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课程思政的建构策略

2020-02-25 14:34
关键词:传授高校教师育人

李 晨

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 1108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高校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起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最大化、效益最优化。

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如火如荼,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结构大于功能”的问题。其原因是对课程思政建构策略缺乏科学认知和方法支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的关键举措,要通过教育理念的转换、教育方式的创新和教育方法的变革,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教学之道与教学之术的有机统一。

一、教育理念: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2]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正是聚焦“育人和育才相统一”这一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实现课程育人从“知识传授”的单向度转变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双向度。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建设者,居于主导地位。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教育理念,需要高校教师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长期以来,高校教师普遍存在这样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专业课、公共课和通识课等各类课程,主要承担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责任,思想政治教育职能不在专业课教师职责范围之内。这种情况导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度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陷入“孤岛”困境。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正是着眼于这一突出问题。课程思政强调“思政在课程”,这里的“在”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在场性”,即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课程中见思政、以思政塑课程,实现育才与育人的有机统一。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从“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高度,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着力破解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教书和育人相背离的问题,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回归育人初心使命,回归教育本真。

课程思政具有必要性,那么,课程何以思政,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能否实现统一?课程思政的可行性问题,是高校教师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事实上,“教育并非一个价值中立的事业,就教育制度的本质而言,无论教育工作者是否意识得到,他们已经被卷入了一项政治活动”[3]。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不存在价值中立,也不能做到价值中立。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总是留有意识形态的痕迹,知识体系背后总是隐藏着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价值预设,进而表现为一种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换句话说,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始终如影随形、和谐共存。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正是一个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统一的过程,“每一门学科的发展都反映着勇于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每一个科学发现都反映着敢于质疑权威的创新精神,每一项技术发明都反映着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责任意识”,[4]这都充分说明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

二、教育方式: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5]其中,显性教育强调显性思政,指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教育强调隐性思政,指专业课、公共课和通识课等各类课程。“在教育教学中,既要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要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创造性转化。”[6]

作为隐性教育的课程思政如何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职能?这需要辨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之间的关系。与“思政在课程”的课程思政不同,思政课程强调“思政的课程”,即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和主要目标的课程,其根本属性是意识形态性。就高校而言,思政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授课内容既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知识体系,也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价值体系,“既是作为一种认知的解释系统,又是作为一种提供价值的符号系统”[7]。由此可见,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而言,“思政”的含义具有差异性。思政课程中的“思政”如同一只看得见的手,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实然地体现为价值引领,进而实现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相统一。而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并不完全实然地显现为价值引领,而需要授课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知识体系中,进而实现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相统一。因此,从课程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上看,课程思政“并不是‘隐’去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过滤’掉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8],而是对思政课程的拓展延伸,在这个意义上,二者遥相呼应、步调一致。

作为隐性教育课程思政,究竟“隐”在何处?这个“隐”强调隐思政之“形”,而得思政之“意”,达到遗貌取神的功效。隐思政之“形”强调专业课、公共课、通识课等各类课程不能“思政化”,不能遮蔽原有课程的固有属性和教学规律。也就是说,既不能将思政课内容直接搬上专业课堂,将专业课打造为冠以专业课名称的思政课,也不能将思政教育元素与专业知识体系简单嫁接和生硬拼凑。得思政之“意”强调在课程原有知识体系基础上,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这如同盐融入到水中,化有形为无形,不见思政之形,却能品思政之“味”,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达到思政育人的效果。

三、教育方法:教学之道与教学之术的统一

课程思政付诸实践最终体现在教育方法上。课程思政的教育方法是一个教学之道与教学之术的统一体,其中,道是术的根本,术是道的支撑,二者共同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达到课程思政从应然标准走向实然效果。

教学之道强调高校教师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升人格修养、政治素养和知识涵养。人格修养是高校教师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根本素养。教学活动是一种以“场”的形式进行的育人活动,其中,教师的学识水平、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价值追求以及外化出来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是一个学识与人格双重塑造的过程。因此,高校教师要不断提升人格素养,坚持立己德而树人德,真正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思政素养是高校教师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素养。高校教师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善于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看法分析问题,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扎实过硬的思政素养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坚实保障。知识涵养是高校教师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素养。高校教师要广泛涉猎,不断吸取新知识,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要聚焦现实,在认识世界、读懂中国中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节拍、聆听时代声音,为课堂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供给。

教学之术强调高校教师要具备驾驭课程思政的技巧与艺术。要注重思政元素的积累,提升思政元素的开发能力和抓取能力,将各类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不断丰富思政元素的资源储备。要注重思政元素的运用,在有效结合课程内容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处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关系。不能将思政元素任意地嵌入和碎片化地植入专业知识之中,而要找准切入点,把握落脚点,实现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的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要注重话语方式的转化,灵活运用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生活话语,不断增强话语的思想力、说服力和亲和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认同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猜你喜欢
传授高校教师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传授技艺
基于模糊多标准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
明星传授“颜控女”选车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