例结合录制生动的课件,同时可以将一些有助于教学的“道具”带入课堂,进行教学延伸。

(三)设置多情境,给予学生参与机会

课堂教学的内容可以通过设置教学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通过课前情境、课堂情境和课后情境,三种情境的创立,激发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的参与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爱家情怀以及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种课程情境,应由教师提前设置,学生从情境外顺着教师设置好的情境进入。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在课前进行预设,在前一节课结束后有意识的对下节课程的内容设置衔接,并设置预习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可能会让学生感觉距离现实生活很远,但通过关联性的情景设置,选择学生熟知其情景的状态,拉近情境和学生的距离,从心理上给予学生接受一些看似和自己平时生活较远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课后进行情景演练,当学生完全参与到情境之中,激发出的情绪将会自然流露,从而点燃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热情。

(四)了解成长背景,寻找不同切入点

职业院校学生整体而言,大多数都不是妈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类型,对思政课堂兴趣度较低。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维度多模式的教学方式,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因此,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至关重要。其中,学习背景和成长环境是改善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切入点之一,面对不同学生加入不同的处理方法,可提升教学成效。

课堂教学离不开每个学生,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需要每一个学生真实的反馈和提出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心与每个学生交流和对话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经之路,而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成长背景至关重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成长环境,聚焦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有效地进行关注,并了解其真实的生活状况,结合所处地区、环境,有效的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指引内容和方向。在了解成长背景之后,让学生分享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有效的结合到课程教学之中。学生每次分享的点滴故事,都是和国家整体发展密切相关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想到自己的故事的同时更好的了解国家的发展,促使学生爱上思政课堂。

(五)课堂感悟,增加学生获得感

想要改变现阶段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就要从实际出发,用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过程,让学生从自己的发展角度,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和喜爱度。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各类素质提升培训、高校之间相互交流、党建团建小助手培养等,不断提升学生在丰富的培养过程中的获得感。同时,现阶段进行的结对帮扶、结对助学活动的开展,也是提升学生对学校、对国家的归属感和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在课堂路径优化的探索中,提高学生的获得感是方法,也是最初的愿景。要始终秉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了获得感,才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希望达到的目标的原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一个眼神、课堂教学的一次认可、互动环节中的一次发声,使学生在某一瞬间心灵深处产生颤动,收获获得感。

(六)结合多媒体,赋能课堂内外一致性

在网络信息丰富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多,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该结合当今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混合式教学,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无形之中进入学生生活。通过网络化的教学软件进行具体教学,利用常规教学软件和新媒体技术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将学习内容制作成短视频植入生活,将课堂的阵地进行扩展,不局限与教室本身,而是每个生活环节。因此,在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保证课堂内外的一致性。

课堂内外的一致性,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教师要利用好课堂这个教学的主战场,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把握和精致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而不是仅仅在教室里按照计划的教学时间完成课程内容。课堂内外可以理解为教室内外,即学生在教室之外的校园环境和网络环境,这种习得是主动的,基础在于课堂的教学。只有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网络环境和真实事件对学生进行激发,学生才会自主自愿的去学。这是值得享受的“我要学”“我愿意学”“我希望学”“我可以学”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内外一致性和赋能效应。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课堂教学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