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典籍《天工开物》中修辞格及其风格英译之译者行为批评分析

2020-02-22 21:46王烟朦许明武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修辞格求真译本

王烟朦 许明武

(华中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1.0 引言

晚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李约瑟(Needham,1965:171)誉为“中国技术典籍的扛鼎之作”。而美国技术哲学家唐·伊德强调“技术无论如何都不能摆脱其自身的社会和文化情景”(Ihde,1990:144)。宋应星饱读儒家经典,投身科举,却“五上公车不第”,而且他曾撰写政论文《野议》,阐发恢复农事和提倡实学等挽救时局的观点。实际上,《天工开物》记载农业和手工业两大领域的谷物、染色、造盐、冶铸等生产技术是将《野议》的设想落到实处(Schäfer,2011)。《野议》字里行间表明其谏言对象是皇帝和朝堂之人,而“历代以文章词赋桎梏天下人士之思想,遂群注重于文学之一门”(李乔苹,1940:1),《天工开物》得以广泛流传,进而主张被采纳必然以此为价值取向,其行文诉诸了多种修辞格,即为提升语言表达效果而有意识地偏离语言和语用常规,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言语表达结构和模式(王希杰,2004:11),由此构成了原文风格的一部分。

科技典籍承载的科技应用价值对于当今社会十分有限,其中蕴含的伟大文学传统和艺术张力“在一定程度上比传达科技信息更有意义”(肖娴,2019:60)。翻译也是文体风格转换的过程(Nida &Taber,1982:12),修辞格正是作者写作风格的重要体现(周领顺,2014a:234)。本文试以196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籍华裔任以都和先生孙守全的《天工开物》英文全译本,与1980年我国台湾中华文化学院出版社推出的化学史家李乔苹英文全译本(分别简称“任译本”和“李译本”)为对象,从译者行为批评视阈探讨修辞格的英译及相应的风格传达,以期丰富《天工开物》英译研究和译者行为批评研究。

2.0 译者行为批评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

作为翻译主体和有意志的译者是文字符号转换的“语言人”,亦是具有多重身份的“社会人”。加之翻译是发生在真实语境中的交际活动,语言性和社会性在译者身上烙下了鲜明的印记(周领顺,2014b:64),社会性显著或曰社会需求占主导则会使其角色行为超出翻译的基本范畴。以此类推,译者行为是“社会视阈下译者的语言性翻译行为和社会性非译行为的总和”(同上:25)。为了对译者行为及行为下的译文质量进行充分描写,周领顺开创的译者行为批评研究,即“在社会视域下对译者行为所作的批评性研究”(同上:26)考虑到译者的双重属性,并兼顾作用于翻译的语言内外部因素。这一路径规避了规约式翻译批评聚焦语言文字的静态视阈,以及翻译研究的泛文化倾向,从而提升了翻译批评的客观公正和科学性(许钧,2014:112)。

译者行为批评的核心概念和分析工具——“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将“求真”和“务实”置于连续统的两端。“求真”为翻译之必要,指译者以原文/作者和务实目标为出发点,而部分或完整地求原语意义之真的行为;“务实”指在全部或部分再现原文承载的意义的基础上为满足社会性而采取的态度和方法,因而产生的译文体现翻译之用,趋向目标读者和社会一端(周领顺,2014b:76-77)。正如任何翻译都不是绝对的归化和异化,即分别向原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靠拢,翻译内的“求真”和翻译外的“务实”也并非二元对立。语言性求真确保翻译之本,而翻译的社会属性和译者的“非译者”社会角色多少会驱使译者追求社会性务实,并在两者之间寻求“合理度”或受制于现实因素偏向某一端(周领顺、赵国月,2015;2017)。正因如此,译者行为的评价标准,即检验其行为的合理度便落实在对求真度(译文和原文)和务实度(译文和社会)以及对二者之间平衡度的把握(周领顺,2014b:106)。鉴于风格也是语言携带的信息形式之一(周领顺,2019),本文拟借鉴该评价模式分析《天工开物》中修辞格及其风格的翻译和传达。

3.0 译者行为批评视阈下《天工开物》任译本和李译本对修辞格及其风格之迻译

通过文本细读可以发现《天工开物》运用了引用、明喻、暗喻、拟人、夸张、反问、双关等修辞格,它们兼具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的双重诉求,文字蕴含的“形、神、意”风格的传递难以用数据衡量(Li,2016),仍有赖于定性对比手段。其中,引用、拟人、明喻三种典型的积极修辞“带有写说者的体验性,而能在看读者的心里唤起了一定的具体的影像”(陈望道,2008:57)。译者行为批评研究的第一步是对译者行为进行尽可能客观的描写(周领顺,2014b:25),加之篇幅所限,下文尝试描写任译本和李译本对引用、拟人和明喻以及与之依附风格传译的求真抑或务实取向。

3.1 引用及其风格

引用是在“行文中引用他人言论或文献,以增强语言说服力和感染力,阐明自己的观点或抒发感情”(谭学纯等,2010:273),又细分为引经和用典。引经是引用特定群体认可的著作并从中找出历史依据,用典是援引历史典故或事件来含蓄地表达观点。原文直接或间接引用了典故以及《论语》《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史记》《本草纲目》等古籍。引用能够有效地引发受众对被引作品和文字的共鸣,并激发他们思考被引文本和引用文本的关联。Cullen(1990:298)就指出,宋应星援引先秦经典避免了著作被视为异端和偏离学者的创作方式。因此,引用配合了相关科技主题,也是宋应星的社会改良思想得到认可的重要手段。

例1.凡饴饧,稻、麦、黍、粟皆可为之。《洪范》云:“稼穑作甘。”(p.74)①

任译本:Maltose can be made from rice,wheat,sorghum,or millet.According to the “Grand Regulations” chapter [in theBookofHistory],“this [i.e.making maltose] is the ultimate development in making sweet condiments out of grains.”(p.130)

李译本:Malt-sugar can be made from paddy,wheat,millet,sorghum,etc.Thus we understand,why it was stated in the chapter “Hung Fan” 洪范 (or Great Plans) of the “Shu-ching” (orBookofHistory) that sweets could all be made from grain crops.(p.189)

出自《尚书》的《洪范》是箕子向周武王陈述治理之道的政论文,大意为国家的政令法度。原文介绍稻、麦、黍等农作物可制作饴糖,并引用《洪范》的“稼穑作甘”强调甜味可以从谷物中获取佐证。宋应星“掉书袋”强调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并引以为鉴,产生了典雅的阅读基调。任译本原汁原味地保留引用,并将现代读者熟知的“maltose(麦芽糖)”置于括号中避免改写语体色彩,而且在章末注释中补充“References to it are found in writings dating from the Chou dynasty (1122-256 B.C.)”(Sung,1966:132)。引用的内涵和形式得以保存,读者的理解也被兼顾。因此,任译本在译者行为连续统上偏向语言性求真,又确保译以致用,从而协调了语言求真和务实的接受效果,译者行为合理度较高。李译本将原文转换成间接引语的形式,且“Great Plans”的政治色彩弱于任译“Grand Regulations”。这一做法显然偏向社会性务实而降低了异域文化带给英语读者的陌生感,修辞格韵味和语体特征却有所不符,文本求真度相对低一些。

例2.年来著书一种,名曰《天工开物》卷。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p.3)

任译本: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 I have written a book entitledT’ien-kungK’ai-wuchüan,orAVolumeontheCreationsofNatureandMan,but it is sadly limited by the author’s lack of wealth.It was my wish to purchase some rare artifacts in order that [statements made in the book] might be objectively verified,yet I lacked the funds;and although I wished to gather a group of colleagues to discuss the general subject of the book and to ascertain the truth of its contents,yet there was no meeting place for such conferences to take place.(p.xiv)

李译本:Recently I wished to write a book entitled,“TienKungKaiWu”,but alas,I am poor!I desire to purchase rare books and objects,in order to examine and verify them,but I am lacking the funds required for such work.While I wish to induce men of literary ability to discuss with me the true and the spurious of these objects,I lack the means to set out food and lodging for them.(p.v)

“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颢、程颐出生于洛下(洛阳)。“洛下之资”容易使明代学者自然地联想到宋代以来讨论哲学的学术传统(Schäfer,2011:136)。“陈思之馆”典出曹植,他数次招集门客共同从事文章创作,作品在明代备受推崇(Cutter,1984:12)。宋应星在此借贫困这一主题声明道德高洁和抒发经世致用的学术理想,原文蕴含了一定的文学性和深厚的个人情感。任译本和李译本均采用意译法,对原文进行解释性翻译,致使典故背后的文化内涵丢失,原本抒情性文风被转换成直白型表达。需要指出,两处典故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原封不动地移入英语语境势必给不谙中华文化的绝大多数读者造成阅读障碍。“求取原文任何的意义之真也是‘求真’”(周领顺,2014b:264),两个译本传递表层含义而疏离了“作者/原文”一端。在部分求取原文之真的基础上,任译本和李译本避开烙有民族性的修辞,译文的流畅度和可读性增强,减少和降低了大多数英语读者的阅读障碍和理解困难,所以文本的社会务实性较高。

3.2 拟人及其风格

拟人是将无生命的和无意志的事物或者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思想情感、行为语言、声音容貌,给人以鲜明、活泼的感觉和印象(谭学纯等,2010:5)。《天工开物》不乏此类文字,如“麦以麸为衣”“老蚌犹喜甚”。拟人化的事物寄托了深邃的说理,相关文字也具有文学气息。例如:

例3.宋子曰:天生五谷以育民,美在其中,有“黄裳”之意焉。(p.36)

任译本:Master Sung observes that,as Nature creates the five grains to nourish mankind,it places the essential part of the substance inside covers as though wrapping these cereals in yellow robes.(p.81)

李译本:Nature creates the cereals to nourish the people.The best part of the grain is kept in the center and protected by an outer yellow cover (or clothing,viz:the hull,etc.).(p.117)

自然界生出五谷以供人食用,它们的外壳像黄色的外衣,自然之“天”被赋予了人的行为意识。与此同时,原书中的重要概念“天”字用于代指人世之天和最高统治者皇帝(王烟朦、许明武,2018),“黄裳”(皇上)还借助语音双关使语言形式具备双重意义(谭学纯等,2010:216)。宋应星在此抒发个人情感,即强调农产品于国家赋税和恢复社会稳定的意义,使文字流露出文艺气息。首先,任译本的“Nature”首字母大写有拟人化色彩,将之与动词“place”搭配强化了这一基调;“as though”属于拟人手段,“robes”则呼应了其先前对“龙袍”的译法“Dragon Robes”(Sung,1966:59)。由是观之,任译本从求真角度直译修辞之美,并实现了译文风格与原文风格的一致。而且语境连贯有利于激发阅读兴趣,由此兼顾读者理解的务实性,译文的合理度高。李译本的“Nature”首字母大写因单词位于句首,且译本倾向于意译,大意为谷物被黄色的外壳包裹。原文的文体色彩发生了变化,故译文求真度较低。另一方面因为读者可以快速获取到信息而具有较强的社会务实性。

例4.后世方土效灵,人工表异,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p.201)

任译本:In later times,however,ingenious designs began to appear in various localities,human craftsmanship exerted its specialities,and superior ceramic wares were produced,beautiful as a woman endowed with fair complexion and delicate bones.(p.135)

李译本:Gradually,the use of clay was discovered and the art of pottery making was perfected,to form the best kind of porcelain,with a surface smooth as flesh,and of a consistency similar to jade.(p.195)

陶器取代了商周以降的木质祭祀器具,民居房屋和防御外敌的城垣也离不开陶器。随着方法改进,陶器衍生出瓷器。这里用“素肌、玉骨”形容瓷器外观,而“冰肌玉骨”赞美女子皮肤光洁,形体清新脱俗。原文的审美艺术不言而喻。这背后还蕴含了宋应星赞美“巧夺天工”的“人工”。任译本再次直译,力求恰如其分地再现原文的意蕴内涵,因此在“求真-务实”连续统上靠近“原文/作者”一端,语义求真度很高。而比拟的事物易为目标读者理解,“fair complexion and delicate bones”还营造出一种东方审美情调,所以娴熟地实现了求真性解读和务实性处理。相反,李译本践行了意译法,“smooth as flesh”和“of a consistency similar to jade”传递事实信息却改写崇尚美感的汉语文风,因而是在部分求真的基础上更多地追求阅读务实性,使译文接近英语文本总体注重简洁直白的风格(周领顺,2014a:252)。

3.3 明喻及其风格

比喻是借助两类事物的相似点,用本质不同的一类事物来形容和说明另一类事物,并由本体(被比喻的人、物或事)和喻体(用于打比方的抽象的或具体的事物)构成,二者同时出现或出现一个(谭学纯等,2010:5)。本体和喻体被比喻词连接并共同出现的比喻被称为明喻。常用的古汉语喻词“如”“若”“似”“犹”在《天工开物》中频繁出现。由此可见,宋应星对技术的记叙并非毫无感情的罗列,而是广泛运用了通俗易懂和舒缓节奏的明喻,避免了枯燥的论述。试看下例:

例5.凡取汁煎糖,并列三锅如“品”字,先将稠汁聚入一锅,然后逐加稀汁两锅之内。(p.67)

任译本:In boiling the [clarified] juice for sugar,three cooking pots should be arranged to form a triangle [and used simultaneously].First the thick syrup [that has been obtained after boiling in the other two pots] is transferred into one pot,then more thin [uncooked] juice is gradually added into the two other pots.(p.127)

李译本:To boil sugar,three pots are provided,which are arranged in such a way that one is on top and two are underneath,in triangular formation.The thick juice is boiled in the upper pot,while the thin juice is boiled in the two pots below.(p.187)

原文谈到造红糖的工序流程:将甘蔗反复压榨取汁,再加入石灰令妨碍糖分结晶的杂质沉淀,浮在上面的汁便可熬糖。熬糖时将浓度稠的集中在一口锅内,另外两口锅逐步加入稀汁熬制,变浓稠后转入第一口锅。宋应星将三口锅的位置比喻成书面文化“品”字,体现出提升工农业地位的出发点,又顾及受众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原文的画面感强,阅读者可以轻松地汲取实学知识和审美快感。众所周知,汉字是表意文字,“品”字的多重内涵无法在从属拼音文字的英文中找到对应或贴切的单词。恰如“务实的前提是因为‘求真’之无力”(周领顺,2014a:30),在无法全部实现原文语义和形式之真的情况下,两个译本均以务实为上策,即巧妙地使用大同小异的“form a triangle”和“in triangular formation”仿译出主要内容,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语言形式和风格韵味的流失。显而易见,调整后的译文流畅清晰,能够有效地在目标受众中实现务实效果。

例6.密布地上,微以土掩之,头尾相枕,若鱼鳞然。(p.63)

任译本:These are laid on the ground close to each other and lightly covered with earth,the ends of the sections overlapping like fish scales.(p.125)

李译本:These again are covered with earth,being placed close together,lengthwise,with the end of one superimposed over the end of other,like fishscales.(p.184)

此处描述造白糖和红糖的甘蔗的种植办法:确保每段约五六寸长排在地上,上面覆盖少量的土,并使每段如同鱼鳞状一样头尾相叠。宋应星借助明喻,用“若”连接本体(糖蔗的相叠)与喻体(鱼鳞)。毋庸置疑,这一修辞格营造的画面生动形象,明代读书人可以通过熟知的意象了解实际学问。任译本和李译本对“若鱼鳞然”的翻译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喻的事物为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读者所熟知,译文的社会接受度自然有所保证。两个译本均用“like”作喻词表明它们在原文形式方面讲究求真。若进一步探究,任译本的“overlap”指“to cover something partly by going over its edge”,李译本所用“superimpose”表示“to put especially a picture,words,etc.on top of something”②。两相比较,后者可能让读者误以为每段荻蔗上下放置,与鱼鳞状没有任何关联。如是,任译本的文本求真度再次高于李译本,译者行为合理度也略胜一筹。

4.0 《天工开物》英译者行为总结和成因探析

综上,任译本完整地迻译了上述引用、拟人和明喻。语言风格与修辞格相互依存,修辞翻译与文采和风格传达效果也成正比。任译本坚守语言性求真,有助于引导读者感悟《天工开物》的复合文本特征和多元价值;译文直译加注,恰如其分的用词和语境连贯也确保了交际的有效性。整体而言,任译本对修辞格及其风格的传译在“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上为合理度找到了支点。相比之下,李译本趋向“读者/社会”一端,呈现出较高的社会务实度。换言之,译文简明易懂,却淡化了修辞形式以及与之伴随的语体色彩和文学性。正如描写和解释是推动翻译研究朝纵深方向发展的助推力,“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强调在描写的基础上重点解释译者行为背后的动因(周领顺,2014a:23)。《天工开物》中修辞格及其风格英译差异的主要原因可以总结如下:

4.1 译者主观因素

首先,译者身份和研究专长不同。任以都③曾就读西南联大历史专业,后因抗战爆发而负笈美国,直至在哈佛女校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与先生孙守全均执教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治学明清经济史。这种离开故土但对民族身份保持强烈认同感的华裔飞散译者身份使她具有良好的双语文化素养,重视语言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又知悉英语读者的文化预设和阅读期待(汪世蓉,2017)。因此可以解释在大多数情况下,任译本对原文修辞格及其风格的翻译和传达游刃有余,取得了语义求真和可读性务实的统一。比较之下,李乔苹专攻化学专业且生平投身于自然科学教学和研究,相对在文史哲领域不见长。这在无形之中会影响他对修辞立意及文学性风格的把握,或将之转换成偏向社会务实的表述和平实的文风。此外,他的英文自学习得,且长期在国内生活和教学多少会影响外语使用的敏感度和精确度(如例6中的“superimpose”)。其次,译者的翻译动机和读者定位有别。任译本的译者序交代译者因为研究中国经济史而关注《天工开物》,他们预设的对象包括西方科技史研究人士,更针对美国大学中对亚洲文化感兴趣的一般学生(Sung,1966:i;张朋园等,1993)。这种立场很大程度上确保译文求语言之真,以尽可能客观地再现与科技“相矛盾”的修辞格和文学性文字。李乔苹亲历抗日战争而发奋弘扬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其生平无不致力于此(赵慧芝,1991)。彼时李约瑟等中国科技史研究人士对待科技典籍的态度是选择绕开与西方科技文本不符的部分(吴国盛,2016),李乔苹主观上为满足西方科技史研究学者的期待,而会不自觉地基于务实目标改写语体色彩和汉语重古雅的风格,从而影响到文本求真度。

4.2 外部客观因素

首先,汉语的异质性彰显译者意志。尽管汉语修辞格具有普遍的诗学和美学特征以及普世价值,但是与英语不属相同的语言体系,因此有时无法对等地将之移入英语文化语境。这时求真无力或无解,译者只能在尽可能忠实“作者/原作”的情况下做出调整,优先选择交际信息的有效传递(如例2和例5)。其次,翻译发起者对译文务实性施加了影响。任译本是纯粹的自发行为,外部制约因素少,因而在处理语言性求真和社会性务实的关系方面掌握了主动权。李译本为我国台湾的教育部门和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发起,且由台湾前“教育部”部长张其昀赞助出版,并被列入传播中华文化外文丛书(Sung,1980:i)。这一“官方”弘扬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出发点下意识地驱使李乔苹积极地书写中华民族科技之辉煌,并使与此无直接关联的修辞格与讲究表述客观和信息直白的英语科技文体适应,以实现打造科技典籍与西方科技经典相媲美的务实目标。

5.0 结语

宋应星疾呼恢复农事,革新科举和关注实学,而在《天工开物》中系统地记录了农业和手工业两大领域的18个部门的生产技术。为了使著作和谏言得到文人阶层乃至统治者的认可,他遵循做文章的主流规范,使用增强语言感染力的修辞格。本文从译者行为批评视角描述和对比了任译本和李译本对引用、拟人、明喻的翻译及相关文学性风格的再现,发现任译本在“求真-务实”连续统上平衡了“作者/原文”和“读者/社会”,译文质量和译者行为合理度较佳;在部分求取语义和风格之真的前提下,李译本重视特定专业读者的接受和阅读期待。穷根溯源,译者身份和研究专长、翻译动机和读者定位以及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和赞助者等因素影响了译者行为。而通过调查反映译本接受情况和影响力的学术书评和被引率④,任译本为不少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学者关注,李译本难以望其项背。基于此,本文认为科技典籍英译既应秉承社会接受的务实理念,也应以包容的姿态传递文化要素之真,以深入挖掘作品的多元价值,使之肩负起与文史哲典籍共同实现让中华文化“走出去”这一宏大目标的重任。

注释:

① 为了节省篇幅,原文和译例仅标出页码,下同。

② 参见Cambridge Dictionary: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

③ 各种资料均表明任以都是《天工开物》翻译的主力,其借助理工科出身的孙守全的帮助和身份来增强译文准确性和译本权威性。

④ 截止2019年6月1日,任译本斩获11篇外文书评,谷歌学术显示被引142次。比较之下,李译本的书评阙如,学术引用率屈指可数。

猜你喜欢
修辞格求真译本
修辞格判断的原则
论修辞格的本质
修辞格在高考英语中的应用
张锦绣
阎生德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浅谈陕北民歌歌词中常用修辞格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