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2020-02-23 06:52张延铭
语文天地 2020年20期
关键词:词序介词文言

张延铭

中学文言文传统的教法是教师串讲,尤其对初中生,更是不敢放手。实践证明,串讲的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更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为了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这一任务,在近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我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了有效尝试,感到效果还好。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科学分析,揭示规律

文言文中有相当数量的文言虚词,用法各异。倘若逐一记来,即使不是徒劳,至少也是事倍功半。例如“之”字,在文言文中大致有三种用法,在“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中,它相当于结构助词“的”。而在“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中,却是代词,指代上文的“侮臣者”。在“何罪之有”“何陋之有”这类句中,“之”字无实在意义,但它却改变了固有的动宾关系,将宾语置于谓语之前。在“怅恨久之”(《陈涉世家》)“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平”(《廉颇蔺如列传》)这类句子中,“之”字也无实在意义,只有补充音节的作用。

再如使用极其广泛的介词“于”,在“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生于优思,死于安乐》)中,相当于“在”。在“受地于先王,是终守之”(《唐睢不辱使命》)中,相当于“以”。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相当于“到”,等等。文言词语在文中、句中的这些意义和用法,在讲课中必须讲清,但这只讲了它们的“个性”特点,更重要的是还应该讲清它们的“共性”特征,让学生认识其普遍的规律性。如上述的“之”字,不仅要讲清在作代词、助词用,而且要归纳出它的共性特征——用在动词、介词后,作代词,充当动词、介词的宾语;用在定语后,名词(中心词)前,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字。许多常见的文言虚词,都有其使用规律,在讲课中不仅要讲清个别的意义和用法,而且要讲普遍的意义和用法,不但要讲清它的个性特点,而且要讲清它的共性特征,这样就可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循序渐进,逐步加深

文言文对初中生来讲,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因此,在初中阶段进行文言文的教学,需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拓宽。

从七年级开始,语文教材中就编入了一些简易浅近的文言文,以后逐年增加教材的分量和难度。在具体教学中,除在宏观上严格遵循教材所体现的这种循序渐进原则外,在微观上,对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字到词,由词到句,逐步加深拓宽。

2.夹岸数百步(《桃花源记》)

情况 3.2.2 C1中恰有一个集合不是Y中顶点色集合,4,5,6中至少有一种色同时包含在每个C(ui)中,不妨设C(ui), i=1,2,…,10,则{1,2,5},{1,2,6},{1,3,5},{1,3,6},{2,3,5},{2,3,6}不是X中顶点色集合且至多有两个不是Y中顶点色集合。

经过这样深层地分析,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因此对文言文的学习效果也会越来越好一些。

三、相互渗透,温故知新

1.何忧令名不彰邪(《周处》)

基于前人的经验及对Einthoven三角定律的深入解读[2-4],我们尝试寻找一种不用记忆大量错接后心电图形特点规律,仅画图就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出心电图的各类导联错接的方法,还原“犯罪现场”。

所谓相互渗透,是指在讲解文言文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时,适当地联系一些与之相对应、相关联的现代词,这样,学生便容易理解,容易掌握。例如:

但是这样讲解,只是学生获得了一些感性认识。也就是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对文言文的认识与理解应再加深一步。如上述词句,可以从词的语法功能和句子结构方面来加深理解和认识。如“胡不见我于王?”这个句中的动词“见(xiàn)”,是句子谓语成分,代词“我”是“见”的宾语。那么“于王”这个介词结构(或介宾词组)算什么成分呢?根据现代汉语中介词的用法分析,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只能与最后面的名词或代词结合起来修饰动词,作动词谓语的状语,“于王”这个介词结构算是动词谓语“见”的状语,但它并不在状语的正常位置,而是倒置于动词谓语之后,这个句子便可译为“(你)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这样这句话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意思也就更明白了。

基于“互联网+”的农村电商信息化建设研究…………………………………………… 郭宁宁,徐 凌(4.19)

比如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的活用、词序倒置现象。初中生一开始接触这类语法现象,不能讲得深,只能就其在句中的意义做一些恰当的解释,使学生够能理解即可。例如:“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狼》),句中的“犬”解释为“像狗一样”,句意也就好理解了。再如“将军身李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中的 “箪食”“壶浆”是比较难理解的。解释为“用箪(竹篮)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浆(美酒)”,这样,整个句子的意思便好理解了。再如“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句中“忿恚尉”就很难理解,将“忿恚尉”理解为“使尉忿恚(恼怒)”,句意便豁然开朗了。有些类型的句子,若按文中的词序来讲,便很不通顺,只有调整词序,才能讲通。例如,孔子云:“何陋之有”,按句子词序讲,就是“孔子说:什么陋有”“微斯人,吾谁于归?”(《岳阳楼记》),按句中词序讲:就是“没有这样的人,我谁和一道呢”如果这样讲,谁能听懂?但调整一下词序,解释为“孔子说得好:有什么简陋”“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是一道呢”,这样句子通顺了,意思也明白了。

1例中“令名”的“令”作“美好”解,学生乍一听,觉得有些别扭。认为:令,常与“命令、号令”联系在一起,怎么又说有“美好”之意?但一举出现在交际中常用的“令郎、令德”,学生便容易接受,容易理解。2例中的“夹岸”,教学参考书中释“夹”为:本指从两旁钳住,这里形容桃花林漫生在溪水两岸。我联系到广播、报刊中常出现的“夹道欢迎”等词语,学生便很快理解它的含义了。3例中的“之属”,是“之”与“属”结合在一起。这类词语更不宜给八年级学生抽象地去讲,我把它与现在常用的“之类”“之流”联系起来,对照起来去讲,学生便恍然大悟。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教育观念讲究与时俱进,我们所说的老师已经不是指掌控课堂的严师,也不是正言威仪的长辈,而是面向社会在文化教育上的引导者。如今的教学要求师生之间地位平等,双方具有关于人性的交流互动,教师可以导演整个课堂的流程,但是不可以抹杀每个学生独特的表演。同时教师扮演的也不是一个旁观者或者点评者的角色,如果为学生创造了相应的情境,却缺乏有效的指导,那么情境教学的实施也不会获得好的效果,所以在情景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

采用古今词语的意义相互渗透,实际上就是利用学生已熟悉的“今词”来帮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生词”,即“温今”而“知古”。教学实践证明,这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有很大的收益。

四、讲练结合,学以致用

只讲不练,只学不用,是不能培养和发展初中生实践认知能力的,我在几年来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深感边讲边练,边学边用的好处。比如文言文中大量的文言虚词的用语,在前面课文中讲过的,在后面的课文中又反复出现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尽量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课文中的问题,如此反复讲练,长期坚持,到九年级时,大部分学生不但能熟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熟悉常见的通假字以及常见的文言句式,而且初具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我曾选录课本外的一些浅近的文言文让学生试读,一般学生也还能较准确地理解文句。

民国时期的郑文焯、叶恭绰对苏轼词都极为赞扬,肯定苏词豪放词风对词史的贡献。五四时期的胡适认为东坡作词“只是用一种新的诗体来作他的‘新体诗’”,肯定其“以诗为词”。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将东坡词的诗化当作最具开创性的特点。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租浅的见解和做法,我将继续努力以争取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猜你喜欢
词序介词文言
介词和介词短语
修改病句的妙招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介词不能这样用
汉语搭配信息对词汇识别的影响
俄汉语定语对比
影响词序的“普通重音”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