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
【摘 要】在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要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潜移默化地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文章基于此点,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内外阅读衔接
阅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新课改要求教师就要重视学生的课内阅读,也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因此,教师应该将课内外的阅读材料进行系统、科学地整合,利用语文课堂有序地呈现。这样就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优化阅读效能,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
一、整合教材资源,延伸课外阅读
要想实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教师就一定要有效地整合教材资源,要在课内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地延伸课外阅读内容,让学生能够有相关的知识基础,充分理解阅读内容,积极寻求课内与课外的知识衔接点,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有效地理解阅读内容,实现高效的阅读。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就可以将这一课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从诸葛亮、周瑜、曹操等人物关系着手,细化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解析,加深学生对这些人物形象的感知力。并且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情节,让他们主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他们逐渐解剖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入我国的四大名之之一——《三国演义》,延伸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因为有了课内知识作引导,学生就能够在充分感知并掌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展开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学生带入到相关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进入到更大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气氛,最大程度地让学生理解、感悟,深化对《草船借箭》课文内容的感知,实现学生的有效阅读。
二、重视方法指导,养成阅读习惯
要想实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运用高效的阅读方法,积极展开课内外的阅读,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加深自己对文章内容的高效掌握和解读,以此引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他们的文学品格,发展他们的阅读素养,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父爱之舟》时,就应该注重方法的指导。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览全文,大致感知文章的框架结构。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发现,这篇课文作者是根据一件件小事的描述,逐渐展现父亲对自己的爱的。对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确定阅读的方向和主要步骤;其次,在感知了文章写作思路和写作框架的基础上,学生就可以确定,需要对每一件小事进行大致概括,然后再仔细阅读每一件小事中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也就是学生对抒情句段的精读;最后,在学生完成以上两个步骤之后,就应该结合内容和情感表达,实现对文章中心的有效解读,升华自己的情感。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让学生进行借鉴,指导写作。之后,教师可以引入同类型的文章《乡下人家》,这篇文章也大致分为了几个段落,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习惯展开有效阅读,实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三、开辟阅读渠道,开展阅读实践
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效衔接的价值,教师就应该积极开辟阅读渠道,开展阅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有多元化的阅读渠道,能够通过对各种文章的阅读,丰富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学生通过实践研究,能够将阅读知识与生活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灵活地运用。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作总结回顾。很明显,这一个单元的文章都是与鲁迅先生有关的。要么是鲁迅先生写的文章,要么是关于描述鲁迅先生的文章。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应该积极引入一些与鲁迅相关的文章,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初中即将所学的内容,让学生现在阅读,能够让他们在以后的阅读中获得不一样的感悟和理解。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实践探究的方向,比如让学生在假期的时候,去游览鲁迅纪念馆,让学生在实践中,走近鲁迅,感知鲁迅,形成对鲁迅先生的多元解读和认知,真正意义上地实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实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课内阅读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展开课外阅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体验,提高他们的阅读效能,进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品格。
参考文献:
[1]陈向华.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策略初探[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06):83-84.
[2]戴翔玲.课内得法 课外受益——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J].甘肃教育,2019(12):51.
(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雨碌乡铁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