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音乐课堂中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2020-02-22 22:47翟红妍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5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实施策略小学音乐

【摘 要】合作学习是让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去沟通、学习,实现共同参与、团队协作,共同成长的目的。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不仅仅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有团队合作意识。因此对于新时代教学理念下合作学习实施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时代的必然结果。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做好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工作,本文在这个基础上对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施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课堂;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一、合作学习的实施对小学生产生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

有研究表明,与传统课堂相比,合作学习课堂的学生对学习的厌倦程度较低。在实习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实习班开展了合作学习,与上一节课相比,学生在实施合作学习中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在每一节课中,笔者根据每一节课的整体情况设定合作学习目标。例如,在《数蛤蟆》与《花蛤蟆》的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对本课产生兴趣,熟练掌握所学内容,感受使用小乐器等合作表演形式的乐趣。

在合作学习的实施中,小型工具被广泛使用。小学生在这个阶段对事物的好奇心更大。据笔者调查,学生在音乐课上从未接触过小乐器,小乐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竞争心理强烈的今天,笔者以小组为合作学习的单位,采取小组竞争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辱感,用这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在相互竞争,演奏一种小乐器。

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激发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在掌握了每堂课所学的知识之后,一些学生在回到课堂后把所学的歌曲和内容展示给其他老师。因此,通过在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来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激发小学生的创造能力

课堂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相互联系的。

在实践中,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了合作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四年级《那达慕之歌》歌唱课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被邀请在小组中讨论结论,并与不同的人一起唱,学生积极分组讨论,每个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增强小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当今社会,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生存的重要法则,团队的合作是一个人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石。

笔者在实习期间在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感受集体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唱歌课《那达慕之歌》,最后笔者采用的是小器乐合作表演。班级人数为56人,7人为一组,共分为6组。一组击鼓(击打×节奏型),二组敲击木鱼(节奏同鼓),三组拍手(节奏同鼓),四组敲击双响筒(敲击××节奏型),五组演奏串铃(节奏同双响筒),六组拍手(节奏同双响筒)。一至三组为固定节奏,起领导作用。双响筒模仿马儿奔跑,串铃模仿马儿脖子上的铃铛,第六组的作用为稳定四、五组的节奏。第一次合作的效果并不好,同学们反映,小组一起表演,歌曲更加欢快活泼。笔者进行指导,小组合作和谐,效果较好。通过运用合作学习的乐趣,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在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初步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合作学习在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角色定位错误

通过小学音乐课堂的听课,我了解到,虽然很多音乐教师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音乐教学形式,但他们没有意识到新的国家标准精神,也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形式,课堂上,音乐教师仍然占主导地位,学生只是教学工作的“辅助者”。学生学习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机械地遵循预定的教学安排,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现实意义。因此,即使小组合作学习被引入课堂,学生仍然不是学习的“主角”,而是被动地参与课堂。

(二)合作学习任务设计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

音乐教师在合作学习任务中没有精心设计,设计不合理,随意性强。笔者清楚地感觉到,许多音乐教师,不管他们学什么,都会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讨论。有时,任务设计太简单,学生不需要合作讨论就知道答案;有时,任务设计太难,学生无法进行合作讨论,合作学习毫无意义。例如:在《动物说话》这节音乐课上,在让学生听完歌曲后,随即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能从歌曲听出什么动物。这种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就是非常不合理,毫无意义。因为问任务设计的过于简单,学生没有可以讨论的内容。这种合作学习不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也是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音乐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缺乏有效的指导

在音乐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后,教师便放任学生不管,在一旁观看,而学生小组内则讨论激烈,在整个讨论中,教师缺乏介入和指导。例如在三年级音乐课《剪羊毛》中,首先进行了将近半节课的学唱歌曲阶段,随后才进入小组合作学习阶段。教师设计的讨论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演唱,可以让这首歌曲更加活泼欢快。随后学生进入到了激烈的讨论中,教师则没有进入各小组中进行指导,而是自己独自看看教案。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虽然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但是没有进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和调控,所以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秩序混乱,学习效果差。

(四)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不完善

小学音乐课程不需要考试,这点与小学主科课程很不相同。音乐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考核的标准主要是以音乐教师的自己的看法为主,例如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学习的主动性、是否按照老师的要求积極表演等等。这种考核的方式主要是根据教师的个人判断,缺乏客观性。对学习情况的考核过程没有制定详细的指标,考核太过随意。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的效果的评价时,音乐教师只是很笼统对学生进行鼓励:例如“XX同学,这样做很好”、“你们的意见都很新颖”等等。这种不明确的评语,非常不合理,如果继续进行这样的课堂评价,会严重打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最后,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拥有自我评价的能力,他们也拥有评判他人以及接受他人评判的能力。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应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己我评价、小组内互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三、小学音乐课堂中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根据学科的特点,如何结合书本内容将小组合作学习更高效更大发挥团队作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我实施的一些策略。

(一)把握人员分配中的协调原则、互补原则

人员的分配协调、均衡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取得高效结果的前提,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往往采取自由随机分组的形式,教师不去考虑学生是否可以融入进入,因此对于小学音乐教师而言,需要在分组过程中注重协调原则以及互补原则。即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性格、兴趣爱好、学习程度等),结合自己对班级学生学习能力的了解,按照最高到最低进行排序,按照小组分配的数量进行分组,在具体分组中需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即每组成员的组合是由高、中、低的不同学习能力学生,以此来达到组内成员之间的协调,相互互补,实现一种公平、公正的分组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这种分组模式可以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实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歌唱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实施手段,学生的演唱水平不受成绩好坏稳定,而因天生嗓音条件而定,有的同学天生乐感好,或者一副好嗓,一开口就能唱出明亮、悦耳的歌声,而有的乐感差,五音不全,开口嗓音嘶哑,暗淡。因此对学生做一个全面的声音摸底,以四人为例,每组均匀搭配两名或者两名以上音准乐感好的同学作为小组的歌唱主心骨,带动唱不准的同学慢慢想准确的音高靠拢。因此协调、互补地分配也需要根据学生的擅长分配,班上很多同学都有学习艺术特长,针对这些同学的自身优势,分配其他有共同爱好的小组中去,培养合作小组共同的爱好与兴趣点,发挥小组的个性优势,形成小组特有的风格与特点。

考虑个体差异进行评价,每个小组里要有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要保证每组都能很好地完成学任务。每一个合作小组都会有能力比较弱一点的潜能生的情况,规定好师傅和徒弟,在演唱、演奏学习中,安排师傅对徒弟的一些辅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小组成员的素质提高,也能更有效地加强小组意见的凝聚力。

(二)分阶段性的设计长远的教学目标

在实施合作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做一个详细阶段性的教学计划与安排,例如一学期要让学生至少完成几次小组合作演唱。歌唱形式的活动在形式上要做到一个怎样的程度,列出详细的目标后,再结合书本知识将目标分配到某一章某一节内容上,这样细化的布局能更快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做出专题指导,提高学生音乐课堂中有效合作方式的学习能力。根据知识点难易程度设计不同的合作方案。低年级的学生在乐感、音乐经验积累上的能力带不足,主要靠老师的引导如何完成任务,还没有独立创作和创编的能力。所以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形式演唱,或者集体的小合奏来简化知识点,慢慢消化知道点。提升他们的合作能力与音乐素养。高年级的同学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与具备一些音乐技巧能力。可以将些作品进行再加工与创作,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关注学生实施情况,加强指导

及时鼓励肯定小组的表现。在所有的人员分配当中,老师起了一定的主导作用,学生是否愿意,是否对成员有所不满,老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表现,要强调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能更有效、更持久地进行,老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给与鼓励性评价和建议,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小组合作的快乐与成功,提高学生进行合作的信心。

合作任务注重多样性。合作方法要有创意,合作任务要有变化。小组的合作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必须要有合作的价值和必要性,并不是为了合作的形式而进行小组合作环节。小组合作的形式不能一成不变,要有创意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小组合作时,要用不同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参与兴趣,才能保证课堂秩序不会混乱、嘈杂。如发放一些小道具来表演歌曲、打击乐器重视课堂反思与学生反馈。在合作当中,老师多给学生一些发言思考的空间。多聆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诉求。鼓励学生做一些赞赏性、鼓励性的语言来评价,比如说“我觉得他们这组的亮点是,XX有表情,XX很大胆,要是变成像一个人在演唱,可能会更棒。”还有“他们的乐器演奏我都很喜欢,但是我还喜欢他们能发出有节奏的声音来”。让学生学会主动先找到他们的优点来评价,再提出建议,可以让学生之间更容易被接纳。丰富了课堂评价语言,也为小组带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客观合理地评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情况

音乐教师采用开放多样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音乐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是学生音乐情感和美的培养,音乐技能的提升只是次要方面。对学生考核标准要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不断校正,要充分认识不同的学生在音乐学习和领悟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小组合作学习要使用具体化而不是宽泛的语言对音乐课堂的学生进行评价,这种具体化的评语是学生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的动力。每个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学习能力和家庭音乐背景都不相同,如果只是采取單一呆板评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和评判,反而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反效果。例如有些虽然对音乐感到喜欢,却对音乐还懵懵懂懂的学生,会被这种僵化的评语打消积极性,学生对音乐潜在的喜爱和天赋会被泯灭。这种违背了在音乐课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了。小学阶段音乐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考核也要根据音乐的这种特性采用多种考核方式。例如学生的自我评价、班级里的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进展表记录学生学习的协作能力提升、参与积极性等等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的合作学习是让学生通过音乐课程中的分工合作,感悟音乐的特征与魅力。对于学生来说合作学习的价值意义不仅仅让自身更好地与同学合作,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得,从而更快更多地领悟其中的音乐艺术,也让自己从实际中锻炼合作学习意识,为未来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合作学习的技巧,更好地实施合作学习,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合进去,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张文慧. 小学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J]. 中外交流,2019,000(010):98.

[2]康悦. 小学音乐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应用[J]. 进展:教学与科研,2020(5):159-160.

[3]熊银. 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 信息周刊,2020,000(012):P.1-1.

[4]王一晴. 小学音乐课堂合作学习方式探索[J]. 中小学音乐教育,2020(5).

作者简介:

翟红妍,女,1995。07,汉族,河北承德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实施策略小学音乐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