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医家喻嘉言食疗治痘探析*

2020-02-15 00:00张雯李丛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痘疹芫荽食疗

★ 张雯 李丛(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喻昌(1585―1664),字嘉言,江西新建人,因新建又名西昌,故晚年自号“西昌老人”,与张璐、吴谦并称“清初三大名医”,是旴江医学杰出代表之一。他幼时聪慧过人,博览百家之书,精通诗、文、棋,才辩纵横,性格不羁。早年初习科举,后行岐黄医术,曾遁入空门,又蓄发行医于江南一带。晚年致力于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传授医术,代表作有《寓意草》《医门法律》和《(痘疹)生民切要》等。

喻嘉言列有《痘疹原委》专论曰:“夫小儿痘疹,乃五脏六腑胎养秽液之毒留于命门之内,发于肌肉之间,人生无不种者”[1]445。痘疹具有传染性。痘疹未出时,症若伤寒,憎寒壮热,身体疼痛,腹痛头疼,眼涩鼻塞等;待痘疹发出,症见咽疼腹痛,发热或不发热,烦躁不安,自汗,下利,甚至目窜惊搐,如中风之状。治法上喻氏主张“先议病后议药”,强调依照时令、寒热、缓急辨证论治,不可一概而论。关于用药,喻氏曾曰:“凡药皆可伤人,况于性最偏驳者乎”[1]375?他认为凡药物皆可伤人,引《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1]348。说明哪怕是用无毒的药物治病也只能十去其九,病邪不能尽除,要加上谷肉果菜等物食疗,达到清除余邪的目的,体现了食疗的重要性。在其痘疹论治中,包含了丰富的食疗思想,以下对比做一总结。

1 食疗用于痘疹预防

1.1 个人预防“痘疹一事,人生未有或免,调理亦宜预防”[1]446。喻氏提出痘疹既然无人能幸免,就应重视提前预防和调理,其自创的痘疹预防汤,获效颇多。除此之外,喻氏写道:“古方用油饮子、稀痘散、三豆散、不换正气散,辟秽丹及琐琐葡萄,皆能获效,然未尽美”[1]466。其中不乏还有一些食疗方可用于痘疹防治,比如油饮子、稀痘散、三豆散和琐琐葡萄。

油饮子,选用麻油一斤,用铁锅将其熬成膏状,舀起来用瓷罐储存,在每天清晨舀一匙油饮子用百沸汤温化服用。《本草纲目》记载芝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精益髓”“服至百日,能除一切痼疾”[2]747。黑芝麻性甘平,补益五脏,填精益髓,口味浓厚香醇,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此外,现代研究表明芝麻油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抗炎的作用,为麻油防治痘疹提供了理论依据[3]。

稀痘散,方用经霜老丝瓜,取靠近瓜蒂处的三寸连皮瓜肉,烧灰存性,加陈蜜搓成桐子大小的丸子,再裹上朱砂为衣,每次用蜜汤送服30丸,主治痘疹欲出未出。据《中药大辞典》载,丝瓜能“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4]。本方选用经霜的老丝瓜,取其能除恶疮余毒之性,加速痘疹萌出,再加朱砂以镇静解毒,使痘疹顺利转归。研究发现丝瓜中能提取干扰素诱生剂,是一种广谱抗病毒物质,也可作为防治小儿痘疹的药理基础[5]。

三豆散,取赤豆、黄豆和大黑豆各一升,淘洗干净后加入八升水,再加三两甘草一起烹煮,待煮成膏状乃成,每日可任意随时取食。“古人所以调于未种之先,幼幼之心,为至切矣”[1]446。三豆散豆香浓郁,加之甘草调味,软糯香甜,孩童们往往愿意主动抓食。其甘甜的口感既满足了幼儿爱吃甜食的愿望,又起到了疾病预防的作用,是典型的食疗方[6]。江西旴江沿县民间素有“以豆代肉”的说法,说明豆类中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每天坚持食用豆类食品,可增加增加免疫力,降低患病概率。现代营养学也证实,大豆中的磷脂和蛋白质为显著成分,可活化组织功能,改善人体内环境,有显著保健和预防功能[7]。

喻氏还曾提及云南有一琐琐葡萄可防治痘疹,颜色红紫,如枸杞般大小,现难以考证。

1.2 消毒环境“痘脚稀少,根窝红活,不泄不渴,饮食不减,唇舌尖红,身无大热,苗下有泄,地位明白,太阳有汗,四肢温和。以上十条不必药,善加调养”[1]460。喻氏认为,患痘者如果满足以上十条,就不必额外服药,只需避见外人、禁行房事、避开污秽并保证身体干净,再用芫荽煎酒,将酒喷洒在患者的床帐上即可。若条件允许,还可以在患者屋内熏烧大黄、苍术、黄芩、大枣等药材,能有效抑制痘疹的传播。此处喻氏借用药物气味用以外治,但他并未选择檀、沉、乳、麝等气味更为浓烈的药物,而是选用辛香升散,具有独特芳香的芫荽酒喷洒于屋内。《本草纲目》记载:“芫荽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避一切不正之气。故痘疮出不爽快者,能发之”[2]839。又因诸疮皆属心火,脾主营血,心脾之气,得芳香则运行,得恶臭则滞壅。喻氏亦给出预后判断,“夫气闻香则顺,闻臭则逆,世俗所谓靥也。”芫荽气味独特,其挥发成分中含有单萜醇和芳樟醇,有显著的抗焦虑作用[8]。喻氏选用芫荽酒喷洒于患者屋内可谓一举多得,一能减轻患者出痘的病理反应,二能抚慰患者患痘时的不佳情绪,三能达到预防他人被传染的目的。

2 用于痘疹的治疗

2.1 气不足或有余痘疹初起,赖气以行血,若痘顶塌陷,颜色不鲜红,自汗淋漓,身体无法站立,这是气不足的表现;若痘疹中空而边缘高,痘未能出浆,症见喘喝咆哮,身体肿胀,口吐粗沫是气有余的症状。发痘疹而气有余,此因热气太盛,痘毒蕴于内不能透发肌肤所致,食疗上喻氏选用虾鹅四圣散一方。本方用鲜活的河虾一碗,加入两升水后煮开,捞出虾不用,在水中放鹅肉,鹅肉熟后捞出,再放入四物汤,煎至八分,患者服用后可以清除内热,托毒外出,使痘疹顺利出浆。

喻氏特别强调,痘疹热未除时,切不可食鸡肉。“食后咽喉肿痛,壮热皮红,风动生痰,目赤泪流,斑烂而死,予深哀之”[1]456。又有《素问·热论》曾言:“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9]。说明若患痘者体内热邪尚存,盲目进补荤腥只会加重病情,只有等到痘疹转浆成淡黄色,表面光泽但不饱满,痘疹虚白塌陷,此时才宜食用。同时,喻氏提及了烹鸡方法:用白水煮鸡,在鸡汤中可加入筀笋为引,再慢慢把鸡汤熬成膏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筀笋,味甘微寒,透疹解毒,能治小儿痘疹。“鸡肉乃火德之精。其性兴阳,其功同参,性味甘温无毒”[1]456。最后借其火气以行血,加上筀笋同鸡肉共煮,既增其鲜美口感又助痘疹顺利萌发。

2.2 痘疹痰咳喘逆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一申治病不知约药之律》篇中强调:“凡用药太过不及,皆非适中”[1]195。说明用药太过和不及都会对疾病的转归和人体造成影响。“用药太过,药性不和而咳喘者,宜清心莲子饮”[1]470。清心莲子饮治痘疹用药过于峻猛,药性不平和而作喘咳,取莲心八钱,甘草二钱,用水煮沸,食用莲心,少饮汤水。“或精元耗散,腰疼气促而喘者,宜三子养亲汤”[1]470。痘疹后期,用药太过,精气耗散,腰疼气急作喘者,服用三子养亲汤,同时喻氏特别强调,患者在服药时需慢食一副烘干的公猪腰子。《证类本草》言“日华子曰:‘肾,补水脏,暖腰膝,补膀胱,治耳聋’”[10]。猪肾在三子养亲汤中作药引,借其血肉有情之特性,佐助药品入肾,以形补形,达到扶正补益的功效。

2.3 痘疹寒泄喻氏在《(痘疹)生民切要》记载:“北司马西溪公一孙案,年甫四岁,痘出作泄,脏出二寸,命悬一线……予曰:泄白者,乳直出,非伤气也”[1]468。痘疹后期,或为饮食所伤,或因误服寒凉药物,脾土一寒,脾病及肺,肺金受累,通调水道失司,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作寒泄。幼儿痘出体虚,寒泄不止,脾土恶湿,宜温脾制湿,喻氏予以饭匙膏,大便逐渐成型。饭匙膏的主要食材为焦锅巴,可拌入莲肉,用甘草和人参煎的水调匀,亦可再掺入山药末,加白糖和少许椒末调味,用百沸汤调服。锅巴性甘平,能健脾止泻;莲肉与山药配伍,平补脾肾,气阴双补;人参与甘草固护正气,再借焦锅巴之火气使脾土得火以温煦,故能温脾止泻。若痘疹寒泄致脏出不收,可用马齿苋做饼外敷以解毒,再加升麻、砂仁以升正气,举收脏器。马齿苋“能肥肠,令人不思食”[2]852,“细切煮粥,止痢治腹痛”[11]。马齿苋既能饱腹又能治病,不论生食熟食,内食外敷都显其功效,可谓药食两用的代表之一。

3 小结

江西旴江流域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土地肥沃,粮食蔬果富饶,禽类水产充裕。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物质资源,为“食疗”这一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2]。旴江医家喻嘉言重视食疗并擅用食疗,其治痘经验中也包含了食疗思想。一是利用食疗之方防治,喻氏及期重视提前预防痘疹,油饮子、稀痘散、三豆散和琐琐葡萄都充分发挥食物本性,达到防治目的。二是擅用食物之气外治,利用芫荽辛温香窜,内通心脾之性喷洒室内,再烧大黄、苍术、黄芩、红枣熏烧以解痘。三是选择食疗方应适时适宜,如痘疹发热未除,切不可食鸡肉;用药太过,精气耗散,腰疼气急作喘,才宜加用猪肾等等。除痘疹外,喻嘉言在治疗其他各类疾病也包含食疗观,对现代养生和疾病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痘疹芫荽食疗
叶天士治疗小儿痘疹经验探析❋
“资深配角”芫荽
芫荽种植技术
春日芫荽防感冒
皮肤型鸡痘诊断与治疗
芫荽果化学成分的研究
食疗助你远离感冒
食疗养生祛湿气
基于数据挖掘宋代《小儿痘疹方论》治疗小儿痘疹用药规律探讨
“鼻为肺之窍”在 《痘疹心印》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