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设疑技巧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

2020-02-24 06:33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27期
关键词:点电荷火车加速度

王 正

(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 400065)

随着年段的升高,高中物理知识的难度大大加深,所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这导致高中物理课堂知识密度过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难免盲目地追求教学进度,进而习惯采取灌输式教学法,侵夺了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空间,这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造成了负面影响.为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不妨加强以问代讲,争取利用科学合理的设疑手段来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给学生打造自由开阔的思考和探究的空间.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物理能力,为学生日后在物理领域的研究发展奠定基础.

一、情境式设疑,激发思考兴趣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描述、组建活动、多媒体展示等手段来营造一种特殊的学习氛围,这对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具有一定的作用.而物理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寻常的提问方式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为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采取情境设疑法,即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方向,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故事、生活、游戏等趣味情境.以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并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参考系”这一节时,我便为学生创设如下生活情境:“暑假你乘坐火车出门旅行,火车中途停靠在某站点,这时你发现相邻的火车开始向后移动,同时你所乘坐的火车传来震动感.这时你如何判断是自己的车在行驶还是旁边的车在行驶?”学生很容易便沉浸在这一生活情境中,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答道:“观察外面地面上的建筑,如果建筑移动,说明我所乘坐的火车在行驶……”接着我便借“地面上的建筑”来引出“参考系”这一概念,并提问道:“如果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所看到的现象是否一样呢?”学生结合乘坐火车的生活情境很容易便做出正确判断.所以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取情境式设疑法是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的可行之法.

二、类比式设疑,提高学习效率

所谓类比,就是将甲、乙两个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对象放在一起比较,然后根据甲对象的特点来推断乙对象特点的一种最简单的推理形式,同时也是数学、物理研究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思想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帮助学生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而考虑到高中物理的知识范围内有很多相似的内容,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采取类比式设疑的策略.即先分析知识内容,寻找与其相似且学生熟悉的知识点,然后根据二者之间的关系来设置问题.从而简化学生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点电荷”这部分知识时,我先向学生提问:“什么叫质点?它有哪些特征?”因为这些内容学生早已接触过,所以很容易做出回答.然后我再引出“点电荷”这一概念,并提问道:“点电荷和质点有什么相似之处?”学生通过定义的类比找出二者的相似和不同之处,于是我接着问道:“体积很小的物体就可以被看成质点,这句话对不对?点电荷又有哪些类似的特点?”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继续将二者进行类比,根据“质点”的知识总结出很多“点电荷”的知识.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帮助学生对这两部分知识形成系统性记忆.

三、递进式设疑,简化探究过程

高中物理知识的难度系数大大提升,这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扰.并且,由于天生智力、学习经验以及接受能力不同,必将导致学生在物理水平上存在差距,而这种差距在学生进入高中以后会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放慢教学的脚步,给学生一个慢慢成长的机会.为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采取递进式设疑的策略.也就是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由浅及深且层层递进的问题.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思考,并简化学生的探究过程,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内容.

例如:在学习《功率》一课时,我先提问道:“功是什么意思?”因为上节课已经学过“功”的内容,所以学生很容易做出回答.然后我继续提问:“小明和小刚分别把同一桶水提上二楼,他们做功一样吗?为什么?”学生答道:“因为提水桶时所用的力和水桶移动的距离相等,所以二人做功相同.”接着我加深问题的难度:“可是小明用一分钟的时间把水提上去,小刚却用了40秒,这说明什么呢?”学生开始思考和讨论,最终在我的指点下得出二人做功速度不同的结论,于是我便顺势提出“功率”,并继续设疑:“你能总结出‘功率’的定义吗?”以上问题由易到难,并且每两个问题之间都存在递进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简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提高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

四、陷阱式设疑,实现查缺补漏

物理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严谨,因为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一点漏洞便会造成极大的误差,甚至直接决定了结果的对错.但是,马虎大意是高中生普遍存在的特点,再加上学习任务过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得过于急切,这进一步导致学生在解题时频频出错.为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陷阱式设疑法.也就是根据教学内容中学生容易忽略的部分,为学生设置易错的问题,并诱导学生犯错.最后让学生在检查和纠错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实现查缺补漏.

例如:在学习“加速度”这部分内容时,根据学生容易疏忽的部分,我为学生设置如下具有一定迷惑性的题目:

(1)甲球速度是30m/s,乙球速度是20m/s,那么甲乙谁的加速度更大?

(2)甲球的速度从3m/s变化到30m/s,乙球的速度从3m/s变化到20m/s,可以说明甲球的加速度大于乙球的加速度吗?

很多学生对这两个问题作出了误判,于是我便让学生重新阅读和理解加速度的定义,并从题目中寻找决定加速度大小的元素.之后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对结果进行改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弥补学生课上学习的不足,并增强学生的谨慎意识,进而升华课堂教学的价值.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学情来探索科学合理的设疑技巧.争取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以顺利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促进学生物理水平的进步.

猜你喜欢
点电荷火车加速度
“鳖”不住了!从26元/斤飙至38元/斤,2022年甲鱼能否再跑出“加速度”?
点电荷的平衡与非平衡问题的进阶学习
点电荷的平衡与非平衡问题的进阶学习
天际加速度
创新,动能转换的“加速度”
死亡加速度
新高考下关于电场强度的求解方法
火车
登上火车看书去
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