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两道有机结构题

2020-03-02 05:53:36李传雄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金刚烷正四面体正三角形

李传雄

(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 518083)

难题不难,难在找到解题的方法.

有机物的结构分析往往需要对空间结构进行想象,这对于刚接触有机化学的学生来说十分困难.通过画图法来解决有机物结构题,能让学生快速入门,破解这一难点.下面通过两道例题来说明画“图”解题的具体过程.

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画“金刚烷”的空间结构图

图1

例1 烃A分子的立体结构如图1(其中C、H元素符号已略去)所示,因其分子中碳原子排列类似金刚石,故名“金刚烷”.下列关于“金刚烷”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B.分子中有4个由6个碳原子构成的碳环

C.“金刚烷”的分子式是C10H16

D.“金刚烷”分子的一氯代物有4种

答案:D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认识“金刚烷”的空间结构.可以借助图1、2、3、4来理解其空间结构:

第一,画出一个正三角形作为四面体的一个底面,如图2;

第二,想象在正三角形的正上方取一个点,并与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相连,由此获得一个正四面体,并画出图3;

第三步,再在正四面体的六条棱上取中点,画出图4.至此,图中有了两类共计10个点,即点A、B、C、D和点1、2、3、4、5、6;

第四步,假想在上述10点上各有一个碳原子,且每一条线段代表一个碳碳单键.由于sp3杂化碳原子形成的键角约为109°,因此正四面体的六条棱变为折线(如图4),即为“金刚烷”.至此,学生可以轻松看懂了“金刚烷”的结构,有关“金刚烷”的题迎刃而解.

图5

练习金刚烷(C10H16)是一种重要的脂肪烷烃,其结构高度对称,如图5所示.金刚烷能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其中一氯一溴金刚烷(C10H14ClBr)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

A.4种 B.6种

C.8种 D.10种

答案:C

二、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画“芳香化合物”的结构图

例2有关芳香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6H10

B.该有机物一元取代物有5种

C.该有机物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1 mol该有机物可与8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B

该有机物的一元取代物只有3种,为什么呢?

图6与苯环结构相同,不表示其真实结构,看上去“杂乱”.它真实的情况是每个碳原子都拿出一个电子,形成一个独特的大键.

将独特大π键以图7形式画出来,至此,学生就应该也可理解其结构高度对称,能分析出该有机的一元取代物只有3种,而不是5种.

若学生不能理解,我们可以去掉那个独特大π键,并画出图8.在此图上分析,问题就迎刃而解,3种一元取代物一目了然.值得一提的是,心中要“留存”着那个独特大π键.

图8 图9

若仍有少部分同学不理解,还可以将图8顺时针旋转60 ,得到图9,相信没有人解决不了此题了.

A.7种 B.9种

C.12种 D.15种

答案:D

有机物空间结构认识,可以用模型、电子动画等多种手段来帮助理解,而用平面图加想象来解题才是最快捷的方法.本文制图过程中得到苏永潮先生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金刚烷正四面体正三角形
凝析油中金刚烷类和硫代金刚烷类化合物同步检测方法及地质意义
——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凝析油为例
无限追踪(二)
不可或缺的正三角形
原油中硫代金刚烷的分析鉴定和地球化学应用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罗斯2井奥陶系油气藏的TSR作用:来自分子标志物的证据
对正四面体的研究性学习1
发现之旅:由正三角形“衍生”出正三角形再探
正三角形的两个有趣性质オ
金刚烷类风化规律及其在油源鉴别中的应用
构造正四面体巧解立体几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