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条温针灸法治疗中风病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2020-07-25 02:54张鹏胡典典何帆晁芳芳罗莹华胡美凤何兴伟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南昌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000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000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南昌0000
江西中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脑髓中风病针灸

★ 张鹏 胡典典 何帆 晁芳芳 罗莹华 胡美凤 何兴伟***(.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 南昌 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000;.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000;.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南昌 0000)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吞咽障碍是中风病常见并发症,容易诱发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而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包括针刺、吞咽功能训练、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等治疗手段为康复医学所推荐[1],但临床效果各家报道不一[2-4],且相关理论研究亦不尽如人意。有学者认为[5-7],中风病吞咽障碍的病机关键是脑髓损伤、神机失用,而督脉痹阻是中风病发病的经络学基础。近年来,笔者采用艾条温针灸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中风病吞咽障碍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62.27±12.766)岁,病程1~25周,平均(7.20±7.039)周;对照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64.67±10.334)岁,病程2~25周,平均(6.70±6.460)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进食评估问卷调查(eating assessment tool,EAT-10)治疗前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中风病属于现代医学脑卒中范畴,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以2007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作为脑卒中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于1996年所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

1.4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处于中风病恢复期,或急性期但病情稳定的患者,病程小于180d;③神志清楚,不伴有痴呆或精神障碍,并能配合设计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④年龄大于35岁但小于80岁的患者;⑤EAT-10评分≥3分的患者;⑥自愿参加本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5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肝肾系统等严重疾病,或合并有精神病的患者;②接受治疗的同时参加其他与中风病吞咽障碍有关临床试验的患者;③属于中医“阴虚风动、痰热腑实”等阴虚、火热症型的中风病吞咽障碍患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脑卒中二级预防及内科常规治疗。

2.1 观察组主穴:舌下三针、风池、完骨、翳风、水沟、百会、内关、后溪、大椎、腰阳关、肾俞、颈夹脊C3-7、腰夹脊L2-4。

配穴:气血亏虚者加足三里;血瘀者加血海;肾精亏虚者加绝骨、太溪;痰浊壅盛者加丰隆;口眼歪斜及肢体活动不利者加取患侧局部腧穴。

操作方法:以1.5寸毫针进行针刺。斜刺百会至帽状腱膜下,深约1寸。得气后行快速捻转手法,约200转/min,行针持续时间约2~3min。直刺大椎、肾俞、腰阳关,得气后行补法。其余腧穴,针刺得气后再施以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完毕,选取百会、大椎、腰阳关穴施以艾条温针灸[8](应用艾条替换艾团、艾段,操作时仅以艾条燃烧的艾火靠近针柄即可,以患者自觉有温热感向腧穴深层渗透或激发循经感传为度,每间隔3~5min去除1次艾火灰烬,每次治疗30min)。

2.2 对照组对照组:参考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新世纪第四版)规定的穴位。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廉泉、风池、完骨、通里、照海、金津、玉液、合谷、太冲。

配穴:与观察组相同。

操作方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内关用捻转泻法;三阴交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避开动脉,在极泉下1寸直刺进针,用提插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用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其余腧穴,针刺得气后再施以平补平泻手法。

2.3 疗程每次治疗30min,每日一次,15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2.4 观察指标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和进食评估问卷调查(eating assessment tool,EAT-10)评价吞咽功能,以《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中的《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中风病患者中医综合疗效。

2.5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 25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治疗前后评分比较采用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 疗效观察

3.1 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将病类疗前评分与疗后评分百分数折算,即(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疗效评定标准:基本恢复:≥8l%,6分以下;显著进步:≥56%,<81%;进步:≥36%,<56%;稍进步:≥11%,<36%;无变化:<11%;恶化(包括死亡):负值。

3.2 治疗结果

3.2.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SA评分、SEAT-10评分比较(n=30)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情况及SSA评分、EAT-1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SSA评分、EAT-10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SSA评分、EAT-1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两组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中风病吞咽障碍症状,观察组最终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提示艾条温针灸法为主治疗中风病吞咽障碍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3.2.2 两组患者中风病综合疗效比较

表2 两组中风病综合疗效比较(n=30)

表2表明,两组中风病综合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从醒神通督立法,以艾条温针灸为主治疗中风病综合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

4 讨论

4.1 中风病吞咽障碍病机探析《备急千金要方·风痱第五》记载“夫风痱者,卒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强直者是也”,中风病吞咽障碍在古代中医学中无专属病名,其继发于中风病,表现为吞咽相关肌群的功能失常或失用,症状虽表现在舌咽,但其病位仍在脑窍,故笔者认为,中风病吞咽障碍是“脑髓损伤、神机失用”这一中风病关键病机在咽喉相关部位的具体病理体现。

4.2 从醒神通督立法治疗中风病吞咽障碍的立法依据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维持有赖于神机的的正常运转,而督脉(脊髓)在脑髓神机生化、运转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既是气血精髓上奉于脑的重要通路,又是脑髓神机发挥调控作用的经络学基础。中风病吞咽障碍即是因脑髓损伤、神机失用,脑髓神机不能正常布达于舌咽,使舌咽相关脏腑经脉气血津液输布障碍,神机驭使舌咽部经筋运动功能失司,最终导致吞咽障碍的发生。故通过刺激督脉腧穴,畅通督脉气血,进而促进脑髓神机恢复运转,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立法依据。

4.3 艾条温针灸法较传统温针灸法的优势所在艾条温针灸法较传统温针灸法用揉搓成团的艾绒固定于针柄,或以艾段套于针柄上点燃施灸,具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操作更简单,可同时在多个穴位上施灸;二是通过定时去除灰烬保持热力的稳定及连续,更易于激发患者针感、灸感;三是通过调节艾火与皮肤的距离调控温度,避免了艾火与皮肤的隔离,更易于发挥近红外光谱效应。

4.4 艾条温针灸治疗中风病吞咽障碍的机理探讨“阳气者,精则养神”“气者,神之使”,神机依赖于阳气的濡养,同时阳气也是神机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神机即是通过驭使阳气发挥对生命的调控作用。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维持有赖于神机的的正常运转,而阳气的盛衰影响着脑髓神机功能的发挥。“阳主乎动”,生理状态下,阳气是支配人体运动功能、甚至生命活动的决定性力量,而督脉为“阳脉之海”,通过艾条温针灸法刺激督脉相关腧穴,温运督脉阳气,濡养脑髓神机,进而恢复神机对阳气的驭使,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舌咽肌群生理功能恢复。

故认为,从醒神通督立法,以艾条温针灸为主的中风病吞咽障碍治疗方法,既是切中病机的针对性治疗,亦是本案的理论特色所在。希冀通过本案的探讨,为优化中医治疗该病的临床实践提供实用有效、体现特色优势的规范化治疗方案有所裨益。

猜你喜欢
脑髓中风病针灸
伍大华应用脑髓理论治疗痴呆经验*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基于脑髓生成理论探讨补肾化痰法在中风病恢复期的应用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
张圣德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病经验介绍