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监管创新分析

2020-02-27 07:11:26陈松扬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22期
关键词:财务总监公费财政部门

■陈松扬

(福建省尤溪县财政局)

1 国有企业财务监管必要性

财务监管是以财务为出发点,对国有企业的费用、资产、财务人员等进行监管。费用监管表现在控制资金流出,要求国有企业在年初结合上一年度实际支出情况,制定本年度的费用预算,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要求,确保高效使用资金,合理支出;资产监管主要体现在资产活动必须报监管部门审批后才能实施,监管部门对国有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负责监督;人员监管主要体现在对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监管[1]。财务人员是财务管理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其知识储备和专业素质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充分调配资源具有重大作用。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监管能够有效杜绝坚守自盗、徇私舞弊的违法行为的发生。

2 国有企业财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国企财务人员监管不到位

财务人员是执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对财务人员监管不到位,势必会导致财务工作效果大打折扣。首先,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其财务人员不可能完全根据专业进行匹配,这导致人员专业能力和岗位职责匹配度低,同时由于国有企业实行的是轮岗制度,可能导致国有企业关键岗位人员专业能力不足而降低财务工作质量。其次,由财政部门委派的财务总监,通过委派制加强财务监督是一种进步,但是委派人员难以全面、系统的了解国有企业的财务情况,未能有效识别存在的问题,对于出现的问题也难以精准的决策[2]。财务总监是国有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核人,一旦财务总监不能严把财务信息审核关,势必会引发财务决策风险;同时,由于在委派财务总监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综合能力考评体系,没有严控准入门槛,可能无法选聘既精管理又懂财务的人员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服务,从而影响财务管理质量。

2.2 缺乏对国企资产的监管

国有企业只有管好用好资产,才能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然而当前部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效果不佳,导致资源浪费。一方面,未针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建立完善的考核标准,将业绩与薪资、福利、奖金等挂钩,激励不足,导致部分人员在资产管理过程中积极性不高,未能严格履行自身责任;另一方面,未建立内部岗位竞争激励,员工思想懈怠,得过且过。就外部监督来看,财政部门虽为针对国有企业制定统一的资产管理框架,但各国企执行的资产管理标准差异较大,导致财政部门监管缺乏准绳。

2.3 国企公费支出监管不严

公费支出是财务监管的重点,一旦公费支出监督不严,就会出现国有资源浪费的情况。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虽然财政部门也积极响应,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有效管控机制,国有企业对公费支出的管理并未严格落实。主要原因有:一方面,缺乏对国有企业财务人员的宣传教育,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国有企业人员认为公费支出不用自己花钱,因此在支出环节上重视度不高,导致公费支出规模较大,增加财务支出压力,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缺乏完善的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以财政部门的大框架为参照,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但是在内部财务制度制定过程中由于缺乏全员参与,导致制度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不足,如公费支出审批额度、审批流程、审批权限等环节细化不足,容易出现越权审批、公费私用的情况。

3 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管的有效对策

3.1 设定规范的国有企业财务人员准入门槛

由于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资产具有所有权,因此如果财务人员不能规范、高效的管理资产,则势必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减值。基于此,应制定严格的财务人员准入标准,打造优秀的财务团队,提升企业财务工作者的整体水平和素养。首先,要完善岗前测试制度。对于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入岗,应由财政部门制定规范的能力测试程序,并由企业严格执行规定筛选人才,除了要审核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职称等硬性材料外,还应对综合素养进行全面测评。可以由企业的资深会计人员与监督部门共同参与通过面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入职财务人员进行综合能力全方位考核,考评结果由评委小组共同打分,以评估其是否具备入职的综合能力。其次,制定入职培训制度。国有企业招聘的财务人员大多为应届毕业生,如果入职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具有较大的风险性,由于其对工作环境、工作要求等了解较少,因此会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财政部门应明确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对新入职员工组织培训,可以就企业文化、工作职责、工作注意事项及会计业务等内容展开。培训结束后在财务部跟班学习,并指定具有一定资历的会计人员进行带班,将财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新员工能快速掌握业务知识,保障财务工作质量。再次,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使财务人员牢固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

3.2 委派财务总监注重财务素质考核

财务总监是财务管理的关键岗位,对于委派至国有企业的财务总监,要注重多元化考核,不仅要考核领导能力,更要考核财务管理能力,避免财务总监由于专业能力不足造成决策失误。因此,应健全委派财务总监考评体系,在委派财务总监时,应综合备选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严格选拔,尤其应注重财务专业能力方面的把控。同时财政部门可以建立人才数据库,充实财务人才储备,避免财务人才紧缺。除此之外,财政部门应加强履职前财务总监的综合考评工作,可以由财政部门牵头,建立测评小组对新入职财务总监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进行考评,考评合格才能正式任职财务总监。

3.3 优化企业内控流程,强化财务活动控制

财政部门应督促国有企业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对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进行约束,严格控制非生产经营性公费支出,公开公费支出预决算。以财务报销为例,以往企业的财务报销标准细化不足,因此导致报销业务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在建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要求严格执行标准,提升操作规范性,对于财务报销标准的细化应具体到每一个环节或步骤,以实现对关键节点的全面管控[3]。财政部门应发挥监督作用,定期通过抽查的方式对国有企业内控制度有效性进行检查,对于发现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应及时整改。以内控制度为依据,将财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严格按照标准开展财务工作,可以最大程度发挥企业管理效应。

3.4 明确财务监管的内容和范畴

加强财务监管是维护国有权益的重要保障,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改革。财政部门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管应明确监管内容:

(1)加强消费性支出的监管。国有企业应发挥模范作用,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应做到先生产后消费,科学安排各项支出。对于费用的支出,应以董事会审批下达的预算为依据,严格遵循费用开支计划,严厉禁止无预算的支出行为。车辆购置,要求与企业规模大小、盈利水平相适应。企业建设非生产性设施,应按照基建程序立项,对于超出一定限额的项目,必须报请计划部门审批,限额以下的要由主管部门审批,企业建设职工住宅等非生产性建设,不能挤占生产经营资金,不能超标准修建。对于企业的人均工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要适当降低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增长与经济效益挂钩的比例或核减企业工资总额。

(2)加强生产经营性资金的监管。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在确保生产经营周转资金需要的基础上,才能适当的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3)加强对投资活动的监管。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必须开展可行性研究,并在集体决议通过后方能进行对外投资,企业的重大投资活动必须报董事会审批,同时企业对外投资规模不能超出净资产的50%,对于生产资金不充足的国有企业,禁止对外投资。

3.5 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强化外部监督

由于财政部门对于国有企业的监督力量有限,因此可以通过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监督,如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国企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审计结果形成的审计报告报送企业负责人及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根据审计报告存在的问题,经查实后责成企业进行整改。此外,财政部门可以建立档案库,将多家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囊括其中,并对其资信情况、审计水平等事项进行全面考评。对于资信良好、审计能力强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考虑长期委托,确保第三方审计机构能够严格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对国有企业开展审计工作。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的问题,财政部门可以建立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以确保国有企业财务运作逐步走向规范。

4 结 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财务监管是由财政部门主导,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国有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全方位监管,主要目的是保障国企收支预算的有效实现。在新时期,为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必须重视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管,财政部门要加强自身监管能力建设,不断健全监督体系,提升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水平,保障国有企业发挥最佳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财务总监公费财政部门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1-28 15:49:26
山西农大成为山西唯一公费农科生招生定点院校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规范财政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卷宗(2021年22期)2021-04-15 01:22:17
完善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几点思考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湖南:公费定向培养农村小学男教师 完善补充编制
新课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 05:55:00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29期)2016-07-19 04:39:18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人民银行与财政部门财政支出数据差异分析——基于新疆2008年-2013年数据
财务总监派驻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以贺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