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解决某些数列问题时,所涉题目中经常含有或隐含部分条件。对此类问题,如果学生能灵活运用以上结论探求解题思路,巧妙借助等差中项性质,不仅能迅速找到解题的切入点,还能优化解题过程,使求解过程化繁为简,曲径通幽,提高解题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等差数列;等差中项;巧用
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数列”一节中,在讲解完等差数列的概念之后,讲到等差中项的定义:由三个数a,A,b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这时,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对等差中项的使用,书上例题并没有给出过多的解释,书后也没有完整的练习提供给学生,在解決的时候,学生常常对这部分内容感到力不从心,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部分常见题型进行总结归纳,不完全之处,也请各位专家教师提出批评意见。
一、利用等差中项相关公式:
综合上述,我们发现,在以上各题的求解过程中,使用等差中项定义后,原本较复杂的、不易解决的问题,转化成了简单的不等关系和方程问题,对学生来说,既优化了解题过程,又提高了解题速度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罗永廷.巧用等差中项解题[A].全国教育科研“十一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10
【作者简介】
王帆,大学本科学历;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学。
【重要荣誉】
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常用A、P表示。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例如:1,3,5,7,9……2n-1。通项会式为:an=a1+(n-1)*d。首项a1=1,公差d=2。前n项和公式为:Sn=a1*n+[n*(n-1)*d]/2或Sn=[n*(a1+an)]/2。注意:以上n均属于正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