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分析在议论文写作中的应用

2020-02-23 14:19朱清洁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内因外因议论文

朱清洁

因果分析在议论文写作中的应用

朱清洁

(延边第二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

在议论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原因型鱼骨图”发现事物的原因,并运用层层追问、内外因相结合以及假设推求的因果分析法,多层面多角度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不仅可以获得准确而深刻的立意,而且能够深入而辩证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增强思维的深刻性与敏捷性。

高中语文教学;议论文;写作;因果分析

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说“说理是议论文的核心,分析、论证是说理的核心”[1]。然而,当前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大面积雷同,观点加材料,事例加结论,缺少分析、论证的种种问题却普遍存在。尤其是高一学生对议论文的认识一知半解,他们构思议论文的方式往往是先想有哪些事例可用,对于素材积累有限的学生而言,如果想不到合适的事例,就生搬硬套,只说事,不说理。另外,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很多学生审不准题。因此,对于思维活跃的高中生而言,我们有必要帮助他们调整思维方式,在议论文写作训练中学会分析、论证,能够有理有据、有条理、有深度地说理。

一、借助“原因型鱼骨图”发现原因、确定立意

鱼骨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思维工具,所以也可以称之为因果图,分为问题型、原因型、对策型三类。其中原因型鱼骨图可以应用于作文教学,帮助学生分析作文材料,拓展思维,理清思路,准确立意。

在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绘制原因型鱼骨图,用鱼骨图直观地展示他们的思维路径。学生从概括作文材料的结果出发,针对结果提出问题,并写出能够想到的所有原因,然后分析、筛选,明确主要原因,最终从主要原因切入,确定准确而较为深刻的立意。下面是一则作文材料: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2]

上述材料的结果可以概括为:“根本没有飞的愿望的鹰飞了起来。”由此提出问题“为什么一只根本没有飞的愿望的鹰飞了起来?”学生可以通过绘制原因型鱼骨图的方式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首先画一条主干骨及鱼头,将要探讨的问题“为什么一只根本没有飞的愿望的鹰飞了起来”写在鱼头之上。然后画出鱼的大骨,一般画二到六条大骨。这些大骨是问题产生的原因。接着尽可能多的找出可能的原因,例如“主人逼迫”“处境危急”“求生欲望”“成年鹰的本能”“危机唤起潜藏的力量”等。将所有原因整理出来,去除重复和没有意义的原因,将保留的原因分别填入几条大骨,然后逐一分析,最终确定“危机唤起潜藏的力量”才是更深层、更主要的原因,更适合作文章的立意。

二、运用因果分析的方法分析、论证

1.多重因果,层层追问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宁可找一个因果的解释,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3]可见因果分析的重要性。因果分析,就是通过分析,确认事物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议论文是说理的文体,说理就是辨析事物的存在规律及因果关系。议论文的说理很大程度上就是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

“追问到底”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管理上广泛推行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分析作文材料很有借鉴意义。例如,丰田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发现一条生产线上的机器总是停转,于是,他与工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因果追问:机器为什么不转了?因为保险丝断了。为什么保险丝会断?因为超负荷而造成电流太大。为什么会超负荷?因为轴承枯涩不够润滑。为什么轴承枯涩不够润滑?因为油泵吸不上来润滑油。为什么油泵吸不上来润滑油?因为抽油泵产生了严重磨损。为什么抽油泵产生了严重磨损?因为油泵未装过滤器而使铁屑混入。[4]

经过五次连续地追问“为什么”,最终的原因也就找到了。给油泵装上过滤器,再换上保险丝,机器就正常运转了。如果没有这样的层层追问,仅仅换上保险丝,虽然机器可以立即运转,但不久还会停转。

这个例子让我们看到:每一次追问都是一次因果分析,所以对于有多重因果构成的事件,不能只停留在某个因果层面,应当一层一层追问下去,直到找到根本原因。我们可以将这种层层追问的方法应用于议论文审题立意的指导教学。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分析寓意型作文材料,这类材料言简义丰,需要深入分析,才能发现深层意蕴。例如下面一则作文材料: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从故事结局出发,层层追问:为什么蜗牛最后死在了草丛中?因为它什么也不肯干。为什么它什么也不肯干?因为它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想做的事情做不成。为什么它想做的事情做不成?因为他把目标定得太大,不切实际,最终一事无成。

显然,越深层的原因就越能说明问题的实质,就越有说服力。层层追问的因果分析法特别适用于单则材料、单一角度的作文的审题立意。不过,即使作文材料复杂、角度众多,但最终还是要选择一个角度立意,此方法同样适用。

层层追问可以实现立意的深刻,也可以开拓论证思路,保证思维连贯而有条理。从本质上讲,写作也是寻求真理的方式,层层追问可以将学生的思维不断推向深入,一步步接近事物的根本原因,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2.内外结合,彰显思辨

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事物的发展变化离不开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具体而言,内因就是行为者内在的因素,包括个人能力、行为动机、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努力程度等。外因则是行为者的外部因素,如生存环境、家庭状况、人际关系、时代背景、社会风气等。

内因是事物成因中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往往是议论文写作角度的首选,由内因切入立意,能够彰显文章的深刻性。当然,若从外因切入立意,则会显得角度新颖,分析准确,也绝不失深度。例如,由吴京导演并主演的《战狼Ⅱ》,从2017年7月27日上映第一天,就伴随着影史各项纪录的不断刷新与超越。探究其火爆的内因和外因,我们会发现,档期选的好、各方宣传到位、演员片酬要得少,这些外因不可或缺,而制作精良这一内因更是电影获得高票房的不二法则。

这种内外因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可以运用在议论文的具体论述中。但要注意,分析论证时,不是简单地将内外因一分为二,而是以一方原因为主,另一方原因为辅,在内外兼顾的基础上,或侧重内因,或侧重外因,这样,既能见出深度,又可富于思辨性。例如,在阐述“抱怨”的原因时,我们可以这样写:青年人本该充满朝气。但是,(抱怨的现象)有一些年轻人却经常怨气冲天,牢骚满腹。有人抱怨贫富不均,“投错了胎”;有人抱怨待遇不高,人生乏味;有人抱怨无爹可拼,独木难支。也有人声称应试教育毁了自己,还有人埋怨婚姻磨灭了理想,更有人唠叨体制捆绑之下无用武之地。诚然,(抱怨地外因)社会不公尚未消除,许多制度仍需完善,家庭矛盾在所难免。然而,究其根本,(抱怨的内因)抱怨者更多的还是为自己的无知无能找借口,给自己的懒惰懈怠寻理由,说到底就是缺乏敢于担当的自信而推卸本属于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再如,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讲述的故事: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先后遭遇受伤、朋友离弃、荒原迷路,到最后,在几天没吃东西和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又遇到了一只生病的狼。这只病狼舔着他的血迹一直尾随着他。荒原之上,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身躯,互相猎取着对方。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后来,他被捕鲸船上的科考队员发现而成功获救。

这个淘金者为什么能活下来?如果兼顾内外因来分析论证,侧重的原因不同,彰显的观点也就不同。侧重内因,则可以认为 “对生命的热爱是他活下来的内驱力”,侧重外因,则可认为“是狼这样的对手激发了他的潜能”。同样采用先概述材料,再用“诚然……然而……”的句型分析论证,最终形成观点不同的论述:①面对同样的饥饿与疲惫,一个人与一头狼展开了生死角逐。最终,人战胜了狼,并成功获救。诚然,狼的威胁让他不得不奋力反击。然而,对生命的热爱才是他活下来的最大动力。②面对同样的饥饿与疲惫,一个人与一头狼展开了生死角逐。最终,人战胜了狼,并成功获救。诚然,顽强的毅力可以让人敢与死神抗争。然而,如果没有狼这样的对手的步步紧逼,恐怕他是撑不到最后的。正所谓“潜能因对手而发掘,生命因对手而强大”。

3.假设推求,探寻后果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运用假设推求的方法可以预测、探寻事物的后果,这里的“后果”指的是做某件事的后效,与“前因”相对,即事物产生的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作用。例如,如果一味抱怨,会产生哪些后果呢?通过假设推求,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预测:一味抱怨,会使人变得懦弱,会阻碍自我成长,形成消极思维定势,还会破坏人际关系。总之,一味抱怨,会让人逐渐远离优质的生活,远离走向优秀的道路。显然,抱怨的后果和“抱怨”之间也是因果关系。运用假设推求的因果分析法,阐述事物的影响或作用,可以开拓写作思路,让构思更完善,让说理更深入而缜密。

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材料取自“二战”的真实故事,考生完全可以对材料进行假设推求:假如统计学家沃德没能力排众议,军方一意孤行,坚持“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那么会造成什么后果呢?显然,这样做不但不能减少空军伤亡,还会增加军费支出,带来更大的损失。最终只能用血的代价和惨痛的教训来进一步证明沃德的正确性:显性的问题固然值得重视,而具有决定成败作用的隐性问题却绝不可忽视。用假设推求方式引出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任何事物现象的出现,必然会对后续事物的发展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或作用,假设推求是基于经验和逻辑的推断,未必是真实发生的,但却可以反观事物的内在价值。堆砌材料,缺乏论据分析是导致当下高中生议论文论证空泛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论据进行假设分析,推求后果,正面论据反向假设,反面论据正向假设,正反结合分析佐证,会使论证更加深入透彻。在日常写作训练中,学生不断尝试运用假设推求的分析法,则有助于提高洞察力,发展逻辑思维。

综上,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帮助学生积极调整思维方式,借助有效的思维工具,恰当运用因果分析的方法,多层面、多角度地思考,深入、辩证地分析、论证,必将揭示事物更深层的矛盾,写出更深一层的道理来,在写作实践中不断获得思维品质的提升,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

[1]余党绪.说理与思辨——高考议论文写作指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李建生.说理如何更有效:理性思维与议论文写作研究[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

[3]韩树英.通俗哲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4]施清杯.逻辑思维和高中议论文写作十六讲[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2019—10—01

G633.34

A

1673-4564(2020)02-0190-03

猜你喜欢
内因外因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书面表达中从内因角度分析的写作方法
议论文的标题与首尾
浅析如何使普通高中学困生爱上英语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析
浅析影响银行业发展前景的因素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侵华日军失败内因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