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考辨*

2023-05-11 19:48王明强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11期
关键词:痘疹天花麻疹

李 玉 王明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关键字】 痘疹 痘 疹 天花

痘疹,作为中医疾病名多见于传世医籍中。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1部分:疾病(修订版)》中将痘疹作为天花的别称,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皮肤成批次出现斑疹、丘疹、疱疹、脓疱,最后结痂、脱痂,遗留痘疤,历经发热、见点、起胀、灌浆、收靥和结痂6个阶段[1]。但在对痘疹进行文献梳理时可以发现,历代医家对于“痘疹”的认识并非完全一致,将痘疹作为天花的别称容易造成医学术语的混淆,宜予以澄清。故今对痘疹的内涵衍变进行梳理,以期对中医文献的研究与临床实践有所裨益。

1 “痘疹”一词的出现

“痘”,《说文解字》中并未收录此字,说明东汉时期无痘之病名。“痘”成为病名始于与之密切相关的“豆”。据目前所见文献,“豆”作为病症描述最早出现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所载的“豌豆疮”“其疮形如豌豆,故以名焉”[2]。唐代多延续隋代以“豆”作为疮之症状描述。后世医籍文献中逐渐以“痘”代替“豆”,成为痘疮之病名,《字彙》对“痘”的解释即为痘疮。“疹”在《说文解字》中收录于“胗”后,“胗,唇疡也……疹,籀文胗,从疒”[3]。同一时代的《释名》释“疹”云“疹,诊也,有结气可得诊见也”[4]。又可作为“疢”的俗字意指疾病,如《素问·奇病论》“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5]。可见其早期含义颇为复杂,所指不一,后渐专指皮肤上起小颗粒的皮肤病。《玉篇》“疹,之忍切,瘾疹皮外小起也”[6]。明代崇祯末年国子监生张自烈所撰《正字通》更是予以明辨,其云“章引切,音轸,肤创瘾疹如麻粟也,其类不一。旧注唇疡,非。又疢疹义别,旧注丑慎切,嗔去声,与疢同,亦非。又俗呼痘疮曰疹,《同文备考》‘疹,疮疹,肉部胗乃痘疮也’,按痘疹亦疮类,安见胗独为痘疮,疹独为疮疹,《备考》说泥”[7]。

痘、疹二字合称首见于北宋淳化三年(992年)成书的《太平圣惠方》,为“胗豆”,是“胗豆疮子”的省文“夫婴孩患胗豆疮子者……凡绝乳婴孩,生于胗豆”[8]。“胗豆”为细胗与豆疮的合称,“腑热生于细胗,脏热生于豆疮”[8]。南宋刘昉等辑撰、成书于绍兴二十年(1150 年)的《幼幼新书》卷十八引《疹痘论》,对疹痘的认识延续《太平圣惠方》,其云“夫疹痘疮者,因热积脏腑,蒸郁毒气而生。若腑间伏热,则生细疹、赤疮,俗呼为麻子是也。若脏间伏热,则生痘疮,形如豌豆者是也”[9]。

“痘疹”作为病名正式出现见于闻人规所撰、南宋端平二年(1235 年)成书的《闻人氏痘疹论》。闻人规以“痘疹”为名,书中所论疾病包括疮痘、肤疹、伤寒热毒发疱疮、冬温发斑温毒发斑、鬼疮子等。闻人规继承《太平圣惠方》中“腑热生于细胗,脏热生于豆疮”的说法,认为“脏腑不同,表里有异,肤疹、疮痘分别浅深,六腑属阳,有热则易出,是以作肤疹……五脏属阴,有热则难出,其为疮痘……大抵暴热而便出者必肤疹,久热而难出者必是正疮痘,肤疹非正疮痘也”[10],可见其“痘疹”一词是疮痘、肤疹的合称,疮痘、肤疹虽同为因内热引起的皮肤病,但脏腑、表里、浅深不同。闻人氏所论述的疮痘与钱乙所论的“疮疹候”关系密切。闻人规继承钱乙将疮疹以五脏辨证的学术思想,认为“四脏之疮名状不同,肝为水疱,以肝之液为泪,泪出如水,其色微青而小;肺为脓疱,以肺之液为涕,涕如脓,其色微白而大;心主血,其疮为斑,色赤而小;脾主裹血,其疮为疹,色黄而浅;惟肾不受秽浊,不发见耳”[10],五脏所发,其疮不一。闻人规所言“痘疹”,是总结医家临床经验,对《太平圣惠方》“胗豆”的拓展。与《闻人氏痘疹论》同时代,陈文中的《小儿痘疹方论》中痘疹包括痘疮与疹子,以痘疮为主,疹子作简略论述,其内涵与闻人规相类。可见,“痘疹”一词在其产生之时其内涵即为“痘”“疹”疾病的类集,但至南宋已有医家用以专指痘疮。

2 医家对“痘疹”内涵的不同认识

2.1 “痘疹”为“痘”“疹”疾病类集为医家主流认识 随着痘疹疾病的增多,医家们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对痘疹疾病的认识不断加深,对痘疹疾病的辨析也逐渐增多,清政府更是于顺治年间在太医院专设“痘疹专科”。考之历代医籍文献,医家对“痘疹”的主流认识是延承《太平圣惠方》、闻人规《闻人氏痘疹论》,将痘疹分成痘与疹。明末张介宾《景岳全书》谟集与烈集中列痘疹诠,其下分述麻疹与痘疮,认为“痘之与疹,原非一种”[11],并将痘疹予以细分,“痘疹之属有四种:曰痘,曰疹,曰麻,曰斑也。痘则陆续渐出,自小而大,或稀或密,部位颗粒有辨也;疹则一齐发出,大者如苏子,次者如芥子,小者如蚕子,而成粒成片者是也;麻则最细而碎,如蚊迹模糊者是也;斑则无粒,惟成片红紫,如云如锦者是也。大都疹与麻斑同类,即发斑伤寒之属,而痘则本非其类也”[11]。对于痘与疹,张景岳予以明辨“疹者,痘之末疾,惟二经受证,脾与肺也,内应于手足太阴,外合于皮毛肌肉,是皆天地间沴戾不正之气,故曰疹也。然其名目有异,在苏松曰沙子,在浙江曰瘄子,在江右湖广曰麻,在山陕曰肤疮、曰糠疮、曰赤疮,在北直曰疹子。名虽不同,其证则一。但疹在痘前者,痘后必复疹,惟痘后出疹者,方为结局”[11]。清代由于痘疫高发,尤其是对皇室的威胁,医家对痘疹关注尤甚,多亦是痘、疹分述。陈尧道编撰《痘科辨证》与《疹科辨证》,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将二书合刊。宋麟祥撰写的《痘疹正宗》(1695年)中分述痘证与疹证。冯兆张撰写初刊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的《冯氏锦囊秘录》中有《痘疹全集》15卷,列有痘门、麻疹门,其中详细论述痘,并将痘的各个发展阶段各分列一门。清朝太医吴谦编撰的《医宗金鉴》(1742年)中《痘疹心法要诀》将痘疹分为痘与疹,痘或单称痘,或称为痘疮,并列疹门予以专述。清代曹光熙编撰的《痘疹真传》(1814)中着重论述痘的病因病机、发病过程及愈后等,而略述疹。

医家将痘与疹分述,又分别对痘、疹各为何种疾病进一步辨析。据医籍所载,医家多认为痘、痘疮即为天花,对于“疹”则认为“疹非一类”。张景岳认为麻疹只是疹之一种,《景岳全书》言“痘之外有疹,疹子外又有麻疹。麻疹者,亦疹之类,即斑疹也”[11]。《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中列疹门论述疹,认为“疹非一类,有骚疹、瘾疹、湿疹……惟麻疹为正疹”[12]。

2.2 个别医家认为“痘疹”仅指痘疮 在痘疹分为痘与疹的主流趋势下,亦有不同论述,一些医家认为痘疹单指痘疮。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将疮疹、麻疹、痘疹分述并提,载“疮疹一证,乃表虚里实,其根于脏腑,所患重。麻疹表实里虚,其根于皮肤,所患轻,不治亦自愈。至若痘疹,多因时令不正,气候传染,加之外感风寒,内积邪热而得,大抵与伤寒相类”[13]。其中对痘疹症状的描述“发热烦躁,睑赤唇红,身痛头疼,耳、鼻、脚梢、手中指俱冷,喷嚏呵欠,喘漱痰涎,或乍寒乍热”[13],与闻人规描述疮痘的症状“疮痘发作之时,悉见其证,呵欠烦闷者肝也;乍凉乍热、手足冷、多睡者脾也;发惊悸者心也;面赤痰嗽打嚏者肺也;惟肾无候”[10]一致,据此看来,危亦林所言之痘疹相对于闻人规所言之痘疹,内涵有所缩小,仅为闻人规所论之疮痘。明代医家李梴《医学入门》中释“痘疹”“麻疹”云“痘多夹疹同出,麻亦多夹疹同出,故曰痘疹、麻疹”[14]。但李梴所言之痘疹仅出现于痘篇,特指痘疮。

造成此种认知或有两种原因:一是考之古代文献,在论述痘疹时,论述痘的篇幅远远超过疹,疹篇多附于痘篇后,造成重痘不重疹的现象。如张景岳言“第古人重痘而忽疹,多不详及,使后人无所宗法”[11]。二是由于“痘”“疹”在临床表现上多相互夹杂。如李梴言“痘多夹疹同出”[14]。张景岳言“疹者,痘之末疾……疹在痘前者,痘后必复疹,惟痘后出疹者,方为结局”[11]。此两种原因造成个别医家以痘疹之名单指痘疮,导致概念的混淆。

2.3 “痘疹”与天花 古今学者多认为痘、痘疮即为天花,并进行考证。明代孙一奎曾考证“痘”,认为痘即古时之虏疮。《赤水玄珠·痘疹心引》中云“余考之痘之为证,上古轩辕、秦越人、淳于公辈,皆未之论列也,自东汉建武中,南阳征虏染流中国,时谓之虏疮”[15]。现代学者马伯英认为虏疮是天花的最早称谓,至魏晋南北朝时又被称为“皰疮”“豌豆疮”,北宋开始以“痘疮”为名[16]。据黄颖考证,明代天花的名称为痘疮、痘证,清代出现天花这一俗名[17]。

由于部分医家认为痘疮即痘疹,从而认为天花即痘疹。如《医林改错》“论痘非胎毒”篇中开篇言痘疹,而其文中所论仅为痘、痘疮,文中又称痘为天花,“色红似花,故名天花;形圆如豆,故名曰痘”[18],可见王清任认为痘疹仅为痘疮,而痘疮亦名为天花,从而认为痘疹即指天花。由此可推,痘疹为天花这一认知,其根源在于少数医家以痘疹之名单指痘疮。

3 结 语

从以上对痘疹内涵衍变的梳理可见,“痘疹”一词在其产生之时其内涵即为“痘”“疹”疾病的类集,后世医家亦多延承此说。或因医家们在论述痘疹时重痘不重疹,且痘与疹临床症状多相互夹杂,后世亦有个别医家认为痘疹单指痘疮者。经学者考证,古之痘、痘疮即为天花。因此,亦有以“痘疹”指天花者。现代病名规范化之后,痘疹这一病名逐渐被细化而不再使用。古代“痘疹”的主流认知为“痘”“疹”疾病的类集,用以指代天花,容易造成概念的混淆。

猜你喜欢
痘疹天花麻疹
《封神演义》中的三场生物战
新安固本培元派三位代表性医家治疗痘疹用药规律研究*
天花寺
天花,肆虐地球3000年
皮肤型鸡痘诊断与治疗
天花与清人日常生活
Trouble in Disneyland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麻疹“卷土重来”
金塔县控制、消除麻疹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