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弱势群体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研究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

2020-02-22 05:37郑学琴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消极负性

郑学琴

(湖南理工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利益格局剧烈变动和调整,社会分化日趋严重,基于权力、财富、信息等社会稀缺资源分配的异质性,形成了强势与弱势的区隔[1]。众所周知,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要化解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矛盾,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必不可少,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支持,更需要精神、心理上的帮扶。

1 弱势群体及其消极社会心态的表征

1.1 关于弱势群体

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某一时期在社会结构中处于底层,并居于不利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的人群。主要社会特征有:物质生活绝对或相对贫困,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缺乏,承受能力脆弱等。目前,我国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城镇弱势群体——城镇的贫困人口及低保户、企业下岗职工及失业者、半失业者与无业者;农村弱势群体——贫困地区农民和贫困农民、农村“五保户”、在校贫困生;特殊弱势群体——介于城镇弱势群体和农村弱势群体之间的进城农民工、流动适龄儿童以及失地农民、流浪人群、劳教释放人员、罪犯子女以及老、弱、伤、病、残等[2]。

1.2 弱势群体消极社会心态的表征

1.2.1 有较为强烈的相对被剥夺感与不公平感

被剥夺感是指人们通过与参照群体的比较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剥夺,进而产生不满、怨恨、愤怒等主观体验。这种剥夺是相对的。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脱胎出来的国民,普遍存在“不患贫而患不均”的传统价值观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改变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效率低下和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市场经济,收益分化导致了收入差距,弱势群体由于受生理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成为改革中获利较少的群体。因此,弱势群体易产生不公平感。同时,当弱势群体将贫富差距或自己的不如意境遇归结为获利较大的群体时便会产生一种被剥夺感。

1.2.2 有较多的负性情绪

弱势群体处于竞争中的劣势地位,并且仅靠自身的力量难以摆脱劣势状态,使得其产生了较强烈的受挫感,这种强烈的受挫情绪易使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丧失工作热情等。而社会上种种不平等现象的屡屡发生,使弱势群体感到自己被社会所抛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诸如自卑、压抑、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且情绪具有感染性,不良情绪会影响其他的人的情绪表达,形成“踢猫效应”,最终会导致大面积消极社会心态的形成。

1.2.3 具有一定程度的反社会倾向

反社会倾向可表现为两类,一类是较温和的“社会不满”;一类是较激进的“社会仇恨”。当弱势群体感到在资源分配中处于被剥夺的状态,便会产生不满情绪,当这种不满情绪积聚太多会引起较为激进的“社会仇恨”,这种激烈的社会情绪,一般伴有反社会的行为。因此,弱势群体长期处不不利境地及受不良情绪困扰会成为群体性事件、谋杀、合力斗殴等暴力的主体,如经常出现弱势群体集体上访、堵交通、围政府等事件。

2 弱势群体积极心态培育的理论依据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领域的工作部署,出台了许多政策文件,推动了全社会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特别是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谈到,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3]这为我国当前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所谓社会心态是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影响下,社会成员大多数表现出来的普遍性和一致性的心理模式和行为方式,并将进一步影响到每个社会成员行为的模板[4]。积极社会心态(以下简称积极心态)是一种正向、进取、乐观的心态。积极心态是和谐社会中人们应该普遍具有的健康心理。积极心理学原理对于促进弱势群体积极心态养成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2.1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与主要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注重人的积极潜能和积极力量的发挥,并打破传统的以干预和治疗解决人的心理障碍的消极应对理念,提倡用接纳、积极和肯定的眼光对待所有人,认为所有人都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获得爱的能力和积极的情绪体验,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主观层面的积极体验;二是个体层面的积极人格特质;三是群体层面上的积极组织系统。它的产生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使心理学研究的主流从集中于治愈心理疾病转向对心理问题积极地进行预防。

2.2 应用积极心理学原理培育弱势群体积极心态的机理分析

2.2.1 有助于弱势群体积极情绪的体验与保持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包括温暖、舒适、愉悦、狂喜、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其中幸福感是最核心的积极情绪。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及所处环境的负性评估和与此消极认知匹配的消极情绪体验。个体要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首先要有积极认知,包括对外界的积极感知、积极关注和对未来抱有积极预期的思维过程。当个体形成对事物的积极认知时,个体会更加健康、乐观、自信。应用积极心理学原理使弱势群体养成积极的认知风格,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经济贫困或各种缺陷等弱势条件,能从逆境中看到对个体发展的积极意义,并在积极认知基础上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另外,积极的情绪体验即积极情绪,能促进积极的认知过程,“会产生不同寻常的思考、灵活和创新的学习,对新知识的接纳变得更加敏感”[5]。

2.2.2 有助于培养弱势群体的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人格如主观幸福感、乐观、快乐等可成为个体的核心动力,调节人们的认知、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等,也可以预防消极人格的破坏作用,维护心理健康,还能促进工作和学习绩效等。

积极心理学强调激发人的积极人格特质,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力量,“个体有可能选择自己给哪一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能量,给哪一股力量创造适宜的生存心理环境”[6]。弱势群体身上并不都是消极人格特质,他们也拥有诸如爱心、责任感、较强的独立性、自尊心等积极人格特征,但因其认知偏差过于明显的负性情绪,遮蔽或弱化了其内在的积极人格特质。因此,应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激发和培养弱势群体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积极人格,有助于他们发现并利用潜在的积极力量,帮助其发挥潜能,成为健康并幸福的人。

2.2.3 有助于促进弱势群体人性发挥的积极支持系统建设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组织系统是个体积极情绪体验产生的重要场域,是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及影响因素。积极的组织系统主要包括宏观层面的社会大系统(积极的国家制度、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和中观与微观层面的小系统(有效能的学校、工作单位、社区、媒体和家庭等)[7]。这些组织系统的影响可使个体更易形成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宽容、仁慈、爱的能力等积极品质,尤其有利于弱势群体积极心态的形成和发展。“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个体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8],使弱势群体经常处于积极的环境中,或帮助弱势群体学会以积极的认知理解去面对自己所面对的环境,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也有利于积极人格品质形成。

3 社区心理服务对弱势群体积极心态培育的策略

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体,其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社区居民的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关键要做好弱势群体心理帮扶工作。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构建弱势群体消极社会心理的干预机制,疏导弱势群体的消极社会心理,建立起全社会帮扶支持的良好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而社区承接了各级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人民群众的服务功能,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社区对居民的心理健康的维护与指导是通过开展社区心理服务工作实现的。社区心理服务是指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心理服务,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专业心理辅导,增强居民心理健康意识的活动。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社区心理服务可通过以下策略培育弱势群体的积极社会心态。

3.1 创建对弱势群体心理服务工作的常规化形式

首先,建立弱势群体的摸排制度。社区心理服务工作要形成制度经常对弱势群体进行调查摸排,以便于对弱势群体进行针对性援助。其次,丰富社区心理服务的形式。可在社区内开辟专栏或开展讲座,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或一些典型的自立自强事迹,激发弱势群体的斗志与激情,引导其走出自我封闭的阴影,获得归属感,并激起他们主动寻求心理服务帮助;也可建立手机心理服务平台,开通热线电话,建立健康网站等。第三,适当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研究证明,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团体辅导能显著提高群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改善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群体的总体幸福感等,还可以降低自卑、减轻自闭心理,缓解抑郁、焦虑水平等。因此,社区可对一些弱势群体开展团体训练,如组织社区内的留守或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开展茶话会、联谊会等,或以交友娱乐为主题的聚会,在活动中让他们发现自身优点,提高自信心,提升主观幸福感等,并在团体活动中感受温暖,获得价值认同感和支持感。

3.2 指导弱势群体进行自我调适

弱势群体往往对其所处环境易形成不符合实际的负性判断与评估,并由此体验到与此消极认知匹配的消极情绪。社区心理服务工作者可利用家访或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弱势群体学会以积极的认知理解现状,面对社会改革带来的不平衡,要摆正心态,更多看到改革所带来的整体成就,从大局利益着眼,克服仇视心理,这是获得社会认同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改变自己窘境的出路。同时,社区工作者还要倡导弱势群体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而不是集体抱怨等,以此帮助弱势群体走出心理认知的误区,学会正确释放不良情绪和缓解心理压力,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

3.3 对重点对象开展心理疏导干预

不良心理具有累积递增效应,如果得不到正确疏导,由量变引起质变,很可能会导致心理失衡,从而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或伤人抢劫等违法犯罪事件。积极心理学认为释放由消极情绪造成的心理紧张可以通过积极情绪的扩建作用来得以实现。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社区心理工作者可通过筛查确定重点帮扶对象,进行跟踪、帮扶,给予其良性刺激,使其获得积极情绪体验,并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指导他们适时地将积压在内心的压力发泄出去,使心理压力结构均衡,增强对可能出现心理危机的应对能力,缓解心理冲突,必要时可通过点对点的干预来矫正他们的心理问题,最大限度预防心理危机发生。

3.4 营造关怀性取向的心理健康服务社区环境

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当弱势群体体验到更多的来自家庭、社区及其它组织的社会支持时,他们会拥有更强的自尊感,进而引起积极自我评价,提高主观幸福感,最终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社区对弱势群体心理服务,应将家庭—社区—邻里等有机联合,构建一个积极的组织系统。第一,优化自然及人文环境。通过优化社区自然与文化环境,倡导社区、工厂或邻里等相互关爱,守望相助,有助于帮助弱势群体化解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通过开展一些亲人互动的活动,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增进亲情融合。第二,营造平等温暖的心理环境。社区心理工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要体现在尊重与平等之上,而不是一味地只给予同情和施舍,使弱势群体在接受资助的同时感受到人文关怀和温暖。第三,营造互助互爱人际氛围。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参与团体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我,接纳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并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4 结束语

弱势群体的心理长期得不到有效疏导及干预,其负性情绪积聚到一定程度可能引发社会负性事件,造成社会及他人财产损失甚至危害他人的生命财产。同时,弱势群体的负性情绪及不良人格品质也易感染或影响他人,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应以社区为主体对弱势群体开展心理帮扶工作,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增强弱势群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培育弱势群体积极的人格品质,并采用一定的策略对弱势群体进行重点干预疏导,逐渐使其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实现构建和谐社区的目标。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消极负性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