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微视频的有效应用

2020-02-26 20:06卢正强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5期
关键词:应用对策微视频初中生物

卢正强

【摘要】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微视频整合应用于初中生物的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借助微视频的应用,优化课堂导入,突破重点难点,拓展生物教学内容,构建高效的生物教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生物;微视频;应用对策

微视频,是指微小、短小的教学视频。微视频是与“微课”不同的教学概念,微课仅是指教师结合某个教学内容开展重点讲解的教学视频,而微视频范围更广,除了“微课”,还有其他一切可以辅助应用于课堂的视频。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应用微视频这种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能够有效帮助教师改革教学的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满足学生听、视、读等多方面的需求,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本文中,笔者以初中生物教学为例,探索微视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及其对策。

一、微视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阶段,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导致生物学科被边缘化、不被重视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被边缘化的生物教学,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对教学的改革创新,进而影响了初中生物教学的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升。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微视频教学,不断优化生物教学的内容、形式等,进而达到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在初中生物“减数分裂”的教学中,如果教师采取生硬的教学方式,势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3D动画视频演示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直观、形象、易懂的演示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二)扩充课堂容量,拓展知识视野

生物是一门涵盖面较广的学科,知识点多是生物学科的基本特点。在传统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很少进行拓展和补充,影响了学生生物知识面的拓展。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微视频教学,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扩充课堂容量,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笔者在教学时,将有关生态破坏的视频融入教学中,让学生深刻意识到保护生态系统、刻不容缓。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微视频,渗透生命教育理念。这种借助微视频拓展教学内容的方式,也是生物学科教师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优化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生物实验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其生物综合应用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杜绝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巧用微视频教学手段,优化生物实验教学,从而全面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中,有很多微观的实验,学生凭借肉眼难以看到实验现象。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开展演示实验,让微观的实验宏观化,让学生能够观看实验的现象,把握实验的原理,全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微视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对策

(一)微视频在课堂导入中的应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课中,导入就是“开端”。教师要想教学取得成功,把握课堂导入极其关键。将微视频应用于初中生物的课堂导入,其短小精悍、精彩绝伦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取得好的课堂导入效果。例如,在《细菌》一课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对细菌的内涵、用途等有深刻的理解。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笔者结合网络视频:日本细菌战,将日本借助细菌伤害人类的事件作为课堂导入,激发学生探索有关细菌知识的兴趣。视频播放结束之后,笔者提问:同学们,我们刚刚看了日本细菌战的有关内容,你们是否觉得:细菌看似微小,其实力量很强大?那么,细菌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呢?为什么日本能够利用细菌伤害人类?问题的提出,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微视频在重点难点讲解中的应用

有人说:微视频是应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而生的一种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仅以语言表述、板书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想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具有一定的难度。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微视频,将动画、图片和视频等多功能进行整合,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最终帮助教师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时,这部分知识点于学生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学生死记硬背,也难以真正了解心脏工作的过程。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过程视频,直观地模拟心脏动态运行的过程,让抽象的知识点直观,让复杂的知识点简单,有效地帮助教师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微视频在课外拓展中的应用

课外拓展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物作为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拓展课外知识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例如,在《病毒》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病毒的知识有更为直观的讲解,笔者结合近期比较热门的话题: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禽流感病毒、艾滋病毒等视频知识,强化学生对病毒有关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要积极改变过去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巧妙地借助微视频的应用,拓展教学内容,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惠.视频短片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应用对策微视频初中生物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