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玲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到2020 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并规定2020 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0%[1]。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教育)作为我国中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亦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达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一目标,需发挥其应有的基础性作用,切实提升教育质量与增强自身的吸引力。
2020 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涵盖了规模建设与内涵建设两个层面的要求。从规模建设层面上看,2020 年全国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求各省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到90%及全国中职在校生数提高至2350 万人。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8 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88.8%,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555.26 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9.53%,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57.05 万人,下降4.36%,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1.27%[2]。从数量上看,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距普及目标的实现差距离不大,或许可以认为,2020 年全国实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难度不大[3]。但国家要求“普职比在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从数据统计可看出中职教育发展规模明显呈下滑趋势,并未与普高达到比例相当的规模,且在校生数距普及目标的实现还有794.74 万的缺口。中职规模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无疑是对中职学校增强自身吸引力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
从内涵建设的层面上看,早在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4]等关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措施。2017 年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 年)》,更是将提高教育质量摆在突出位置,提出“提升教育质量,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吸引力,实现有质量的普及”,为保障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的实现,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推动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等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措施[5]。由此足以显出国家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仅重视规模上的普及,同样重视质量的普及,质量的提升成为了中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基础。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背景下,不论是规模建设还是内涵建设都亟需中职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与提升内在的吸引力。而中职教育质量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这便对改进课堂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诉求,但从当前中职课堂教学的现状上看,我国中职教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针对当前中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湖南省部分中职学校进行了调研,通过面对面与中职教师、学生访谈,综合文献资料,发现当前中职课堂教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学生课堂问题行为频发、教学内容偏难、课堂教学评价不合规范四个方面。
1.2.1 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中职教师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一方面,中职教育专业众多,非师范专业背景教师占较大比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没有接受过严格的职业教育教学训练,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较低[6]。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部分中职教师(尤其是农村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缺乏;另一方面,目前中职学校教师大多是从校门进入校门,对企业生产流程、行业规范缺乏了解,动手能力差,专业技术水平无法适应工作岗位要求[7]。这便直接导致了在当前中职课堂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轻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造成当前中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欠缺的原因之一,中职教师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占80%左右,具有企业背景的教师比例较小,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这样的专门化机构培养的师资只占到总量的20%左右[8]。
1.2.2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频发
课堂问题行为是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与课堂教学目的不一致,影响自己或干扰他人学习的行为[9]。当前中职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表现在上课心不在焉、注意力涣散、打瞌睡、玩手机、大声喧哗吵闹等。课堂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出现,需要教师花费课堂时间与精力恢复课堂秩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进度,降低教学效率。学生课堂问题行为频发主要原因是当前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不高,学生将义务教育阶段所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带入了课堂,另一方面由于中职教育并非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受我国初中教育阶段后的教育分流与学历教育的影响,中职教育往往被视为吸纳基础教育失败者的教育类型来看待,长久的学业成绩不佳与升学通道受阻,致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持续低迷,课堂问题行为也伴随而来。
1.2.3 教学内容偏难
当前中职课堂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材为主,教师补充为辅。教材是中职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和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材料。当前中职文化课教材主要是在普通高中教材基础上进行删减编写而成的,缺乏职业教育特色;专业课教材多数是基于高职专科教材的基础上精简编写而成的,教材的理论性过强,与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不相符,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学内容偏难一是因为教材编排的不合理,并未考虑学生认知实际情况。二是当前中职课堂当前正处于普及规模任务的关键时期,部分中职学校为了达到规模要求,将入学门槛一再降低,甚至不设门槛便可入学就读,致使生源素质不高,部分农村中职学生甚至义务教育阶段理应达成的知识水平也未达到。
1.2.4 课堂教学评价不合规范
课堂教学评价是综合多方面要素对课堂整体情况的测量、分析与评定,对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与改善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中职课堂评价主要借鉴普通教育的评价模式,单一重视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忽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评价,并且评价主体相对集中于领导与教师。据调查发现,当前多数中职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纯粹为完成任务,并未根本上重视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的流程、指标多数不合规范。中职课堂教学评价不规范究其缘由,一是由于当前中职课堂教学评价尚未有成熟的评价体系,一直沿用不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特征的普通教育的评价指标。二是中职学校领导与教师未从根本上重视课堂教学评价对促进课堂教学与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
基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建设与内涵建设双方面的要求及当前中职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皆对中职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实施有效教学对于提升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与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有效教学一词最初来源于西方教育科学化运动,关于有效教学概念的界定,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尚无统一定论。综合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有效教学是指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10]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背景下的中职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在遵循教学活动规律前提下,教学从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突显出中职教育特色,为社会培养一线劳动者。
第一,明确的教学目标。实施有效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要综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本堂课所需要达到的效果进行合理预设,为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教学评价提供依据。第二,有效的教学准备。中职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准备除了常规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案之外,还需要备实践教学场地、最新行业操作技能以及预设实践教学情境中可能发生的教学事件。第三,有效的教学活动。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非片面强调其中一方的活动而忽视另一方。中职课堂的有效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活动的开展。第四,有效的教学方法。中职教师应根据上课班级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第五,有效的教学评价。有效教学是针对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来评价,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是综合多方面的形成性评价。
中职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特征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具有不同的特征。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背景下,中职课堂有效教学具有以下四方面关键特征。
2.2.1 教学目标具有就业导向性
2019 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11],从国家政策层面对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予以确立[12],教育类型不同的第一标志,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是就业导向的教育[13]。这便意味着普及高中教育背景下,中职课堂教学目标制定需要明确表达出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性,突显与普高分属不同教育类型的关键特征。
2.2.2 教学内容有效知识量高
教学内容有效知识量是指能够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知识含量。由于当前中职课堂的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教师补充为辅。因此,中职教学内容有效知识量主要是指中职教材中的有效知识量。课堂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学内容的有效知识量呈正相关,即教学内容的有效知识量越高,课堂教学越有效。教学内容有效知识量高是当前中职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特征之一。
2.2.3 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
中职教育是有别于普通高中的教育类型,具有明显的就业导向性。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中职专业课比例高于文化课,程序性知识比例高于陈述性知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时期同样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的发展需要中职学校为其培养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当前中职课堂有效教学需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日后就业所需的技术技能,教学过程注重程序性知识讲解示范并且与实际企业生产实践过程紧密结合。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成为当前中职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特征之一。
2.2.4 教学评价以生为本
有效教学的课堂评价强调以生为本,以生为本就是要以学生的进步、发展和生命成长为本[14]。以生为本的教学评价也是当前中职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特征之一。以生为本的教学评价是针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进步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在中职教育,知识与技能主要指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过程与方法主要指职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是关于职业的态度与情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等方面内容。
中职学校需要能够从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背景下,双师型教师能为中职有效教学提供内在的基础性保障,因此,当前中职亟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加强中职教师的师范教育。一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吸引优质生源报考与中职教育相关的师范专业;另一方面,改革现行的师范教育模式,与时代发展对职业教育教师的要求相接轨,让未来的中职教师能够获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为其发展为双师型教师作准备。第二,加强中职教育在职教师的培训。一方面是加强在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安排教师学习最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让他们具备与时俱进的授课能力;另一方面是加强在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训,给予教师深入企业学习与实践的机会,学习专业前沿的技术技能,增强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设计是实施课堂教学前,教师依据教学目的,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以及课堂中师生活动等全面的统筹与策划。当前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偏多,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前的教学设计尤为重要。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当前中职实施有效教学重要前提条件。
第一,中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注重授课班级学生的能力水平,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教学,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第二,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将教学内容通过直观的方式呈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第三,依据技能形成理论,学习者应该有足够的机会重复[15]。教师在设计学生活动时,应重视设计学生练习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有效练习。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中职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内在保障,而教学资源则为重要的外部支撑。教学资源涵盖面十分广泛,包含多方面因素,其中教材与实训基地是当前中职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
第一,教材的编写。当前中职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教材的有效知识量越高,越有利于有效教学。因此,教材的编写一方面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合理增加教材中的有效知识量,多运用案例分析实际问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另一方面则需及时更新与行业企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编进教材当中。而有实力的中职学校可以根据本地区产业结构与本校生源情况开发校本教材,使教学内容与当地产业相对接。第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中职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安排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确保场地、教学设备、实训教师、授课计划等系列要素和优势资源集中呈现[16]。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中央与当地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加大中职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建设国家级与地方级的职教实训基地,为当前中职学校实施有效教学提供重要支撑。
教学评价是综合多方面要素对课堂整体情况的测量、分析与评定,对教师优化教学,提升教学水平有重要作用,是当前提升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第一,钟启泉认为,衡量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的成长[17]。因此,教学评价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三维目标作为教学评价的标准。第二,采取学习档案袋评价、日常学习评价、持续激励式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进行教学评价。第三,编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学生问卷,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反馈的结果,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