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精读细做”教材

2020-02-26 20:40贾灵旺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5期
关键词:钻研教材内容例题

贾灵旺

【摘要】部分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学脱离课本的现象。学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不良习惯,课后先解题,直到作业遇到困难时才翻阅例题。尤其是中考前,很多教师学生都把课本丢掉,只用一本教辅书当教材,大量做题,结果事倍而功半。教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精读细做”教材内容,真正把教材内容“吃通吃透”。笔者将多年课堂教学实践中对教材的理解、教材的作用和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思路、和引导学生“精读细做”课本的做法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核心素养;创造性;教材;精读;细做;高效;科学;习惯;指导

一、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教材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创造性、科学地运用教材;另一个是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精读细做”课本与深入钻研教材。

教材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教师有效的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精读细做”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就数学教学而言,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消化教材内容,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精读课本内容,细做课本习题,是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变量x的每取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一个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量x的函数”。这个概念课堂上无论教师怎么讲解,学生都很难掌握,但让学生通过课后的“精读细做”,认真体会,结合回忆教师的课堂讲解,就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其逐步学会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进行叙述,也能为以后的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二)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学生解答课后习题是基础知识的初步应用,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和自己的“精读”教材,牢固地掌握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后,“细做”才会得心应手、迎刃而解;教材上所列例题,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能指导学生课后认真钻研例题,一边“细做”一边反复推敲,也能收到广开思路之效。

(三)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钻研精神。现在的中考题注重考查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这类题一般文字阅读量大,要求通过阅读理解文字获取有用的信息,建立数学模型,即数学中的建模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对于课本的“精读细做”则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独立钻研教材的精神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数学教材与其他教材一样,根据教学大纲用科学连贯的叙述说明教学内容,但也有它独特的词汇、不同的叙述格式和语言特点,指导学生阅读和钻研教材,不仅能减少学生接受新教材内容的困难,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因而得到提高。通过能力的迁移为学生阅读数学课外书打下了基础,不断地扩大学生的视野,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

二、在日常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教学脱离课本的现象,教学满堂灌,要求学生合起课本“认真听”,听完做教师印制的“小卷”,运用“题海战”把学生当成做题工具,学生数学核心素质得不到有效培养,给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三、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对教材“精读细做”呢。数学课可以不要求学生预习,但可以让学生事先通过研读课本,先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找出自己看不懂的内容,从而为掌握新课铺平道路。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合着书听教师讲解的做法不适用于所有的年级的学生,随着学生理解能力的增强,应逐步培养学生精读課本,独立理解的能力,教师只加以检查,订正或解释。对于学生难以理解,复习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在系统讲解后,还应对照教材加深理解。如学生在学习函数时,由于概念不清,数学语言生疏,对定义的叙述感到不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教材予以逐字逐句的解释,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对于容易被学生忽略的知识点,也应该对照教材着重指出,如一次函数解析式y=kx+b,一般学生都能记住,但其中k≠0却往往被忽略了,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精读课本充分理解为什么要有k≠0这个条件。

在课堂教学中,要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精读课本,巩固所学知识,力争当堂消化。作业应该布置学生首先“精读”课本内容,“细做”课本例题和习题,让学生养成阅读与钻研教材内容的习惯。对于那些可以用多种方法证明的定理、例题,可以让学生用与教材上不同的方法证明或推导,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

检查作业时要明确学生是否及时精读了教材,在复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当学生解答习题遇到困难而来请教时,对有些问题可以不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答,让学生从课本中寻找答案或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解决疑难,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使学生深刻认识“精读细做”教材的重要性。

此外,完成对课本的“精读细做”工作,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哪些是容易被忽略的、哪些是容易错混的,在备课时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精读教材,既备教材也备学生。

(二)作业量必须适当。一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深刻体会到精读教材的重要性,但有时作业太多,学生急于完成作业就不会花时间细致地阅读教材,因此课后作业量必须适当,并一定要有精读课本的任务,保证学生对课本有“精读细做”的时间。

(三)要经常教育学生重视对课本的“精读细做”,讲清它在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作用,在学生没有养成这一习惯前,不仅要反复交代还要具体要求,及时检查指导,使学生逐步养对教材“精读细做”的习惯。

猜你喜欢
钻研教材内容例题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Desire for Youth
乐在钻研中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略说钻研语文文本的基本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