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静脉搭桥与全动脉搭桥对行CABG术后心肌损伤及远期疗效的影响

2020-02-25 13:00杨寅王联群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外科天津30005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2期
关键词:术式心肌动脉

杨寅 王联群 天津市胸科医院 心外科 (天津 300051)

内容提要:目的:探究全静脉搭桥与全动脉搭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对心肌损伤及远期疗效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行CABG手术患者共计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以大隐静脉为桥血管开展手术,观察组以乳内动脉为桥血管开展手术,比较两组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心房纤颤、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心房纤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1个月血管再通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动脉搭桥术式耗时时间长且难度大,但并发症发生率及血管通畅率偏高,对心肌损伤较轻。

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为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此时形成斑块并堵塞血管管腔,血流受阻造成心肌缺血,以心绞痛、心肌梗死为表现[1]。对应治疗上,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为主,目前临床常见桥血管为乳内动脉、大隐静脉,乳内动脉操作下,受长度限制并不适合用于多支动脉病变,而大隐静脉操作干预下,简单可用于桥血管。临床部分文献提示,对其通畅率低于乳内动脉[2]。CABG术式操作下,可解决血管堵塞并恢复心肌供血,但缺血再灌注往往会对心肌造成损伤。文章就对全静脉搭桥、全动脉搭桥应用情况如下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行CABG手术患者共计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经过临床专业医师确诊可实施术式;②经过患者、家属知情同意;③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②既往存在PCI史患者;③同期开展其他心内操作术式者。对照组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51~74岁,平均(65.2±3.4)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52~76岁,平均(67.9±4.2)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术前常规开展各项检查,明确血管走形,予以患者硝酸异山梨酯,扩张冠状动脉,并有效控制心率,维持在60~80次/min,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脂以及血压。术前全身肝素化并建立体外循环,术中有效维持浅低温,温度为30~32°C开展CABG手术。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对照组采取大隐静脉搭桥,切口为大腿内侧弧形,根部详细取材,长度为45~50cm。利用双钳技术、降落伞吻合方式对近、远心端吻合。两条序贯式旁路移植,升主动脉-对角支动脉-前降支动脉以及升主动脉-钝缘支动脉-后降支动脉。此时升主动脉打孔6×4mm,与静脉纵轴平行。远心端吻合口位置,侧-侧吻合口长径为4mm,端-侧吻合口长度为6mm,切口方向与静脉纵轴平行。可测定吻合口长度。观察组采取乳内动脉搭桥,术前准备镊子、哈巴狗钳、冠脉刀、侧壁钳等。切口为胸骨正中,抬高胸骨左侧,注入1%罂粟碱生理盐水,沿着乳内动脉两侧1.5cm,切开胸壁内筋膜,游离乳内动脉,肝素化5min,沿着第6肋间,切开血管蒂,观察血流量,应用“哈巴狗”钳钳夹,利用罂粟碱纱布包裹血管蒂待用,体外循环下,行大隐静脉远端吻合,行大隐静脉吻合。吻合前并修建乳内动脉远端吻合口,左前降支梗阻远端纵行切开4~5mm,利用7-0Prolene线双头针连续缝合。并仔细测定吻合口之间长度。术后患者均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正常生命体征平衡,并予以阿司匹林口服抗凝。术后均随访12个月,并予以CT复查。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术后血管通畅率进行比较,分别在术后1、6、12个月利用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评价血管通畅率。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率,包括心房纤颤、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肾衰竭。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开展中,数据计算采取软件为SPSS19.0,检验结果表法形式为“χ2”“t”,计数资料,采取“%”表示、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心房纤颤、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心房纤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42,例(%)]

2.2 两组术后远期血管通畅率比较

两组术后1个月血管再通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两组术后远期血管通畅率比较[n=42,例(%)]

3.讨论

CABG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常用手术,相比较PCI支架,远期再狭窄发生率偏高,且用于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栓风险显著上升。CABG术式操作下,血液从左心室泵出后,经过主动脉新架血管桥可到达心肌,此时可有效降低狭窄冠状动脉病变,并有效解决血管堵塞情况[3]。目前临床对桥血管选择上,以乳内动脉、大隐静脉为主,但目前对其操作及远期疗效上,往往存在一定差异[4]。

本文研究表明,对患者开展CABG术式,分别以大隐静脉、乳内动脉作为桥血管,结果得出,乳内动脉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再通率优势较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现阶段临床认为,采取静脉搭桥通畅率低于动脉搭桥,但其操作干预上,全动脉搭桥整体通畅率,显著低于50%。对其全动脉搭桥术式及全静脉搭桥术式进行分析得出,10年以上大样本对比上需进一步跟进[5]。术式操作中,器械准备工作及安全性成为保障术式成功关键,对每一种不同术式中应用不一样器械材料,如术式中哈巴狗钳及冠脉刀等均为手术所必须且独有器械,可有效针对出血点做好止血功能,临床实际应用效果显著。同时,要求医师了解器械应用情况,并详细了解器械消毒、准备工作。采取乳内动脉作为搭桥,因取材困难且管径小,并不适合用于冠状动脉病变,但实际具备致密内弹力层,可有效遏制平滑肌细胞移动,减轻术后粥样硬化、血栓,通畅率偏高。

综上所述,全动脉搭桥术式耗时长且难度大,但并发症发生率及血管通畅率偏高,对心肌损伤较轻。

猜你喜欢
术式心肌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