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叶圣陶认为:“在阅读的时候不能单靠一个词一个词地翻字典进行理解,而应该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这样学生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更为丰富的理解力,也就是有了语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促使学生的感觉、无意识情感和直觉同时作用,相互配合,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感,给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提升学生的语感,首先要注意充分利用汉语是母语这样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接触并积累各种言语材料,促使学生通过记忆强化检索,形成直觉思维,然后再通过语言实践运用的方式提升语感。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课外拓展阅读,并尝试从书本和日常生活中获得有用的素材,加以应用,这样能起到厚积薄发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后,鼓励学生展开语言积累活动:“在课本中大家读到不少展现景物的文章,如《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都是这样的文章,那么,你有没有发现这些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尝试将文章中精彩的写景类句子收集起来。”此后鼓励学生展开课外拓展阅读的活动,并引导学生再次展开语言积累活动。还要鼓励学生围绕其中的一些词句进行咀嚼:“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这里的‘朦胧’给人怎样的感觉呢?在生活中若听见有人说:‘我的眼睛不好,看东西一片朦胧’,你觉得这里的‘朦胧’又带着怎样的情感呢?”学生意识到:“前者表示对风景的赞美,而后者则表示自己看不见,给人很不开心的感觉。”学生有所感悟:“相同的词语用在不同的语境中给人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这样学生就成功地积累了语句,在自主使用的时候就会用得更准确。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寻找语段关键词,仔细品味这些关键词句,并把握作者写作时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细细品味说话者的语气,尝试结合上下文判断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说话者是不是有什么言外之意。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在指导学生培养语感的时候也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联想和想象,尝试挖掘文本中隐藏的内涵。尤其是在一些充满了意象的作品中,意象是作者头脑中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之间的融合,隐藏着一些特定的意味,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想象,尝试挖掘客观对象中隐藏的主观情绪,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提升语感。
一年级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的《池上》是一首具有趣味性的诗歌,若要引导学生将“小娃、小艇、白莲、浮萍”构筑起完整的语境,感受到其中的情趣,就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联想。给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到诗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此后鼓励学生展开诗歌诵读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思考:“大家说说自己的诵读感受吧,你觉得要用怎样的语气诵读这首诗歌才行呢?”学生觉得:“我觉得这首诗歌展现的是富有童趣的场景,在我的脑海中反复出现了一个活泼好动的小朋友的形象,他偷偷摸摸地去荷塘里玩,还以为自己没有被人发现,但是浮萍却留下了他的痕迹。”在这样的表述中,学生的头脑得到了充分激发,感受到了诗歌的意象,并体会到了独特的意境。最后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用白话文展现古诗的意境,并引导其注意体现出小孩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联想和交流中,学生的语感也有所发展。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诵读,促使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此后学生就能在头脑中唤醒丰富的意象,并加以咀嚼,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是什么,语感有所发展。
生活体验是语感生成的基础,一定的语言总是在特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积淀在说话者的心中,形成了语感。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促使学生自觉地感受作品的内容,和作者形成共鸣。
二年级下册第8课《彩色的梦》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展现了梦幻的场景,此时要引导学生唤醒生活体验。“大家是否有过做梦的场景呢?你的梦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否用语言将自己的梦描写出来呢?”这促使学生积极展开生活体验,有学生提出:“我曾经做梦,梦到将氢气球系在身上,飞到天上去,和天上的仙女一起玩耍。”还有学生提出:“我梦到去看花,花好像雨一样落在我的身上,而树上的花却一直都不少,很快就又长出来了,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真的十分好看。”学生畅所欲言,他们的生活体验得到了激发。在唤醒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梦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尝试创作前先阅读一下其他人创作的诗歌,总结一下诗歌创作的特点是什么。情感的激发促使学生文思泉涌,语感也有所提升,有学生尝试创作:“我的梦好像一首歌,歌里有美丽的白鸽,飞过清澈的小河……”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围绕作品中的某些内容进行讨论,要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起到诱导情感共鸣的效果。
鼓励学生展开实践活动也是一种能提升学生语感的好方法,因为语感的提升不能靠闭门造车,而应该依靠实践逐步积累。所以当学生情感有所触动的时候就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实践活动,可以写一下阅读作品后的内心感受,也可以围绕课文相关的主题展开交流,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进行创意写作,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学生提升语感。
三年级上册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展现的是生活中的小发现,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践创作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美的事物被你忽视了呢,你能否尝试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呢?”在学生写作前,鼓励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一下课文怎样展现出一种惊喜的感觉,如何惟妙惟肖地展现树叶铺满水泥道的场景。在此基础上学生利用自己积累的语感展开了实践创作活动。有学生尝试写了自己在放学的路上观看树木影子的场景:“每一棵树的影子都是一个舞蹈家,虽然它们都只穿着黑色的衣裳,但是它们的舞姿翩翩。挥舞枝干,好像手臂在有力地挥舞一般。”在这样的实践创作中,学生结合自己的语感进行写作,展现出了生活中不经意发现的美丽事物,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
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围绕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因为不同的学生语感的积累有所不同,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设计多样化的题目有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语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习得、联想的共同作用,也需要进行意象激励,还要进行情感同化,更要在语言实践中进行巩固和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积累语感、感悟语言,参与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